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古称中原、豫州、中州,简称“豫”,因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河南已经发现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址、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年前的大河文化遗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诞生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南阳、濮阳、许昌等古都,为中国古都数量最多最密集的省区。河南有老子、庄子、墨子、白居易、岳飞等历史名人。
河南省已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截至年年底,河南省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2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个、代表性传承人名,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个、代表性传承人名;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一个(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
河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相狮舞(巩义市) 槐店文狮子(沈丘县) 高抬火轿(沁阳市) 越调(许昌市) 柳子戏(清丰县) 罗山皮影戏(罗山县) 灵宝剪纸(灵宝市) 卢氏剪纸(卢氏县) 辉县剪纸(辉县市) 洛阳宫灯(洛阳市) 汴京灯笼张(开封市) 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焦作市) 平乐郭氏正骨(洛阳市) 百泉药会(辉县市) 禹州药会(禹州市) 浚县民间社火(浚县)、木兰传说(虞城县) 盘古神话(桐柏县、泌阳县) 邵原神话群(济源市) 信阳民歌(信阳市) 西坪民歌(西峡县) 黄河号子(省黄河河务局) 超化吹歌(新密市) 大铜器、 开封盘鼓(西平县、郏县、开封市) 大相国寺梵乐(开封市) 麒麟舞(兰考县) 苏家作龙凤灯(博爱县) 跑帷子(汤阴县) 官会响锣(项城市) 二夹弦(开封、滑县) 罗卷戏(汝南县、范县) 二股弦(武陟县) 南阳三弦书(南阳市) 大调曲子(南阳市) 月山八极拳(博爱县) 心意六合拳(漯河市、周口市) 苌家拳(荥阳市) 东北庄杂技(濮阳市) 滑县木版年画(滑县) 镇平玉雕(镇平县) 汴绣(开封市) 方城石猴(方城县) 钧瓷烧制技艺(禹州市) 唐三彩烧制技艺(洛阳市) 宝丰酒传统酿造技艺(蒸馏酒传统酿制技艺)(宝丰县) 真不同洛阳水席制作技艺(洛阳市) 关公信俗(洛阳市) 新郑黄帝拜祖祭典(新郑市) 打铁花(确山县) 洛阳牡丹花会(洛阳市)、老子传说(灵宝市) 河图洛书传说(洛阳市) 杞人忧天传说(杞县) 耍老虎(焦作) 登封窑烧制技艺(登封市) 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焦作) 古筝艺术(中原筝派、河南省) 遂平大铜器(遂平县) 光山花鼓戏(光山县) 邓州罗卷戏(邓州市) 和氏太极拳(温县) 麦杆剪贴(清丰县) 淮阳泥泥狥(淮阳县) 棠溪宝剑锻制技艺(西平县) 信阳毛尖制作技艺(信阳市) 买氏中医外治法(周口川汇区)毛氏济世堂脱骨疽疔法(新蔡县)浚县庙会(浚县)等。
河南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木兰传说”传承人陈时云、“信阳民歌”传承人付大坤、“西坪民歌”传承人魏秀菊、“江河号子(黄河号子)”传承人李富中、“古筝艺术(中州筝派)”传承人曹桂芬、“锣鼓艺术(大铜器)”传承人刘青云、“锣鼓艺术(开封盘鼓)”传承人刘震、“锣鼓艺术(中州大鼓)”传承人李星光、“龙舞(火龙舞)”传承人郝同周、“高跷(高抬火轿)”传承人卫平均、“麒麟舞”传承人宋长、“跑帷子”传承人侯俊、“官会响锣”传承人王金亮、“耍老虎”传承人郑小永、“豫剧”传承人李献民、“宛梆”传承人刘铁民、“越调”传承人袁秀莲、“曲剧”传承人张秋兰、“花鼓戏(光山花鼓戏)”传承人魏桂凤、“罗卷戏”传承人孙三民、刘长科“河南坠子”传承人陈胜利、“太极拳(和氏太极拳)”传承人和有禄、“东北庄杂技”传承人乔天福、“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任鹤林、“剪纸(辉县剪纸)”传承人李爱荣、“泥塑(淮阳泥泥狗)”传承人许述章、“灯彩(汴京灯笼张)”传承人张俊涛、“石雕(方城石猴)”传承人王国庆、“麦秆剪贴”传承人聂远征、“宝剑锻制技艺(棠溪宝剑锻制技艺)”传承人高庆民、“绿茶制作技艺(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周祖宏、“窑洞营造技艺(地坑院营造技艺)”传承人王四虎、“汝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李廷怀、王君子“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李景洲、“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柴战柱、“中医诊疗法(买氏中医外治法)”传承人买建修、“中医诊疗法(毛氏济世堂脱骨疽疗法)”传承人毛顺卿、“中医正骨疗法(平乐郭氏正骨法)”传承人郭艳幸、“民间社火(浚县民间社火)”传承人孙书林、“药市习俗(禹州药会)”传承人朱清山、“打铁花”传承人杨建军。
河南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
宝丰历史悠久,是“中国曲艺之乡”“中国魔术之乡”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还是观音文化发源地、汝官窑遗址所在地。
说唱泛指以曲艺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艺术形态,如变文、评话、大鼓、弹词、道情等。说唱文化是以说唱演艺实践为特征,并包括与其相关的民俗事象、文化活动和文化空间的一种文化形态。体现了一定族群的心理、情感、信仰、规范、审美、价值观,是社会文化生活的典型体现。
