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8月2日
DA04版(民间)
年,东莞进入“全城升光纤,开启光生活”的惠民新时代。全市住宅小区光纤到户覆盖规模将达到万户,M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达到%。新建4G和4G+基站个,网络覆盖达到99%,而光纤到户最后一公里的艰巨任务就落在了东莞电信近名装维师傅的身上。他们每天的工作是怎样的呢?笔者带你体验东莞电信西平装维师傅的一天。
工单七八个,路程几十里,气温三十八九度时间:9:30AM
电信鸿福路营业厅一线装维的车队准时出发了。
张师傅打开公司专用的手机,再一次确认收到的工单。他四十出头,中等身材,在电信做了十几年的装维,所在的团队负责西平这个几十万人的大社区,电信固话、宽带、光纤的装维与业务宣传都由团队完成。
今天的第一个工单是在新御国际小区,业主姓董,要求为新购置楼房的接通网线。
东莞电信积极推动光网城市建设,年投入12亿元网络改造专项资金,确保全市城乡%光覆盖,普及M光纤到户。由于小区已经铺好了电信宽带路线,所以安装起来比较快捷,先是在户内安装宽带猫(ADSLMODEM),光纤线细如发丝却也难不过张师傅一双巧手;尔后到楼上电井房接通楼层的路线,再跑去接通小区地下室主机箱的网线。
等到网线都接通,细心的张师傅还要为业主测试网速、演示操作IPTV、安装书房的网线等。整个过程花了1个半小时,业主“笑靥如花”,张师傅却汗如雨下。
正因为接通这最后一公里,董先生应用智能家居、超高清视频通话及在线视频、云教育、云存储等,将唾手可得。
时间:11:00AM
张师傅还没好好喘口气,就奔赴下一个工单了。
在西平教师公寓17楼,一名老业主的固话不通了,张师傅检查后判断,埋在地下的铜线管被小区施工的挖掘机压坏了,铜线管里灌满了泥土,一到下雨天就出问题,必须得修好网络才行。于是张师傅小心翼翼地测试线路……
雅园工业区的侯先生正在装修新公司,张师傅从一楼借来了施工梯子,摇摇晃晃地爬上去、挪开天花吊顶,把光纤线一点点地送到指定的位置,接好了路线却上网出错,只好跟电信营业厅的技术支撑部联系,一段一段地排除故障。然而“有时候故障排不了,一整天都装不了一家光纤宽带!”
一家集团企业的前台报了装维,张师傅到达之后,一番检测后告知对方:“是你们电话交换机出了故障,不是电信线路的问题!”该集团的领导笑着赔礼说:“小女孩(前台)不懂技术,拨不去电话就报障了!”张师傅笑笑,这一趟又跑了好几公里路。
正午时间,地面气温预计超过了40度,而装维面包车里更加闷热,像是“蒸桑拿”,张师傅还在对着工单一个一个拨打报障业主的电话……就在西平这个社区内,一个上午就足足跑了十几公里路了。
▲冒着烈日检修电信网箱
中午不休息,周末在上班,过节还在岗时间:1:30PM
忙完早上的工单,小分队路过一家餐饮店,张师傅便把装维车停在屋檐下,准备吃中餐了。“装维到哪儿,就在哪附近吃饭!”
午饭过程中,张师傅拿起手机,看着妻儿去贵州旅行的照片和视频,露出笑容:“他们还要我一起去,来回就一个礼拜,哪有时间呢?我们这个岗位过年过节都在上班!”他始终选择坚守在“光纤路上最后一公里”。
时间:2:00PM——6:00PM
简单的歇息后,张师傅又出发了,继续在光纤改造的路上——架梯子、拉网线、调试网络、测速……
快到傍晚时,斜射的阳光把路边的树影拉得很长很长,路边的蚊虫飞来飞去,张师傅又接到报障的电话,这已经是今天的第二十几个电话了,张师傅答应客户:“明天(周六)去查修。”
张师傅只是一个缩影。随着东莞“光网城市”和“互联网+”的不断深入推进,近名像西平张师傅一样的东莞电信装维师傅,每日奔走在工业区、写字楼和居民区,让更多的企业和家庭享受到互联网+的便利。在过去的“十二五”期间,广东电信致力于智慧东莞建设,在东莞信息化建设中累计投资超过50亿元。全面推进“光进铜退”战略,城域网出口带宽达到G,固定电话容量超万,宽带接入端口容量超万……“十三五”期间,广东电信将把东莞作为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重点区域,计划投资90亿元,积极建设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实现全市光网络全覆盖,建设全光城市标杆。新装和维修的任务,都由装维师傅完成。
“即使周六、周日全天工作,高温酷暑,很累很辛苦却也很充实很快乐。”张师傅的想法很朴素,他只知道:“坚守好自己的‘最后一公里’,让客户尽快享受到电信高速、稳定的光宽带,是这个夏天里做的最有价值的事。”
▼《南方都市报》原文页面(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可查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