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丝绸的故乡,是丝绸的发源地,人们在远古的原始时期就开始了育蚕织丝。
丝绸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千百年来,人们种桑育蚕,缫丝织绸,不仅为日常生活提供了保暖御寒的衣物,还为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为礼仪制度提供了简洁明了的坐标,为风俗民情提供了主题鲜明的背景,丝绸以其独特的身姿成了中国元素中最璀璨的明珠。
采桑养蚕图养蚕缫丝丝绸之路上“行走”的种子神话传说记载,黄帝之妻嫘祖开创了最早的种桑养蚕、治丝织衣工艺;甲骨文和《诗经》等早期文献中存有许多与桑、蚕、丝相关的卜辞和诗歌;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良渚文化等遗址中分别出土了蚕形雕刻、丝麻织物、丝线绢片的遗物。这些传说、诗歌和遗物诉说着一个共同的主题:中国是丝绸的源头。
一、丝绸起源的美丽传说
关于丝绸的起源,我国古代史籍中流传着不少神话传说;而对蚕一生的生理变化的观察,使先民们产生了与生死天地等发生的联想。古代有关的传说和神话很多,其中有两个传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1)黄帝之妻嫘祖,教民育蚕治丝
嫘祖,又名累祖,出生于西陵(一说今河南省西平县,一说今四川省盐亭县),是西陵氏之女,轩辕黄帝的元妃。文献记载,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
黄帝与嫘祖嫘祖“先蚕娘娘”嫘祖先蚕嫘祖像黄帝战胜蚩尤后,建立了部落联盟,黄帝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黄帝负责带领大家发展生产,种五谷,驯养动物,冶炼铜铁,制造生产工具;嫘祖负责做衣冠。
在做衣冠的过程中,嫘祖则负责提供原料。她经常带领妇女上山剥树皮,织麻网,剥兽皮。
后来,经过仔细观察、多方考证,嫘祖发现了蚕在桑树上吐丝的秘密。
从此,在嫘祖的倡导下,开始了栽桑养蚕的历史。后世人为了纪念嫘祖这一功绩,就将她尊称为“先蚕娘娘”。
(2)蚕马传说
干宝在《搜神记·女化蚕》中记载了一个传说。
传说,远古时期,有一个男人被掠走了,家里只剩下妻女和一匹马,万般无奈之下,母亲说:“如果有人能把我的丈夫救出来,就把女儿嫁给他。”马听到这番话后,飞奔而去,几天以后,父亲骑着马回来了。
母亲将原委细细道来,父亲不同意,马咆哮起来,于是父亲把马杀死,将马皮放在庭院里。马皮忽然卷起女孩飞走了,落在一棵桑树上,女孩化为了蚕,马皮变成了茧。
因此,人们奉马首人身的马头娘为蚕神。许多地区还有祭祀蚕神的先蚕祠。
蚕马传说马头娘绘画形象先蚕祠二、丝绸起源的考古学证明
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发展,为丝绸源头的考证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证据。考古发现证实了古代传说中的合理因素,至少在距今年的新石器时代,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已出现了丝绸的曙光。
1、半个茧壳新石器时代
年,在山西省夏县西阴村出土了半颗蚕茧,距今约年。
山西省夏县西阴村出土的半颗蚕茧2、钱三漾绢片新石器时代
年,浙江湖州钱三漾出土了距今年的绢片和丝线、丝带,为长江流域出土最早、最完整的丝织品。
钱山漾遗址3、河南荥阳青台村出土的罗织物新石器时代
距今年,是黄河流域发现最早的丝织品。
4、原始织机部件新石器时代
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原始织机,原始织机的使用,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上的重要成就之一。
5、蚕形雕刻新石器时代
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盅形雕器,距今约年。
丝绸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它以优美华丽的品质征服各国人民,通过丝绸之路走向欧亚非各地,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丝绸之歌丝绸是一首不朽的颂歌,桑蚕丝绸的长河里,每一朵浪花都闪耀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劳。丝绸更是中国女性的颂歌,从采桑、养蚕、缫丝、织绸到刺绣,处处都有女性的身影,丝绸上铭刻着中国女性的伟大。
近期热文:
明朝一代贤后孙皇后以及她的朋友圈
佛学大师、文坛领袖、帝王将相眼中的“酒、色、财、气”
被皇帝职位耽误的艺术家宋徽宗,存世的绝美书法和绘画
秦公大墓:中国历史上盗洞最多的墓
盘点舞台第一道具扇子在表演艺术中的运用
良渚文化实证中华年文明史,“良渚人”是谁?
齐国名士孟尝君为何要联合别国军队攻打自己母国,君子还是小人?
鹳鱼石斧图形陶缸,因为太丑而被嫌弃的国宝
揭秘:世界上最大的陵墓竟然不是金字塔和秦始皇陵,而是日本古坟
让文物告诉你:山东人年前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