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人都应该知道的武宁历史名人,看看有没

向上滚动浏览全文↑↑

  邓通字子渊,豫章西平人。官冯翊太守。

  刘陵豫章艾人,和帝时(公元90年前后)为长沙安城长。

  张宁字叔康,原洛阳人,登进士,德宗建中间(公元年前后)升国子祭酒。慕柳浑之风,来武宁。今武宁张氏,皆宁后也。

  张王召字大伦,祭酒张宁之子。宪宗元和间(公元年前后)进士。任上谷太守。

余侃,字良友,又名公敬。晋工部尚书余良五子余升(诰封户部尚书)之子。据余姓家谱记载,他天性明敏,日诵千言,经史靡不博览,刚毅勇果,文武双全。他年二十举贤良,初任讨捕使。当时,唐末到处盗贼蜂起,民不聊生。县吏任他为讨捕使,防御乡井。因其方法得当,扶贫济困,恩威并施,把地方打理得秩序井然。后来,他的业绩被吏部知晓,便推荐于朝廷,以文武两阶云骑校尉被旨宣入。恰逢海盗来犯,朝廷命余侃统兵征讨,不到一个月,他不辱使命,荡平匪寇,不久加封御史大中丞,后又升户部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银青光禄大夫。后因“陈桥兵变”,他力劝李主为天下黎民百姓免遭涂炭而放弃征讨。宋太祖念其有功,欲召入朝为官,但他却说:“忠臣不事二主,安得同朝而仕耶?”宋太祖为表彰他的忠心,赠封他为吏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归老乡园,享年八十七岁,首葬丁仙源严坑山(今王埠严家垅)。

棣华堂周氏一门显赫,五代官宦

武宁豫宁公园八进士

周昌元,号景行,生于宋徽宗大观三年己丑,以明经进士任校书郎,迁国子检阅,入礼部拜端明殿大学士,生子四:友贤、友直、友谅、友能。

周宗元,号景荣,又名应元,以明经进士擢翰林修撰,终文英殿大学士,生子四:友信、友仁、友闻、友端。

周友贤:武宁棣华堂人,讳茂诚,号松庵,生于南宋高宗绍兴八年戊午治春秋中隆兴元年进士第,擢翰林国史,进三宝录,拜右谏议大夫、敷文阁大学士,官朝请大夫,从二品,奉祀乡贤,宋宁宗赵扩称其“立朝劲直敢言,然不为矫激沽名”;嫡从兄弟八人,并以文显仕輙有声,宋宁宗手书“棣华”二字以赐,又各赐田百顷为八庄;理宗赐有合食诗,享祀武宁,事详邑志;公尝捐田开义仓惠民族;夫人唐氏、虞氏,封平阳、晋阳二郡夫人。

周友直:武宁棣华堂人,字伯行,号竹轩,生于南宋高宗绍兴十年庚申,习春秋登进士第,以迪功郎任王宫教授,宋宁宗拜光禄大夫、东宫侍讲、集英殿大学士,从一品。

周友谅:武宁棣华堂人,号实夫,治易中进士第,初任王宫教授,入翰林侍讲,迁国子司业,出知临安淮西路经略使、正奉大夫,正二品。

周友能:武宁棣华堂人,号素庵,治春秋中进士,以迪功郎历官荆闽士大夫,咸颂其政,晋王宫教授,擢国子检阅、拜监察御史,迁翰林礼部侍郎,至荣禄大夫,正三品。

周友信:武宁棣华堂人,号静斋,又号拙隐先生;治春秋中进士第,以迪功郎任王宫教授,擢国子监丞,赐翰林知制诰、太子中允,官至朝奉大夫,正四品。

周友仁:武宁棣华堂人,字伯统,号缙绅;治春秋中进士第,历荆淮提刑佥事,以登仕郎任王宫教授,迁国子检阅、集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官朝请大夫,正四品;晚好林麓,居御赐义贵庄,筑桥建亭,对景自乐,所着有三景叙异,当时缙绅先生多有诗章。

周友闻:武宁棣华堂人,以迪功郎任王宫教授秘书监,点籍出知江东推官迁副抚使,至朝散大夫,正四品。

周友端:武宁棣华堂人,御书愚斋,赐号文真先生,由科第入翰林,迁太常正卿、吏部侍郎同平章事,从二品。

周汝翼:武宁棣华堂人,周友贤子,字仲梁,以科第由登仕郎擢国子司业,初知荆淮,时值水灾,筑城垒堤解困苏殿;历知德安、荆淮、浙东、浙西宣抚使,赠朝议一品大夫;夫人胡氏,御封安定郡君、一品夫人。

