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青rdquo你来青海

白癜风多少钱能治好 http://pf.39.net/bdfyy/bdfyc/161004/4977238.html

青海因海得名,

青海离海很远,青海,一个来了就忘不了的地方,青海,一个来了还会再来的地方!这里的海,是指青海湖,古称“西海”,又称“仙海”“鲜水海”“卑禾羌海”。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排名“中国最美丽的湖泊”之首。青海省因此而得名。

▲波澜壮阔的青海湖

青海,作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幅员辽阔,资源丰富。

什么?什么?什么?看得出你的惊愕!

是的,没错,青海就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看清楚了: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万平方公里;

2.西藏自治区,.84万平方公里;

3.内蒙古自治区,.3万平方公里;

4.青海省,72.23万平方公里;

……

面积最大的前三位都是“自治区”,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妥妥的就是青海省,小编说的一点也没有错!

“燃鹅”,什么事情都怕这个“然而”,现实的青海是这样的:

GDP: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92亿元。第一产业占全省的比重为11.1%,第二产业比重为38.1%,第三产业比重为50.8%。

财政收支: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亿元,比年增长3.7%。

人口:截止至年末,全省户籍人口.03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67万人;常住人口.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59万人。其中,年西宁市户籍人口.37万人,常住人口为.71万人。

看了上面的数据,是不是有个问号:人口、收入这么少!青海真穷啊!青海真的很穷吗?

青海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资源大省,目前已发现的矿产地超过处,累计发现各类矿产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的73.1%;探明有储量的矿产种,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矿产种的68.6%。11种位居全国首位,其中有潜在价值的62种矿产保有储量潜在价值约17.3万亿元,占全国矿产保有储量潜在价值的19.2%。人均占有量为万元,是全国人均水平的50倍。

青海省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源头,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经过多年开发,水电工业成为全省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截止年有座水电站,并日益成为全国“西电东送”的能源基地。同时,太阳能资源得天独厚,风资源居全国前列,可用于光伏、光热、风电建设的荒漠化土地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能源接续基地。

▲拉西瓦水电站大坝,整个工程主坝高度米,总库容10.79亿方,总装机容量万千瓦,是黄河流域上的“巨无霸”水电站,也是青海水电站的招牌。

▲李家峡水电站全景,水库库容16.5亿立方米,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水电站,西北电网主要电源之一,总装机万kW,是中国首次采用双排机布置的水电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双排机水电站。

青海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和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全省草原面积.94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53.6%。

▲青海藏族蒙古族同胞养殖的是黑藏羊

又称藏系羊,是我国三大粗毛绵羊品种之一,青海的存栏量居全国之首。肉质非常好吃,无膻味,无膻味,还是无膻味!

▲青海的高原牦牛存栏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一。

牦牛的藏语叫雅客,世界通称为“yak”。牦牛能适应高寒气候,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除人类外)哺乳动物。牦牛全身都是宝,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还可以用作高原运输工具,是青藏高原牧民的重要生活和经济来源。

这就是青海,一个默默付出、却长期被忽视的区域。

说了这么多,问题是:青海在哪里?青海离青岛远不远?青海上班上学骑马吗?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空气稀薄,大部分地区海拔在-米之间。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年代最新并仍在隆升的一个高原。

青海省,这片总面积72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面积7.52%的地方。东西长约1公里,南北宽公里。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巍巍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限。

青海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

黄河源头位于青海的腹地的今巴颜喀拉山。河源一为扎曲,二为约古宗列曲,三是卡日曲。藏语称“河”为“曲”。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区,最后注入渤海,全长千米。唐朝诗仙李白对黄河有着非同寻常的感情,他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

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山麓的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亚洲第一长河,全长千米。在藏语里,通天河叫“珠曲”,意思是“奶牛的水”。从汇合处到青海玉树的巴塘河口,称为“通天河”。也就是《西游记》记载的,神龟帮助唐僧师徒涉渡的“径过八百里,亘古少人行”的通天河。

▲通天河

澜沧江,又称湄公河,源头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西北的吉富山麓。是著名的国际河流,亚洲第六大河,源于青海,经西藏、云南出国境,南流经柬埔寨,于越南的南部注入南海,全程长千米。

