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故事作者张新明老班长的故事

北京中科医院坑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540.html
老班长的故事新疆张新明

老班长姓李,是我参加工作时的马车班班长。虽然在一起只待了两年时间,但老班长坚毅顽强、忍辱负重、吃苦耐劳、助人为乐的兵团精神,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时时想起,念念不忘。

年2月,“文革”期间,我高中只上了一年,在学校闹腾了几年,就接受再教育参加工作了,那年我刚满20岁,我们的称号是“知青”。记得那是一个特别寒冷的冬天,全校上千学生带着行李在操场上集合点名,分配去不同的团场。我们这一组是高中各年级的同学,男女都有,分别乘坐十多辆敞篷大卡车,冒着严寒,颠簸几个小时,到了石河子安集海垦区的农八师团团部,下车后又点名分配,我们班十几个同学又分别坐拖拉机到了几个边远连队。我和另外4个同学分配到了2营10连,到连队刚下车,因为我个头高,老班长一眼就看中了我,快步上前把我拉到了身边。老班长40来岁,中等身材,一身旧军装,头戴狗皮帽,脚蹬大头鞋,精神矍铄,古铜色的脸上满是皱纹,头发有些发白,一口甘肃口音,满手的老茧,一看就知道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兵。老班长帮我提着行李,领我到宿舍安排住处,给我讲班里情况,我才知道被分到了马车班,我们住的是土平房,睡的是苇把子铺,还没电灯。

后来我才知道老班长是新疆“9.25”起义人员,在甘肃老家被国民党抓丁当兵进疆,起义后加入人民解放军,曾在剿匪战斗中立过战功,兵团成立后在屯垦戍边的开荒大生产中,曾荣获“劳动模范”称号,文革前是一个农业连队的连长,种地的行家里手,治理盐碱地的专家,还会赶马车。老伴是年参军的山东女兵,家有一儿一女。老班长“文革”中被打倒撤职揪斗,批判他是“国民党残渣余孽、兵痞”,劳动改造,在这个连队好几年了,后来当了马车班班长,掌管连队的一个马圈,20余匹马和30多头牛。马车班有4辆胶轮马车,8辆铁轮牛车,担负着连队的各种拉运任务。老班长以身作则,指挥有方威信高,安排工作得当,完成任务突出,马车班是连队的先进班组,大家都很敬重老班长,谁也不说他是国民党兵痞,都喊他老连长。

老班长让我当他的徒弟,跟他一辆马车。开始我连马都不敢靠近,更不要说牵马套车了。老班长就耐心教我熟悉马的特点,整理套具,检查车辆,牵马、甩鞭子、喊口令,坐在车上给我讲赶车的技巧和要领,还教给我如何驾驭马车,说车把式和汽车的司机一样,精力要高度集中,注意道路情况和四匹马的状况,随时给马发出指令,鞭子则调教不听话的马,老班长的鞭子甩得响亮,能准确地打到马耳根上,让马老实听话。每次出车前,老班长都认真查看马匹的体质,检查马车套具,有损坏的就及时缝补修理,还仔细查验车辆轮胎轴承,及时充气加油,并提醒其他车把式做好车辆的检查维护,以免外出时出差错,大家都说他是热爱连队的老军垦,真不愧是军垦老连长。

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冬天,连队做备耕准备,马车班主要是拉沙运肥改良土壤。从北沙包拉沙,从南羊圈马圈拉肥,撒到土壤板结的农田里。有人专门装车,我们只管赶车装运,拉到地里卸车,每天要拉运十多趟,老班长赶车,我跟着到地里卸车。我干得很起劲,每天都是一身大汗,同时也学到了不少赶马车的技术。刚到连队,一切都感到新鲜,加上班里有几个年支边、和我年龄差不多的上海知青,很快就混熟了,还学会了几句“阿拉阿拉”的上海话。

那年冬天的雪特别大,老班长说“瑞雪兆丰年”,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一天下班后,我们几个年轻人磨磨蹭蹭地等老班长先走,然后牵出几匹马,就在马圈旁边的棉花地里骑光背马玩,秋翻地加上大雪,很松软,马跑不起来,就是摔下来也没事。开始我不敢骑,怕从马上掉下来,看别人骑得很高兴,我也骑上试试,马累得呼呼直喘气,我也摔了几次,越骑越过瘾。第二天老班长知道了我们骑马的事,把几个上海知青狠训了一顿,说他们不知道爱惜马,也不注意安全,给新知青留下坏印象。

记得那年夏天拉运苜蓿草可真累人。连队先把地里的苜蓿草用割草机割好,再用搂草机把苜蓿草搂成行晒干。我们马车班的任务是把苜蓿草装车,拉回马圈羊圈牛圈,堆放好做冬季饲料。马车上装苜蓿草那可是个技术活,车下一个人得有劲,把苜蓿草用大铁叉挑上车,车上一个人用铁叉把挑上来的草接住,压茬堆放好踩结实,一层层垛起来,四四方方,两米多高。马车装好一段就得往前走,地里又不平,马还伸嘴到处吃草,车不停地晃,搞不好装在车上的草就被颠翻了,又得从新装。老班长装的草车总是稳稳当当直溜溜的,装得多装得好,从来没有翻过车,大家都十分佩服他的技术。他在上边装,我在地下挑,他一边装草一边给我讲装车的要领,草车要四角高中间低,压茬踩结实,辕马是中线,两边一样宽,越高越要掌握好平衡,我也认真学认真记,发现其中真有不少窍门。装好后用大绳从前往后把车上的草垛刹好,就可以赶车走了,一天拉三四趟,车下挑草那可是个力气活,要挑得快、挑得多,车才能装得快,我们的车总是最快装好,再帮助别人装,然后十多辆车一起走,路上出了问题也好照应。

