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西平县70余平方公里海棠花竞相绽放,笔者来到该县小洪河橡皮坝附近,只见一群野鸭在碧水清波中嬉戏,向南眺望,凤凰桥在碧水、晴空和海棠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
“五年前,这儿啥都没有,就是一片荒土地,现在这里绿草如茵、鲜花满园,周末俺也有了游玩的好去处,再也不用跑到周边的县(市)游玩了。”正在嫘祖海棠园游玩的陈培感慨地说。
近年来,该县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联通水系“蓝线”,守住生态“绿线”,构筑治污“防线”,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和谐宜居的“公园城市”。
该县紧紧扭住“三河”治理工程这个“牛鼻子”,完成了小洪河、嫘祖河、南城河等水系治理,加快西平生态湿地公园、嫘祖海棠园、幸福渠等水系建设,增加城区水域面积万平方米,构建了水城相融、人水和谐的生态水系。水系建设的加速推进更加突显“生态绿线”建设的必要性。该县围绕打造“花海旅游新城”的目标,建成嫘祖文化苑、亩的嫘祖海棠园并积极推进占地1.2万亩的生态湿地公园建设。目前,该县海棠花覆盖面积达70余平方公里,种植海棠树近百万株,主要有西府海棠、垂丝海棠等70个品种。同时,该县建成第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垃圾填埋场,加快推进静脉产业园建设,实施道路雨污分流;落实“十个百分之百”要求,加大渣土车、施工工地、道路扬尘等治理力度,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绿色西平,不仅是生态环境的好转,更是对新发展理念的真正践行。
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才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3月23日下午,笔者来到西平县委宣传部,看到县委宣传部机关全体同志正在认真地观看党史教育纪录片。
近年来,该县把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成立领导小组,并把意识形态工作列入全县重点工作,由县委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县领导任副组长,坚持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该县创新“第一议题”制度,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理论学习的“主题红线”。各级各部门每次召开党委(党组)会议和专题工作会时,第一项议题都要安排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结合本单位当前工作重点,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真正使学习走深、走实、走心。坚持周二常态化集中学习,做到真学真用、知行合一,该县建立周二集中学习制度,各乡镇(街道)、县直各单位每周二下午组织机关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县四个班子领导参加分包联系单位的周二集中学习活动,采取领导班子成员带头领学、专家辅导学、交流研讨学、观看PPT课件和录像学等形式,有效增强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要求各单位学习要做到“三个保证四个有”(保证2个小时学习时间、保证学习内容、保证学习效果,有考勤、有笔记、有体会、有考核)。
红色西平,不仅是如火如荼地开展理论学习,更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化为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的磅礴伟力。
绿是特色,红是底色,一“绿”一“红”的背后彰显了西平县委、县政府在新时代的责任担当。绿,使西平的青山碧水更具特色;红,使西平高质量跨越发展行稳致远。
来源:驻马店日报扫描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