周汝砺:武宁棣华堂人,周友贤子,字用斋。明易、春秋举进士擢翰林检阅,迁东宫侍讲博士,赠中奉大夫,正三品;自号愚拙器先生,一时皆尊其学;娶傅氏。

周应合,原名弥垢,宇淳叟,自号溪园,人称“溪园先生”,晚年辞官后取名“洪崖处士”,考取进士廷见时,宋理宗赵昀赐名“应合”。武宁鹤溪(原老县城北门外,已沦为水域)人,南宋淳枯庚戌十年(公元年)进士。出生于诗书门第,官宦世家,其祖父周友贤,宋嘉定元年(公元年)进士,官至敷文阁学士,是一位“立朝劲直敢言,然不为矫激沽名”的耿直之士。叔祖周友直,光宗时东宫侍讲,周友仁宁宗时兵部尚书。其父周汝翼为荆淮宣抚使,一门显赫。

周添骥:武宁人,官名天骥,字德之,号耐轩,生有异质,七岁能诗赋,八岁童子赴廷对,九岁试春秋中紫薇堂首选,十岁试武艺理宗奇之,俾游宫内苑,帝以袖麾之前,公曰臣为前驱,帝笑引至勤政殿,赐宴给赏,帝口占曰:“八月风高鸿雁远”,公答曰:“九春日煖凤龙翔”;帝抚手曰:“真天才”,并大书“魁文显武”四字,以奖其学。应神童举,入荐博学鸿词,十五岁授太和主薄,改授徐州司户,复宣抚淮、荆两淛,官至江西安抚;元丙子诏归元仕吉、梧、饶三路总管,兼吉州府尹,佩金虎符正议大夫,参中书政事,累有政绩,加授两浙袁瑞都督、江西司马宣抚使,赠通奉大夫、参江西行省政事;元至正三年曾孙镇奏对鹿顶殿,追赠资德大夫、江西行省右丞,封豫章郡公;夫人田氏,生于宋端平丙申年八月初五,封雁门、汝南二夫人。

周添虎:武宁人,官名天虎,字礼之,官信州尹、弋阳知县,赠大中大夫、河间路总管,正三品。

周添龙:武宁人,官名天龙,字谦之,由春秋科第授饶州路教授,迁湖广江浙儒学提举,赠奉政大夫,正五品。

周添凤:武宁人,官名天凤,字仪之,号古与,五岁能文,十岁通春秋,治春秋中举;历官分宜县丞,抚州路平准行用库提领,光泽县尹,建阳县尹,有政绩泰定间升泉州推官,擢入翰林赠奉议大夫,正五品。

五代

  卢俦字世美,原范阳人,南唐李氏时正议大夫知制诰后部侍郎,封尚书。出为守边将,屯武宁南岸。南唐亡,遂家于武宁,今武宁卢氏悉俦后裔。殁后,遂葬于石境哨前。他在墓在哨前村以东约米处,墓地为长方形,是一块前氏后高的坡地,坟茔如磨,故当地人也叫“磨子坟”。墓表在“文革”中被毁,墓室保存完好。该墓被列县级重要文物保护单位。

  叶顾言上南乡廉村人。天圣五年(公元年)与邑人肖本、余规同登王尧臣榜进士。累官朝奉大夫。

  冷洙升仁乡人,宋宣和甲辰(公元年)进士,授潭州司户,迁武安军节度掌书记。

  聂以大字克俊,升仁乡人。中洪武甲子(公元年)举人。乙丑(公元年)廷对,擢高第,官户科给事中,迁监察御史。

  陈耕字莘五,坊市人。由大学生授南京兵马司副指挥使,改宜兴县丞。

  盛文郁字东民,先世江南归德人。你添祥,元朝进士,官浙江都御史,娶钱塘王氏为妻,后入钱塘籍,文郁生于延礻右三年(公元年),及长,以文学登进士第。明洪武二年,奉母携眷出任武宁知县。

  卢孔秀下南乡球场人。授直殿侍卫骠骑将军。

  方孟缙字朝仪,号雁里,北乡塔溪人。中嘉靖壬午(公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

  潘儯号南吾,北乡南皋人。嘉靖乙未(公元年)进士,初授建宁知县,改苏州府教授,寻通判开封。

  张元会字贞,安乐黄陂人。顺治辛卯(公元年)举人,授汤溪知县。

  吕昌言瓜源人,康熙甲午(公元年)由太学应城亲王取与修饮定《古今图书集成》,又调武英殿修《骈字汇编》。

  徐月吉字元功,号太庵,安乐小港人。顺治十一年(公元年)授明威将军。

  卢浙字让澜,号容庵,长乐乡人。乾隆戊申(公元年)举人,嘉庆已未(公元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官至太仆寺卿,中间巡视济宁漕务。

  张大鹏升仁乡人。嘉庆壬戌(公元年)武进士,殿试一甲第二名(榜眼),授大门上二等侍卫。历署湖北抚标中军,德安营参将,补湖南永州镇右营游击,驻札道州。累官湖南岳州城守营参将,源州协副将,广东潮州总兵。

