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河南水投柏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聖钦
1月19日,我像往常一样早早赶到西平县老王坡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施工现场。这里寒风刺骨,天气预报有大雪,田野却是一片“火热”景象:技术人员正在安装大型节水喷灌机;附近的淤泥河边,挖掘机正在挖土拓宽河道;旁边三层高的数控中心也在紧张建设中……
老王坡是蓄滞洪区,为保证京广铁路、国道和周边及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这里有耕地10多万亩,但因高低不平、地势低洼、缺少灌溉条件成为“望天田”。如何从“望天田”变成“高产田”,走高质量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答案是高标准农田建设。
建设高标准农田,资金投入巨大,西平县财力有限。河南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打算通过打造高标准农田并长期运营管理,探索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双方一拍即合,共同投资3亿多元,把老王坡改造成现代农业示范区。于是,河南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河南水投柏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专门负责这一项目。
如今,核心区3.1万亩耕地已经平整改造完毕,并全部种上了小麦。眼机井也全部打好,正在全力安装灌溉设备。同时,将河面由原来的20米宽拓展为40米宽,并在下游修建橡皮坝。通过改造,不仅能积蓄更多的水源满足灌溉所需,还能打造一个旅游景观带,发展乡村游。
另外,我们正在建设一个被称为“农业大脑”的数控中心。通过这个数控中心,将实现农业的数字化管理。未来,我们还将发展订单农业,夏季繁育小麦良种;秋季与牧业集团合作,订单种植青储玉米。
虽然疫情严重,天气寒冷,但我们实行三班倒,人停机器不停,日夜施工,争取今年3月中旬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本报记者李运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