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笔绘就新画卷生态宜居入画来西平县城

深秋时节,漫步在西平街头巷尾,徜徉在碧波荡漾的湖畔河边,那焕然一新的市容市貌,坦荡如砥的通衢大道,红绿相映的生态环境,沁人心脾的文化韵味,以及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无不让人为之陶醉。

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多年的历史,记录着岁月的沧桑。

这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谱写出一曲高品质城市建设的华美乐章。

这就是被誉为“嫘祖文化之乡、冶铁铸剑之乡、大铜器文化之乡、河南省书法之乡”的西平县。

近年来,西平县认真贯彻“公园城市”的理念,紧抓被纳入河南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第一批试点县的历史机遇,以打造“花海旅游新城”为目标,从民生需求着眼,从城市双修入手,从产城融合发力,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一幅记载了西平跨越式发展非凡城“迹”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魅力西平

----科学谋划勾勒魅力新西平

立足特色做文章,在省、市领导的关怀指导下,西平坚持规划先行,大手笔谋划,高起点布局,按照“高、精、美、特”的理念,高标准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着力把西平建设成驻马店、漯河两市之间特色化、休闲化、人性化的区域引领城市。紧紧围绕“生态宜居地,花海旅游城”这一目标,狠抓规划编制,系好城市建设第一粒扣子,形成了总规、详规和专项规划配套衔接的规划体系。

--做好总体规划,聘请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专家学者论证,明确县城定位,确定了“四区、三河、六湖、一带”的城市框架体系总体布局。县城规划控制区面积平方公里。

--完善专项规划,加强深度设计,按照经济、实用、绿色的建设要求,开展重要节点主色调、外立面、高度、风格等城市设计,塑造城市建筑特色,编制完成了32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彰显西平的生机和魅力。

--统筹乡村规划,坚持以县城为龙头,优化城乡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科学合理谋划生态湿地、绿色养殖、高标准农田等区域性规划。严格执行规划。重大事项一律经县规委会研究决定,切实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体化,保证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水润西平

----治理水系营造城水共生美景

秉承“以水润城”理念,按照“开辟水源、连通水系、保护水质、修复生态”的工作思路,念好“润”字经,做足“水”文章。

--高标准规划。聘请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专家对城市水系进行了充分论证,提出了打造“一渠两园四河六湖”的城市生态水系框架。

--高标准建设。先后投入资金30多亿元,完成了小洪河、嫘祖河、南城河和西陵湖、龙坑湖、皇坑湖的生态水系建设,开工完成了西平县生态湿地公园、嫘祖海棠园生态水系建设。今年将全面开工凤鸣湖、仙女湖、罗成湖、幸福渠等水系连通工程。

--注重景观打造。在水系治理中,通过河道水利整治、蓄水闸坝设置、沿线景观绿化、景观河人工湖开挖、主题公园打造、滨河路桥建设、人文景观场馆建设等工程措施,形成“一环、三带、六区、多节点”景观布局,增加城区生态水面积万平方米,蓄水量达多万方,极大提升了西平水生态环境,三五成群的野鸭在水中追逐嬉戏,成千上百的白鹭又重新飞回久违的湿地栖息觅食。

绿满西平

----提升绿化缔造林城和谐生态

巩固国家园林城创建成果,加大绿化力度,建设森林城市,生态绿色成为西平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底色。

--加快推进嫘祖海棠园建设。项目占地亩,计划总投资12亿元。以西平嫘祖文化为依托,海棠文化节为载体,打造以海棠为主的品种展示、文化体验、科普研究、产品研发为主的主题园,把中国传统海棠和国外引种海棠相结合,努力打造世界最大、品种最全的海棠种植基地,建成具有中原特色的海棠小镇。

--持续推进嫘祖湿地公园建设。紧紧围绕“创省内知名风景区,建中国山水园林城”宏伟目标,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公园总面积约1.2万亩,面积规模居河南省植物园前列,是国家储备林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森林拥抱城市、让市民走进森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嫘祖湿地公园位于县城北部核心位置,赋于城市中轴线新的延伸和内涵,既满足人们观赏景色的要求,又成为城市的优美景观背景,建成城市绿肺,形成城市的后花园,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高标准实施道路游园绿化工程。实现建成区道路绿化普及率%,道路绿地达标率85%,林荫路推广率71%。投资13亿元,对城区17处游园绿地进行升级改造,建成了人民公园、嫘祖文化苑、宝严寺公园、南城河公园、24公里的沿河海棠生态走廊等一批游园绿地,绿化百亩以上的公园11个,新增城市绿地多万平方米,实现了“开窗见绿,出门见园”的绿化景观。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