▲澜沧江

青海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是中原文化、伊斯兰文化与藏文化交融的神奇土地。

这里是西王母的故国,是英雄大禹的故里,是昆仑文化的发祥地。

赫赫我祖,来自昆仑。被誉为“中国第一神山”和“万山之祖”的昆仑山,在华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连结中原与西部各少数民族地区最牢固的天然纽带,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图腾。

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一系列的神话故事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而这些神话故事都来自于博大精深的昆仑文化和昆仑神话。其源远流长的昆仑文化,让青海省的人文历史地位显赫超然。

▲昆仑山

藏传佛教,更准确地说是藏语系佛教,传承悠久、派别众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传承历史最悠久的宁玛派、出过忽必烈帝师的萨迦派、重密宗以大手印为修心法门的噶举派、教理系统修持规范的噶当派以及后来居上的格鲁派。

▲宗喀巴(—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开山鼻祖,藏传佛教史上著名的佛教理论家和宗教改革家,也是显密佛法的集大成者,被誉为“第二佛陀”和文殊菩萨的化身。

宗喀巴生于青海西宁湟中县鲁沙尔,七岁正式出家,在历经近30年的广参名师、学经修法后,成为藏传佛教界的一个领袖人物。他是第一世达赖和第一世班禅的老师。

▲骆驼泉,撒拉族之乡传说中的一处圣迹。

因一峰神奇的白骆驼,载负着撒拉族沉重历史和一部《古兰经》,自中亚撒马尔罕向东寻找新的乐土,在循化县街子东面的沙子坡下的一眼清泉旁化为白石……这眼泉水澄澈清亮,汨汨流淌,四季不断,人们便将这个清泉起名为“骆驼泉”。青海的循化县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

青海什么样?

最容易看也最为神似的形状——像一只向东的兔子,青海湖是兔子的眼睛,相似度极高,极传神。

这片土地并非一个地理单元,层峦叠嶂的山脉,像天然的分割线般,将她大致分成的四个鲜明的板块,分别为:东部农业区、南部牧业区和中北部的半农半牧区,以及西部的号称“世界第三级”的可可西里。

▲青海行政区划图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湖泊众多,据统计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个,总面积平方公里,湖泊面积在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个,1平方公里以下的湖泊有多个,因此被称为“千湖之地”。

可可西里现代冰川广布,区内有冰川条,面积.7平方公里,冰储量.亿立方米。冻土面积占保护区面积90%以上,冻土最厚达米。冰川和冻土是巨大的固体水库。

拥有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棕熊等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动物和独有的植物资源。

▲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可可西里

▲高原精灵——藏羚羊

青海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接壤,省内行政区划为2个市(西宁市和海东市),6个自治州(海西藏族蒙古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48个县,省会为西宁市。有藏、回、蒙古、撒拉等43个少数民族。

▲西宁全景

一句话,青海有着中原儒家文明的气息,兼具古羌藏文化的传承和伊斯兰文明东渐的影响,是文明的交融交汇之处,是四方人文交汇的舞台。

▲瞿昙寺

瞿昙寺是西北地区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素有“小故宫”之称。建筑恢弘,布局与明朝宫殿类似,并珍藏有大量珍贵文物。彰显了中国传统宫廷建筑落落大方、雄伟宽宏的气势,又表现了明代建筑艺术的做工纤巧、精雕细琢的独具匠心之美。

▲塔尔寺

塔尔寺,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诞生地,是黄教著名的两大寺院之一,明代始建,历时余年,已成为拥有殿宇、经堂、佛塔、僧舍30余座建筑的古建筑群,享有盛名。

▲东关清真大寺

中国西北地区著名的四大清真寺之一,位于青海省西宁市东关大街,该寺据说创建于明朝初期,历史上曾经多次遭到破坏,又不断修建。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其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和伊斯兰教建筑特色。

每逢周五(主麻日)参加礼拜的穆斯林数以万计,极其壮观,据称该寺聚礼人数之多为世界第三。

干货太多,说不完。青海这么牛!为什么好多人没听说过?小编告诉你,不怪你!因为历史上根本没有青海省这个建置,直到年,青海才建省。

历史上青海也很牛!

