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名城网由漯河日报社主办,互联网第三类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证号:),是漯河市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新闻门户网站。
■自古繁荣地,此处百战多
漯河,因流沙、澧河交汇于此,明朝即城镇,明清时期因四季皆能通航,成就了漯河“江淮百货萃,此处星辰罗”的辉煌。京汉铁路的全线通车又使漯河重加荣光,资料记载,年,漯河镇有人口3万余人。
漯河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北宋名将岳飞在漯河的郾城大破金兵,其部将杨再兴在小商桥壮烈战死。此后明末李自成、清朝赖文光、民初白朗等风流人物在此厮杀。
北伐时期,与共和国大将陈赓齐名、但资格更老的“黄埔三杰”之首的蒋先云,率领国民革命军与奉军大战时陨落漯河。毕业于黄埔一期的蒋先云,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蒋介石侍从秘书、周恩来得力干将、北伐军总政治部秘书、参加过2次讨伐陈炯明的东征,这位中共早期党员于年5月,在漯河临颍与奉军作战中壮烈牺牲。
抗日战争时期,漯河亦成为国军与日军反复浴杀的战场。
■为取漯河,日军兵分三路
年4月18日,日军在其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指挥下,向河南正面战场发起进攻,河南战役爆发。国民党军队第一战区所属各部被迫仓促参战。至4月底,郑州、新郑、荥阳、广武、尉氏、洧川、鄢陵、密县、长葛等县沦陷,5月1日,占领许昌。
此后日军兵分两路,一部沿平汉线南下,准备攻陷临颍、郾城、漯河、遂平、西平。年5月2日,日军在攻陷了临颍县城后,漯河保卫战打响了。
从临颍抵达郾城小商桥的日军,为进攻漯河,采取包围的战略,兵分三路:中路自小商桥——孟庙——五里庙——漯河;西自小商桥——勒桥——漯河;东路自小商桥——黑龙潭——漯河。
当时驻防漯河的是第1战区第15集团军89军新编第1师,骑兵第2军之第3师,军长顾锡九,师长黄永赞。为抗击日军进犯,国军在沙河两岸自东向西修筑了数里长的防线。沙河北岸从后周、张胡魏、李盘庄、小高庄、石槽赵、刘窑、白庙到五里岗等村,挖的是壕沟和掩护工事,沙南亦如此。国民党还在干河陈、翟庄、黄庄设立哨所,以观察日军动静。
■激战2日,国军副团长阵亡
5月2日,当日军进至离漯河30华里的勒桥村时,受到国民党骑3师第八、九团的侧面围攻,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战,国民党伤亡连以下官兵43名,后终因日军大量增援,该两团一面向大新店东北地区转进,一面继续击日军。同日,日军中路主力猛向五里庙、五里岗一带进攻,经新1师猛烈还击,日军没有得逞。89军特务营、工兵营还在黑龙潭、十五里店与另外两路日军激战彻夜,粉碎了他们当日企图强渡沙河的阴谋。
5月3日凌晨,日军继续向五里庙、郾城县城猛攻,国民党新1师顽强抵抗,战斗打得非常惨烈,鏖战1天,国民党以牺牲3团3营之一连全体官兵的惨重代价迫使日军未能前进一步。日军受阻,当夜急派援军增援东西两路。
5月4日,日军仍向郾城县城猛攻,为保卫漯河,89军军长顾锡九决定截击十五里店的日军,即命令第1师第3团中校副团长周希仁指挥该师加强营及军部特务、工兵两营向行进到阴阳赵的日军进攻,骑3师向十五里店的日军攻击并截其后援,战至5日拂晓,由于日军继续增援,国民党军实难抵挡,不得不后撤,是役,周希仁阵亡。