宝丰说唱文化是指以宝丰为地域依托,以马街书会为纽带,以曲艺为基础,综合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音乐等艺术门类,以说唱演艺多种形式呈现的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它是反映相关社区民众艺术实践能力和水平,以及民俗、信仰、仪式等内容的一种文化表现形态。
马街书会是宝丰说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空间,马街书会俗称“十三马街会”,是我国北方两大书会之一。书会在宝丰县马街村北应河岸边举行,每年农历正月十一到十三为书会的会期,十三为书会正日。
宝丰马街书会源远流长,距今有多年的历史,有着独特的民间艺术表演魅力和浓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是世界最大规模的民间曲艺大会,被列入笫一批“国家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艺人在书会上使出浑身解数,展示技艺,称为“亮书”。而民众根据艺人亮书的情况,与看中的艺人商议书价,确定演出时间、地点,约请艺人说唱的方式,称为“写书”。马街书会作为以说唱艺人为表演主体,广大民众自觉参与的独特文化空间,集中体现了中华说唱文化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而以马街书会为核心的说唱文化已经融入宝丰民众的日常生活,成为影响当地民众精神和生活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实践活动。
国家级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指以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行政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对以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所依存的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环境采取科学保护,以达到对说唱文化进行整体性保护的区域。
国家级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包含宝丰县全境(9镇3乡1办事处1林站,个行政村),其行政区域总面积为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人。重点保护区为杨庄镇、周庄镇、城关镇、赵庄镇、商酒务镇,一般保护区为张八桥镇、大营镇、石桥镇、闹店镇、李庄乡、肖旗乡、前营乡、铁路办事处及观音堂林站。
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内有杨庄镇新寨村李天一河南坠子传习所、中华曲艺展览馆、宝丰曲艺社、赵庄镇周营村杖头木偶戏传习所、周庄镇崔庄村(庞照林)乐器制作技艺传习所等。
河南省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洛阳市
开封
商丘市
安阳市
南阳市
郑州市
濮阳市
浚县
郑州市
郑州市,河南省的省会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同时也是河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郑州作为一个新兴城市的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的八大古都之一,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
郑州市以“城市旅游”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体系构建完成,少林寺、黄河名胜风景区、黄帝故里等人文景观展露新颜;园博园、中原福塔、绿博园、方特欢乐世界、古柏渡飞黄旅游区等新兴旅游景区门庭若市;郑东CBD、环城生态廊道、黄河湿地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随着奥帕拉拉水上公园、江南春温泉度假村等项目相继营运,使郑州的旅游业态逐步转向休闲度假游。
洛阳市
洛阳市是一个拥有非常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位于河南省的西部河洛地区,俗以河洛文化出名,洛阳是我国的四大古都之一,河南省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洛阳有着多年的文明史、多年的建城史和多年的建都史,有十三朝古都之称。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蜚声中外。
开封市
开封市也是我国的著名古都,开封市已有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被誉为八朝古都,是我国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世界级大都市,曾经长期处于河南省的省会地位,同时我是我国首批的历史文化名城。
浚县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作为一座千年古城,浚县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浚县古城内的大运河浚县段、黎阳仓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浚县大佛是"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型摩崖造像。浚县泥咕咕被中国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浚县是河南省唯一的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名胜古迹多处,大部分位于古城内,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10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11项、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5处,优秀历史建筑单体及院落44项,重要城市历史环境要素及遗迹、遗存13项。