青海省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这里是彩陶的故乡,乐都柳湾是彩陶的王国。已发现的座史前墓葬中,出土彩陶2万件。这样大量的文物出土,在我国考古史上屈指可数,被专家形象地比喻为“青海的彩陶流成河”。柳湾彩陶不仅量大,而且时代久远,贯通了马家窑文化、半山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距今约为-年,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高原地区空前繁荣的彩陶艺术。

▲柳湾彩陶博物馆?的出土彩陶

?这里还是远古母爱的保存地,喇家遗址被称为“东方庞贝”。0年前,一场大地震降临,随后而来的山洪和黄河大洪水摧毁了整个聚落。喇家的先民面对突然降临的灾难,纷纷逃离家园,只有少量未来得及逃生的妇女和儿童淹没在窑洞内。其中4号房址内的母亲屈膝倚墙坐在地上,怀中紧紧抱着自己的孩子。母亲的姿态显得那么的安详,孩子恬静地安然入睡。母爱的力量就是这么的伟大!

▲喇家遗址博物馆内的遗迹

从秦代设立郡县开始,至民国之前,青海从来没有同属一个大行政区。东部的河湟地区,因其河流众多,土壤肥沃,长期受到中原王朝的控制。秦汉以来,先是归属金城郡(今甘肃省兰州市)管辖,东汉建安年间分置西平郡(今青海省西宁市)管辖,一直,一直,一直都属于甘肃省管辖。除河湟谷地以外的广大区域,基本上被千户、百户的头人管辖。

元朝时期,整个藏族地区先后归附蒙古,成为元朝版图的一部分。元朝将藏族地区划分为三个部分,建立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简称宣慰司),分别进行管理。青海这一片广大区域分属两个宣慰司管辖。

直到民国17年(年),甘肃省西宁道所属的西宁、大通、碾伯、巴戎、循化、湟源、贵德7县及青海办事长官所辖蒙古二十九旗、玉树二十五族、环海八族、果洛等地,分立为青海省,以西宁为省会。

有意思的是,清朝时已有省一级的青海地区存在。清雍正时,朝廷将青藏分为青海和西藏,设青海办事大臣,青海办事大臣的驻地在青海湖东南岸的察罕托洛亥。

但是有个问题,察罕托洛亥实在太小了,不足以容纳这么大规模的办事机构,而当时最有条件成为青海办事大臣驻地的就是甘肃省西宁府。于是乎,西宁就成了青海某种意义上的“省会”。

西宁虽然不属于青海,但由于青海办事大臣在西宁驻屯二百多年,西宁与青海的关系早已无法分离。最终,西宁成了青海省的省会。

▲河湟谷地图

地形上的分界线,往往会天然形成一块具有战略地位的区域,河湟谷地的出现也正因如此。从军事战略上看,青海河湟地区与甘肃的河西走廊地区,一直是中原王朝保证西北地区安全的两个重要战略枢纽。青海建省后,又延伸到对整个藏区的稳定有着极大的意义。

青海的地貌特征。

青海,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地形差异显著,地貌类型多样,全省平均海拔在米以上。境内既有巍峨高耸的大山,也有大小不一的盆地;既有起伏不平的高原丘陵,也有平坦肥沃的草原。

境内绵延着昆仑山、祁连山、阿尔金山、唐古拉山等山脉,西部极为高峻,由西向东倾斜降低,呈梯形降低,分东西向和南北向两组,构成了青海地貌的骨架。其地形可分为祁连山、柴达木盆地和青南高原三个自然区域。

▲青海地形图

东北部由阿尔金山、祁连山数列平行山脉和谷地组成,平均海拔0米以上,蕴藏着丰富的冰雪资源。东部河谷地带黄土地貌、丹霞地貌和河流地貌最为典型,位于达坂山和拉脊山之间的湟水谷地,海拔在米左右,地表为深厚的黄土层,是全省主要的农业区。

