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产业发展撑起振兴之翼人民资讯

「本文来源:大河报」

□顶端新闻·大河报首席记者李钊通讯员田春雨李云飞文图

本报讯宋集镇崔庄村发展香菇、脱毒红薯种植,户户有增收“门道”;芦庙乡九品村兴建千亩杭白菊种植示范园,带动十里八村村民采茶增收;专探乡水泉汪村电商产业园把渔护渔具从偏僻乡村卖到全国,并带动周边村庄网店的兴起,给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放眼嫘祖故里西平县,产业发展潮奔浪涌,村村有特色产业,人人有增收渠道,处处呈现出一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勃勃生机。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西平县委书记李全喜说,要深入巩固高质量脱贫成果,接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文章,统筹谋划,转变重心,强力推进,切实走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从泥泞小径走上宽阔大道,从破旧瓦房搬进花园小楼,从怀揣梦想迈步产业兴旺……西平县把稳定脱贫与长远发展统一起来,将决战脱贫攻坚后的扶贫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架构,积极培育致富带头人,努力打造产业品牌,着力在根部增强“造血”功能。据了解,该县68个脱困村已全部落实产业扶贫项目,发动多家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贫困户建立合作关系,签订相关产供销协议;并将联农带农机制纳入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等重点项目建设。

葡萄挂满棚架、黄桃压弯了枝头……在西平县出山镇八张村的西部古寨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游客们络绎不绝,纷纷走进采摘园,体验采摘的乐趣。西部古寨生态园成立于年,历经几年发展,已流转土地余亩,现已发展为集苗木林果种植、休闲观光旅游、研学拓展训练和高效农业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种植公司。生态园负责人赵宏伟说,他们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加快各种果树升级换代,不仅盘活了农村集体经济,还吸纳了余名村民就业,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有效助推乡村振兴迈出铿锵步伐。

与出山镇西部古寨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一样的成功案例,还有五沟营镇海蓝牧业供港澳蔬菜种植及蛋鸡养殖基地、谭店乡谭店村“金银花小镇”及金果梨种植基地、焦庄乡高庙村“红薯小镇”、芦庙乡合庄村水产养殖基地……产业兴旺已然成为西平县推进乡村振兴的“顶梁柱”“金翅膀”。该县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举措,按照“县有支柱产业、乡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总体思路,立足实际,创新模式,发展壮大“西平小麦、生猪养殖、特色种植、渔网渔具、机械制造、服装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实现了由“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根本性转变。同时,该县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引导村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经济强村、产业名村。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下一步,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不断巩固提升产业支撑,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项目,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的强大后劲和内生动力。”西平县委副书记、代县长侯公涛满怀信心地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pingzx.com/xpxlp/131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