■漯河陷落,一个连全被射杀
5月5日。日军攻破五里庙,沙河北岸的国民党军阵地已溃,急忙渡河南撤,但只撤走一部分,南岸日军发现此情况后,调兵阻击,另一些人则在日军重火力南北夹击下,死于非命。驻扎在前周村的一个连,为掩护南撤也全被日军射死在麦地里。
同日,沙河南岸绕行的日军占领了夹河里和紧围漯河镇的干河陈、阎庄、大荆庄、大塘、冯庄等村庄。下午1时侵占郾城,突入漯河,顾锡九率部突围,漯河陷落日军手中。
黄岗村位于漯河市郊东南部,年漯河保卫战时,国军89军军长顾锡九在此率余部突围期间,附近众多村民被日本鬼子用枪炮打死。更罄竹难书的是,日军竟在此地一个叫“母猪圈”地带,一次性残杀名年轻的生命……
■路/沟/麦地/都是国军尸体
“顾军长将大部分兵力集结到黄岗、金盆赵村附近,想从黄岗村向白坡方向突围,但被日军筑成的布袋型火力网所阻,冲杀战斗十分激烈。”源汇区政协原副主席邢富功记述:“向前突围的一连人,只回来了几个伤兵,接着又连续两次突围,有位团长身穿白褂子手持大刀,指挥余部最终杀出了一条血路,保证了大部队冲出重围。”
在黄岗村采访时,几名耄耋老人们回忆说:早晨起床后吃罢饭,听见大人们说,日本人打来了,赶紧跑吧。但是,由于村头有国民党挖的沟,很深,我们下去就上不来了。日军发现是逃难的群众后,迫击炮、机关枪仍旧乱打,多名村民被炮弹炸死。那次战斗打得非常惨烈,回来后,发现路上,沟里、麦地里都是国军的死尸。在黄岗庙前,有一个班(或者是排)为掩护大部队南撤,被日军包围,他们坚持不投降,全被射死。
■名年轻男子,全部被枪杀
日军在漯河像这样枪杀军人的暴行很多,母猪圈血案就是典型事例。《漯河革命史》是这样记述的:年5月,日军攻打漯河期间,将国民党抓丁刚凑起的一个名年轻男子组成的团队,包围后全部枪杀于母猪圈和干河坡里。
冯庄村高龄的万位卿老人,指认了母猪圈的位置。从村里出来徒步向西米,翻过河堤来到河坡,只见沙河水在这里拐个大弯自西向北流去。老人指着拐弯处一片杨树林说:“那就是母猪圈,当时,日军从沙河北沿铁路桥向南攻,国军从铁桥上、从河里向南边打边撤,很多人就被日军杀死在这里。”
老人还指认了当时挖的壕沟。“那沟有一丈深,两丈宽,解放后我回来那沟还在,后来填平了,现在是银鸽厂”。
■日本谢罪/向抗日老兵致敬
战争早已远去,如今漯河沐浴在和平阳光下蓬勃发展。但历史并没有随风飘散,气息会沿着岁月的长河飘落到我们身边。一位农民在无意中发现的日军遗物,作了最好的诠释。
上世纪90年代初,一村民在金盆赵村附近挖地基时,捡到了两颗印章,三颗牙托、几枚钱币、两片有日文记载的小铜牌、铜纽扣、眼镜架等。工地上挖出了日军军服、军用皮鞋及尸骨,印章、钱币。很显然,这些东西是当年侵华日军遗物。
经专家鉴定,两枚印章为木质,椭圆柱形,高五公分,印文面如花生米大小,一枚印有“森山”,另一枚上印“福井”。遗物说明,中国军队曾在金盆赵一带和日军激烈战斗,日军被击毙后就地在此掩埋。
战争的烽火中,人们丧失家园流离失所,经历了太多的生死离别。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愿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漯河人,永远牢记这段惨痛的历史!
来源:大河报漯河、漯河市史志档案局
大家都在看
●漯河新东环划定!快来看看都经过哪些地方
●乖乖嘞,漯河这一个村出了56个“高富帅”!
●传说中开在阴阳两界的彼岸花惊现漯河!就在这片河堤!
●漯河将建4个湖,一个已经动工挖土!规划图简直美翻了!
领导说了!
你点一个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