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呈三角形,是一个被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昆仑山环绕的巨大盆地,海拔~米,东西长公里,南北宽~公里,面积20万平方公里,盆地南部多为湖泊、沼泽,并以盐湖为主。“柴达木”在蒙古语中为“盐泽”之意。

▲柴达木盆地

南部是以昆仑山为主体并占全省面积一半以上的青南高原,平均海拔米以上。是青藏高原腹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势高而起伏小,西北高而东南低。长江、黄河、澜沧江皆发源于此。青南高原,在青海被简称为“黄果树”,记得哦!此黄果树非彼黄果树,不是,不是,不是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是黄南、果洛、玉树三个藏族自治州的简称。与西藏、川西北紧密相连,风景这边独好,是自驾游的天堂。

▲青南高原的阿尼玛卿峰景观,峰高米。

多元的地貌,形成了立体的、起伏的青海:

最高点昆仑山的布格达坂峰海拔米,最低点民和县下川口村海拔米。落差极大哦!

▲布格达坂峰

自然地理的多样性,民族地区的分布,历代的移民戍边,造就了青海不同的人文文化。“青海话”是什么?不存在的!

青海省内各语言主要有青普话(青海汉语普通话)、藏语(分为安多方言和康巴方言)、蒙语、土族语(土又称“察罕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乌古斯语支)等。其中,青普话又分成了西宁方言、乐都方言、民和方言等各种汉语方言。

自古至今,人们从全国各地迁入青海,各民族团结整合,互相接纳,互相学习,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语言特征。

青海汉语方言里有大量的古汉语词汇,以及丰富的少数民族语言,甚至包括羌族、鲜卑族、吐谷浑等古少数民族的语言词汇和语法。这些正好是民族交融包容的活证据,对于研究民族文化以及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具有非常珍贵的价值,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块活化石。

▲青海是花儿的故乡,河湟花儿是西北花儿的精魂。

“花儿”是一种民歌,“花儿”又称“少年”,男青年唱的叫“少年”,女青年唱的称“花儿”。流传在青海、甘肃、宁夏的广大地区以及新疆的个别地区,誉为大西北之魂,是国家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9年9月被联合国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仁县,藏语俗称“热贡”,意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是热贡文化艺术之乡。

热贡艺术是我国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主要包括唐卡、堆绣、雕塑、建筑彩画、图案、酥油花等多种艺术形式,因发祥于黄南藏族自治州隆务河畔的热贡而得名。从十五世纪开始,数百年来,这里有大批艺人从事民间佛教绘塑艺术,从艺人员之众多,群体技艺之精妙,都为其它藏区所少见,故被誉为“藏族画家之乡”“唐卡艺术的故乡”。

勤劳的热贡艺人数百年来足迹遍及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内蒙古等国内各地和印度、尼泊尔、泰国、蒙古等国,给这些地方留下了众多精美艺术品。这门独具一格的古老藏族文化艺术,其天然质朴的画风、准确生动的造型,精细绝美的工笔,匀净协调的设色、惟妙惟肖的刻画,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枝瑰丽的奇葩。

看一看,青海人长的什么样?

万青海人,喝着高原天然的矿泉水、吃着比黄金贵的冬虫夏草、操着不同的语言……,你可以找到全国各个地方的缩影,到这里,你仿佛到了西藏、内蒙、四川、陕西、浙江、广东、东北……,雪山、冰川、江湖、沙漠、草原、边关以及江南锦绣……,无论如何,你找不到青海人的样子,这就是青海,一个海纳百川、温故知新的地方。

对无数游子来说,慈眉善目的青海人,就是家一样的感觉;在这里,除了天然的地理差异,没有任何的违和感。

青海主要的五大民族,分别为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2.8%。人口密度为7.32人/平方公里,少数民族聚居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8%。

▲青海土族姑娘们

▲青海撒拉族舞蹈

说重点,来青海,看什么?