还有一件老班长热心助人的事我也一直记在心里。夏收结束后,连队派马车班4辆马车到团场砖厂拉红砖,维修连队学校的教室。砖厂距离连队10多公里,我们一大早出发赶到砖厂,拉砖的车很多,有汽车、拖拉机,也有马车牛车,我们按顺序排队装车,焦阳似火,装好车已经是午饭时刻,我们赶到团部,在树荫下停车,让马休息吃草料饮水,我们也吃饭。下午天凉时我们赶车沿安下公路(安集海—下野地)返回,出团部不久,就碰上四营一个连队的一辆拉面粉的马车出事,侧翻在路边的地沟里,面粉袋撒了一地,说是路过的汽车突然鸣笛惊了马,车把式正着急呢,幸亏人和马都没事。老班长连忙停下马车,叫我们4辆车的人一起帮忙,先把翻车的马卸了套,把车上剩下的面粉搬下车,再把车推上路,然后套好马,老班长又拿出我们车上的工具,帮着修理好摔坏的车箱板和扯断的马车套具,再把撒落一地的面粉袋搬上车,让他们的马车和我们一道走,四营正好路过我们的连队。到连队后已是晚饭时间,老班长请四营的车把式吃了饭,又给他们的马喂了草料,送他们上路,老班长不让我们说帮忙的事。第二天,那个车把式和他们的连长专程上门道谢,连队才知道了老班长助人为乐的事。

兵团地窝子

老班长经常教育我们要热爱团场,给我们讲他们当年住地窝子,吃盐水煮玉米粒,艰苦创业开荒种地的故事,说团场的土地就是他们一锹一锹挖出来的,团场的树也是他们一棵一棵种的。斗转星移春华秋实,农场的丰收凝聚着老军垦的汗水,也激励着我们学习老军垦的精神,努力建设美丽富强的团场。老班长很关心我,星期天怕我没饭吃,经常叫我去他家吃面条,还叫老伴帮我补衣服。我也努力工作,协助老班长搞好班里的政治学习和早请示晚汇报工作,代表班里大会发言。当年我还评上了“五好工人”,加入了共青团,马车班也获得了团场先进班组的荣誉。第二年我还参加了团场优秀知青代表大会。

我最难忘的是老班长拦惊马的事。记得是我参加工作第二年夏收时的一个中午,我们拉完麦地里毛渠上的麦捆,把马车停在食堂前的树下准备进食堂吃饭,一辆车的马受到惊吓,拖着空车突然狂奔起来,顺着大路往连队外跑,几十米远的路边有几个小孩在玩,我们不知所措。老班长正好在前边,他一个箭步冲过去,抓住了马车的辕杆,他死死扳住车闸,又拉住辕马的缰绳不放,马车拖着他往前跑,老班长的鞋子也被拖掉了,头也磕破了,裤子也扯了个大口子。因为老班长拉住了刹车,马车跑不起来,在离小孩四五米的地方,马车冲进了林带,停下了,一场车祸避免了,在场的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事后老班长头上缠着纱布瘸着腿继续上班,连队上报团场他舍身拦惊马的先进事迹,他却平静地说这是一个老兵应该做的事。

年暑假,在连队工作了两年后,因为学校缺教师,经连队推荐,我调到营部学校当老师,教小学语文,后来又教初中语文,就离开了老班长。再后来听说粉碎“四人帮”后落实政策,老班长的问题得到纠正,恢复了职务,在一个边远的连队任连长,年过半百的老班长大刀阔斧整顿纪律,改土治碱科学种田,因地制宜多种经营,还盖起了砖混结构的职工住房,几年就改变了连队的落后面貌,扭亏为盈建成了先进小康连队,职工收入明显提高,我听说后也为老班长取得的成绩高兴。

年9月,我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大专文凭,又调到团部中学教高中语文,还晋升了高级教师职称,加入了党组织,担任了学校的领导。再后来,为照顾年迈的父母,我回城在一所企业学校任职,就再没有老班长的消息了。

许多年过去了,回忆当年艰苦火热的农场岁月,老班长热爱团场、忍辱负重、助人为乐、临危不惧的形象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给我力量,催我奋进。

作者简介:

张新明,男,汉族,籍贯河南西平县,年1月8日出生,现年69岁。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先后在团中学、南山煤矿中学、石河子织染厂中学(后改称石河子第十一小学)任职。曾任新疆石河子第十一小学校长、书记,年2月退休。

退休后,爱好读书,关心时事,勤于写作,近年来,在《石河子日报》《新疆经济报》《老年康乐报》《生活晚报》《北疆晨报》《社区教育》《中国火炬》等报刊发表散文、论文、新闻稿件60余篇。计划出版个人散文集《知青之路》。

征稿

《新疆文学》是一个以主流和先锋文学为导向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pingzx.com/xpxtc/7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