文化西平

----传承基因升华城市灵魂神韵

--嫘祖文化名扬四海,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把传承好嫘祖文化,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中,投资5.7亿元,规划建设了嫘祖文化苑,项目总占地面积亩。已成为西平重要的历史地理标志。每年的农历三月初六,都如期举办嫘祖故里拜祖大典,已成为西平县文化创意工程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及主打品牌。

--投资万元建成了占地约亩的冶铁铸剑文化园,还原了西平古代冶铁铸剑的场景。

--投资万元,建成了占地约亩法家文化园,展示了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文化思想。

--为展示西平作为古柏国的悠久历史,投资0万元,建设了占地约亩柏国文化园。

--西平大铜器长盛不衰,被命名为“中国大铜器文化之乡”,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剪纸、书法、绘画、广场舞等新兴文化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他们用不同的方法方式,展现西平实现跨越发展新面貌。

宜居西平

----扩容体质精准聚焦民生改善

--打通7条断头路,建设8座跨河桥梁,形成了城周环形围绕、城内互联互通、城外四通八达的路网体系。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道路,成为了实实在在的惠民之路、小康之路、幸福之路。

--强化公厕建设管理,城市建成区已建公厕79座,并全部达到二类以上标准,切实解决了群众“如厕难”问题。

--第五中学、第六中学、第八中学相继投入使用,彻底解决城区大班额现象。医院的搬迁、县医院、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的扩建,有效缓解了就医难问题。

--稳妥推进棚户区改造,建业森林半岛、京都公寓、阳光尚居、御都府邸等一批精品社区建成运营,市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御都国贸、新大新商场、鼓楼广场等商业街区服务项目开始运营,人民群众购物消费水平不断升级。

--阳光福利院、爱心养老院、北关养老院也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老有所养进一步得到保障。

--投资万元,对东关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

--投资多万继续实施背街小巷深度改造。对92个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整治,墙体进行粉刷、路面进行硬化、杂物进行彻底清理,受到广大居民的交口称赞。

--投资万元对火车站广场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了西平对外窗口形象。

--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投资近2亿元新建、完善多处体育场地,安装体育器材近2万套,打造城市15分钟健身圈。

一个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宜业宜居的新城初步形成。

活力西平

----放眼未来,大美西平可期待

--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先后投资27亿元建设完善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以嫘祖服装新城为依托,重点培育服装产业。占地亩的“智尚工园”一期建成并投入运营,已入驻企业40余家。占地亩的“智尚工业园”二期正在紧张施工。立足长远。与黄淮学院、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合作,创建“嫘祖服装智能制造学院”,合作培养高素质服装智能制造人才,更好地推动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将引领西平的服装产业,由豫南走向全国,由传统服装产业走向“互联网+智能制造”时尚产业的最前沿,西平将被打造成为河南服装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信心决心,确立新目标、谋划新举措,不断开创西平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随着解放路、未来大道等断头路的打通,以及嫘祖大桥、未来大道桥、西漯快速、外环路的建成通车,城市交通将更加发达,群众出行更加方便;

--体育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将不断完善,可满足不同层次市民文化需求;

--蓝城康养小镇、九个棚户区改造以及一大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等项目的实施,基本实现学有所教、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市民生活更加舒适,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展望未来,催人奋进,“花海旅游新城”的美丽蓝图,正一步步变为人们能够看得到、摸得着的美好现实,让每一个在西平生长、学习、工作的人都能感到舒心、幸福。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提质,让家园更宜居。伴随着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加速推进的铿锵脚步,西平,这个天蓝水绿、人景相依、产城一体的实力之城;这个泛舟宜游、登岸宜居、随处宜业的活力之城;这个花海环绕、处处皆景的魅力之城,正如破茧而出的蝴蝶,翩翩起舞……

站在新的起点,一个人文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新西平正昂首阔步,奋勇前行。未来,嫘祖故里西平必将更加璀璨夺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pingzx.com/xpxlp/74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