旅游这方面,网上的资料太多了,各种推介,小编也自称是个资深旅游人士,抛却一切的一切的一切的成见,独家为您推荐一名生于此长于此的青海土著眼里的好玩好看的地方。

青海湖景区,古称“西海”,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主要有四个景区:二郎剑景区、鸟岛景区(已关停)、沙岛景区(已关停)、仙女湾景区,还有一条青海湖最美的一段公路——环湖西路,也是著名的网红打卡地黑马河。

▲青海湖鸟岛景区,年5月14日,为维护周边生态系统,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岛景区停止对外营业。

▲青海湖仙女湾景区

▲青海湖沙岛景区,为了更好地保护青海湖景区的生态环境,年8月29日起,关停了位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沙岛景区,并停止一切旅游经营活动。

▲最美公路边的黑马河乡,是观看星空和日出的绝佳地。每逢夏季,狭小的地域挤满了全国各地的游客,熙熙攘攘,一铺难求。

茶卡盐湖和察尔汗盐湖,前者号称中国的“天空之境”,近年来人气爆棚;后者是世界第二大、中国第一大盐湖,面积是茶卡盐湖的56倍,它储藏着亿吨以上的氯化钠,可以供全世界的60亿人口食用年,所以又被称为“世界上最值钱的湖泊”。

▲茶卡盐湖

▲察尔汗盐湖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

由丹霞地貌、森林植被、宗教文化、电站大坝、峡谷库区及藏族风情所构成,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身。到这里,对藏文化感兴趣的,可以到黄南藏族自治州首府同仁县参观隆务寺,和隆务河岸的吾屯寺与年都乎寺、郭麻日寺、卧科寺并称为“隆务四寨子寺”及藏族村落。

▲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景区

这里是北方小油菜发源地,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小油菜种植区,种植面积达50万亩。每年的7月,门源油菜花开,绵延近百公里,犹如金黄色的大海一眼望不到头。

▲互助土族故土园

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以土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土族是世居于青海的古老民族之一,因其文化、历史、语言、民俗、艺术、宗教和自然生态被称为“彩虹故乡”。

▲新寨嘛呢石堆

地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府所在地结古镇新寨村,海拔余米,迄今已有年历史。气势恢宏,令人惊叹,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祈福许愿之地”,其嘛呢石总数多达25亿块之多。

青海太大,旅游特色各具,篇幅有限,不能一一介绍,看大家的喜欢,非常适合自驾游。如果喜欢高原草甸和雪山、湖泊、峡谷的,建议你前往西南的玉树、果洛地区,喜欢长河落日大漠风情,建议西去海西地区;喜欢草原的,建议去祁连山草原、海晏金银滩草原、玉树巴塘草原、刚察草原、祁连默勒草原阿柔草原、河南蒙旗草原、天峻草原;喜欢藏文化的,建议到青南三个藏族自治州。

不能不看的,青海新晋的网红打卡地,人气爆棚!人气爆棚!人气爆棚!

▲青海省茫崖市西南约40公里的戈壁滩上,就有一处被称为“恶魔之眼”的艾肯泉,艾肯泉是一处地热喷泉,形状似椭圆,周围寸草不生且形成了一个红褐色的圆形,艾肯泉的正中央便是汩汩而出的泉水,就像一个巨大的“眼睛”。

▲翡翠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镇境内,是大柴旦独特的盐湖风貌,面积15平方公里,是多年开采盐湖形成采坑,因含钾镁锂等金属元素和卤化物,盐床或淡青、翠绿或深蓝交替与湖里盐花辉印调色,宛如一块块晶莹剔透的“翡翠”,变成了如今美丽的翡翠湖。

▲乌素特水上雅丹景区,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的西北部,“雅丹”是维吾尔语,意为“具有陡壁的小山包”,历经千万年的地质运动和时空变换,孕育而成的一片世界面积最大、最为壮观的雅丹群落,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雅丹土丘高10-25米,最高可达50米。遍布于湖泊之中雅丹,宛如“千岛之湖”,星星点点,蔚为壮观。

▲东台吉乃尔湖位于格尔木市,由于含盐量较高,呈现为纯正的蒂芙尼蓝,被誉为“中国的马尔代夫”。

▲与东台吉乃尔湖34公里外的西台吉乃尔湖,人称“鸳鸯火锅”“双色湖”,G国道从中间穿湖而过,使湖水一分为二,虽是同一个湖泊,但两边的颜色却是大不同,一边是蓝色一边却是绿色的。绿色的一边是由于湖水含铜离子较高而呈现出鲜绿色,蓝色的一边则是因含盐量非常高,与天空相互映衬,水天相连,便成了蓝色。

▲G国道是中国最美网红公路,堪称“中国版66号公路”,离东台吉乃尔湖不远处的网红路——坡道U型公路。

怎么评价青海的旅游?

