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北京卫视《局处长走流程》节目中,北京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副处长王林亲身体验了一天送外卖,12个小时,送了5单,挣了41块钱,体验了骑手的艰险。
而在新闻报道出来之后,一位北大的博士站出来说,他早在年就跑过5个半月的美团。而且号称是全国单量第一的外卖团队。
相比副处长的一天体验,这位博士对美团骑手的认识要深刻得多。
他身体力行地卧底进了外卖团队,直接用数据和客观事实的论述,向我们展示了被大数据不断追赶的外卖员困境。
从他的自述中可以发现,除了理论支撑的价值以外,更关键的,是他在亲身感知一种正在发生的生产力剧变。
在AI系统的驱动、调度下,这种剧变正在影响每一个人。
外卖骑手,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外卖骑手是如何被管理的?
在论文《“数字控制”下的劳动秩序——外卖骑手的劳动控制研究》中,陈龙总结,外卖平台主要发展“组织技术”来维持其“数字控制”。
“数字控制”靠两方面来管理骑手们:一是对送餐环节监控、督促、惩罚;二是为提高骑手效率,设计激励模式。
他亲身感受到了自己对平台的依赖,在他的眼里,平台更像是一名管理者,真正的老板并不存在。
在过去公司管理一般有三个方面:指导、评估以及奖惩激励。而这些工作都是老板去决定的。
现在的情况则是,平台给骑手派单,并告诉他们应该如何送;消费者来评估骑手的好坏表现;平台又根据消费者的评估,来决定奖惩。
也就是说,由AI系统来负责第一项、第三项工作,第二项则交给了消费者。
AI最大的价值是让人生活得更好
数据表明,目前美团平台为5.1亿用户,超过万商户提供多个生活服务场景。
大数据再加上人工智能,更高效的数字化管理也就应运而生。
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及自动化的前沿科技探索,美团这样的企业已经开始帮助生活服务商户实现数字化升级了,它也被称之为美团大脑。
美团大脑,是美团原搜索负责人王仲远于年带领团队构建的大规模餐饮娱乐知识图谱的平台。
这个“大脑”充分挖掘、关联各个场景数据,使用AI算法让机器“阅读”用户针对商户的公开评论,理解用户在菜品、价格、服务、环境等方面的喜好,构建人、店、商品、场景之间的知识关联,从而形成一个“知识大脑”。
众所周知,AI是目前互联网领域炙手可热的“明星”,而AI的诞生则让科技企业开始具有了反哺市场和行业的能力。
因为对于普通人或者中小商户来说,想要高效地进行业务管理以及开拓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无论是能力、精力、财力可能都不允许。
AI大脑可以去帮助无数人来进行商户侧的运营决策。
从行业升级到每一个商户升级,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优惠的服务,这是AI赋予企业最大的商业价值所在。
而这是过去出现在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如今已经走进现实,AI和人类共生发展模式,进入了人们的工作生活。
《科学》杂志曾预测,到年,全球平均会有一半的劳动岗位被人工智能技术所替代。AI与人共生的关系,必然也必要的走向伦理层面的成熟。
未来的城市居民,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会处在大量与数字科技接触的场景中,这也是我们正需要去习惯的趋势。
在此时代背景之下,孩子们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使用驾轻就熟,他们除了成为这些科技产品的被动消费者以外,还有更多的可能。
了解人工智能背后的世界,增进信息技术方面知识储备,可以让孩子通过数字技能建立高效且安全的生活方式,甚至是加入到改善人机关系的阵营中,掌握创造未来生活的主动权。
广东校区
1、深圳南山BABYCITY旗舰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