张宗檀学士,号润塌,学名张望。系武宁县澧溪镇罗坪村梅林人。生于清乾隆三年,岁次戊午,公元年10月3日。十二岁丧父,靠母亲抚养成长。少时跟随舅父盛谟(三盛先生)读书。勤奋好学,学识广博,书法有成。惜考不中失仕途。遂逸居茅屋清流,坐于棕山下讲学论道,发育后人,或外出游学讲议,广览众山掇英,每于论古谈经时则发之,阐之。闻者开导豁通,随材研琢,有助伟器大成。江西南丰谭古愚中丞镇抚滇时,闻润塌鸿儒学博,赏识其才。遂倾心抚慰,赏赐书币,嘱其参订《经史钞》、《纫芳斋文集》,书成,酬以玉章端砚,谓以此奖赏。钱塘弗文格公来书云:赏披手著,又佩躬行,不特文追唐宋以前,人尤不在秦汉以后,古愚极称之,心言又加赞焉。谋面或俟将来相随。而心仪仰闰榻者盖十余年于兹矣。称之大学士,遐迩闻名。

中华民国

  李国珍字硕远,罗溪人,清末举人。日本早稻大学政治经济科毕业。民国2年(公元年)当选众议院议员,并被推为宪法起草委员。历任政事堂参议,国务院参议,署教育次长,旋调农商次长,兼任专科学校成绩审查会会长。民国6年(公元年)改任全国水利局总裁。

  张相又名待注,字达东,号境微,石门楼人。生于光绪十六年(公元年)七月。日本明治大学法律本科,获法学士位。外交部任佥事,朝鲜元山领事馆主事,朝鲜新义洲副领事,领事,暹逻总领事,外交部亚洲司主管职务。

  冷如伯字耿光,横路小港人。民国初,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土木建筑系。民国17年(公元年)任南昌市政府工务局长,对南昌市区建筑拟订章程规划,负责中山路、沿江路、胜利路、环湖路等设计施工。

  熊漱冰又名辟周,横跨珍珠坪人,生于清光绪十三年(公元年)。毕业于明治大学政治经济系。江西省地政局长。

  杨赫坤字苏更,罗溪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年)。民国18年(公元年)任北京水利主事,民国21年(公元年)任南京中央政府宪法草案委员会秘书,民国24年(公元年)任青岛市政府专员,民国28年(公元年)任广东陈铭枢、李济琛军队主任秘书,民国31年(公元年)任陕西冯玉祥部主任秘书,民国34年(公元年)任李烈钧秘书。

  熊仁荣大桥双溪人。黄埔军官学校第二期毕业。民国时期曾任师长、军长。抗日后期任郑州绥靖公署主任。

  柯建安大桥人。黄埔军官学校第三期毕业,曾任江西省警备司令、江西省军官编练处少将处长、军统江西站站长等职。

  刘景武大桥下洞口人。民国17年(公元年)任军政部军务司上校科长,抗战时期任南浔师管区少将司令。

  邓建中字兴华,县城人,民国初留学苏联学空军,为我国第一名夜航飞行驾驶员,曾任冯玉祥部西北军北平航空司令部司令,后调回江西为中将司令。

  盛逢尧字克私,甫田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年),民国10年(公元年)云南昆明讲武堂第十五期毕业。任团长、旅长、师长,民国37年(公元年),起用为十六绥靖公署少将参谋,随即被任命为第十七纵队司令,部队军长。

  熊肇勋横路丰良人,是我县北伐时期的著名烈士。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年)。民国13年(公元年),与王汝琢一道,被组织派到国民革命军第三军,任该军第九师第三十六团团长。部队到达江西高安灰埠时,与北洋军阀孙传芳部开战,熊身先士卒,率领部门冲入敌阵,夺获土炮数门,不幸牺牲,年仅二十六岁。

  李屏仁我县杨州乡人,年生。年入西北陆军军官学校工兵队学习,后被编入国民党部队第二十六路军。参加红军后,先后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年夏,李调升为红五军团参谋长。10月在永昌战斗中身负重伤。年3月,西路军在石窝战斗中失利,被困在祁连山上,因粮尽药绝,李屏仁伤口严重溃烂,不幸以身殉职,遗体由战友(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副政委)谢良用雪掩埋在祁连山上。牺牲时年仅二十九岁。

  朱美厚东坪粟子坪人,年生,年春,由邓尚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武宁支部创始人之一,在大革命时期,任中央武宁支部第三书记。年8月14日被捕,经多次酷刑审讯,坚贞不屈,大义凛然。8月28日,英勇就义,年仅二十三岁。

来源:棣华堂国医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pingzx.com/xpxtc/71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