套用一句耳熟能详的话:青海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瞧瞧,城里的人想静静地呆着。

不客气地说,青海的旅游资源,全国最丰富,到了青海,西北地区的各种形态的旅游景观基本上应有尽有了,也就是常常所说的存在感。这也就是青海人,在青海生活工作一辈子了,连近在咫尺的周边省份都没有去过的原因。

说这话,是不是有点找打的感觉!不过话说回来,与青海接壤的四省,加上自己,总面积超过全国的40%。真正的地大物博,风貌迥异,确实是祖国的大好河山,都值得一去!

北面的大美甘肃,边关景致,魅力丝路,是中国第七大行政区域;

西南的大美西藏,雪域圣地,心灵之旅,是中国第二大行政区域;

西面的大美新疆,塞外天堂,域外风情,是中国第一大行政区域;

东南的大美四川,熊猫故乡,天府之国,是中国第五大行政区域。

中国很多地区都称自己为“大美”,这不,中国排名前七的“大美”,五个都在这儿了!想来就来吧!这是一次不会让你后悔的旅行,也是你不来可能会一生的遗憾。

什么?五个“大美”面积太大,一下子转不完的!是的,记得走环线,青甘大环线,青藏大环线,青甘新大环线,青川大环线,青藏川大环线……,总有一条适合你!

中心是青海,被围起来的一座“城”。那么,还犹豫什么?以青海为起点,出发吧!

最后,最最最重要的美食,不能忘了,直接看图吧!吃饱了,不想家!

西宁是个青海美食的集聚地,移民的城市里,全国的风味都可以找得到;各民族大团结,特色才是重要的。我们推荐八种不可不品的美食:

▲白条手抓,很少放调料或不放调料,仅放一些盐,熟嫩易嚼,原汁原味,青草香,无膻味,必吃的佳品。

▲烤羊肉,大家常吃的生羊肉烤串,这里推荐大家尝一下青海的熟烤羊排(俗称烤肋巴),肉串是大块的方方的那种,肥瘦相间,外焦里嫩,喷喷香!

▲手抓牦牛肉,正宗的动物脂呈金黄色,清水煮或烘烤制作,油香四溢,肉质富有弹性。

▲湟源里脊,全国很多地方都有这道菜,唯有湟源里脊不一般,关键是汤汤水水的,一点也不油腻,好的辣子、好的粉面、好的精肉、好的调料,独特的农民烹制技术,不一般的味道。

▲尕面片,是青海人面食中最普遍而又很独特的家常饭,一定不是用擀面杖擀出来的,而是用手揪出来的。

▲酥油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奶油,糌粑是将青稞炒熟后磨成的粉。吃时,加入奶茶、曲拉、白糖,拌匀后挰成小团食用。

▲酿(rang)皮,分两种:馏的酿皮,金黄发亮,薄细柔脆;而蒸的酿皮,色褐沉着,浑厚肥大。两者色形各异,而味道也因人而宜。注意图中的酿皮,颜色是一黄一黑的,哪个好吃,自己品啦!

▲奶茶,茯茶(也称砖茶)和牛奶的结合,淡淡的咸味,唇齿留香。

美食到处有,一定到名店名家吃才有味哦!

在当下我们千篇一律的建筑模版里,青海的美,是那种天然质朴的美,不带有任何人工雕琢的。来青海,不仅仅是旅游,人世间总有太多的纷扰,佛曰:放下执念,寻找本我。重要的是卸下身体的包袱,来一次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一次心灵的释放。

来吧!“青”你来青海!青海欢迎你!

如果有一天,

你不再寻找爱情,只是去爱;

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

你不再追求空泛的成长,

只是开始修养自己的性情;

你的人生一切,才真正开始。

-END-

补充一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pingzx.com/xpxtc/9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