浚县是一座因水而徙,因运(大运河)而兴的名城。现存历史古迹有:古城墙、城隍庙、文庙、钟鼓楼、云溪桥、端木翰林府、古县衙、黎阳仓、古运河遗址、大伾山风景区及浮丘山风景区、古街巷、古民居等,为人们展示了一副明初以来这座中原古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及宗教发展的历史画面。
浚县古城不仅高峻坚固,构筑精细,宏伟壮观,易守难攻,而且占据“襟山带河”的地理优势,南抱浮邱山之半于城中,西怀大运河,自古有“形胜甲于阳平”之说。年9月,浚县城墙列入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年,浚县古城墙及文治阁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治阁处于浚县古城中心位置,原名“中心阁”,俗称“钟鼓楼”,距今至少余年,是浚县古城标志性建筑。年3月,浚县文治阁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又叫孔庙、先师庙、庙学、学宫,位于县衙东临,坐北朝南,始建于元代,明洪武六年重建于现址。规模宏大,富丽堂皇。
浚县庙会是浚县的一张名片,新年庙会贯穿于每年的整个农历正月,一直到二月都熙熙不散,有“华北第一大古庙会”之称。加拿大学者安得里先生曾评价:“浚县庙会,是中国老百姓的狂欢节”。
年,浚县春节古庙会入选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说起源于后赵时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庙会期间有浚县泥咕咕,浚县民间社火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出,极为热闹,堪称中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有饸饹面、子馍等民间小吃。
年2月17日(正月十三)第十一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在浮丘山广场开幕,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浚县区域活动时间为2月5日至3月8日(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其间安排有民间社火巡游表演比赛、浚县地方戏曲展演、中原“泥艺”大赛等17项活动。浚县社火是浚县继“泥咕咕”项目后第二个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
浚县社火的传统形式主要有舞狮、高跷、秧歌、旱船、竹马、龙灯、抬歌和背歌、抬老四、顶灯、大头舞、散河灯等。浚县社火是传统的民俗文化娱乐活动。农闲时排练,逢年过节或重大喜庆时演出。每年的正月初九和元宵节为传统出会日。
漫步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畔,古朴壮观的浚县古城墙、巍峨耸立的浚县古城西城楼、横跨卫河(隋唐永济渠)之上的云溪桥,共同形成了一幅古色古香的优美画卷。
商丘市
商丘位于河南省的东部地区,地处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处,商丘是贯穿中国东西、南北的陇海铁路和京九铁路的高铁普铁“双十字”交会城市。
商丘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中国重要古都城市。燧人氏、炎帝朱襄氏、颛顼、帝喾等三皇五帝以及夏朝、商朝、周朝宋国、汉晋梁国、宋朝等朝代均在此建都。商丘享有“三商之源·华商之都”、“汉兴之地”、“两宋龙潜之地”之称。
商丘古城景区内就有明归德府古城墙,而且古城的布局也是很独特,商丘古城是我国唯一一个集城摞城,水中城和八卦城的城市,说到商丘古城是城摞城,其实里面还是有不少的历史知识的。
商丘地处我国的黄河流域,和开封这个城市一样,过去的话也是饱受黄河水患的影响,所以说历史上的古城一再被淹,今天的归德府古城下面就积压着元归德府城、北宋应天府南京城、宋州治所宋城、梁国睢阳城和周朝宋国都城等,可以说是历史非常的深厚。
商丘古城共有四个大门,整个古城景区内分别有燧皇陵,归德府城墙,应天府书院,张巡祠,壮悔堂,穆氏四合院等众多景区,而且应天府书院可是我国北宋四大书院之首,剩下三个分别是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和岳麓书院,而晏殊和范仲淹也都曾执教于此。
安阳市
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汇处,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是中国七大古都(西安,洛阳,北京、开封,南京、安阳,杭州,郑州)之一,国家级历史名城,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祥地和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是世界文化遗——--殷墟、世界唯一的文字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所在地,是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
安阳素有“七朝古都”之称,先后有商、北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和北齐七个朝代在此建都,城市史长达3多年,古都史长达多年。有“洹水帝都”、“殷商古都”之美誉。安阳东临齐鲁,西倚太行,北濒燕赵,南望中原。
安阳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美隽秀的自然风光,是早期华夏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奉为“文字之根”的《周易》和民族之根的颛顼、帝喾遗址。
安阳殷墟象征着古老的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甲骨文和青铜器给安阳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殷墟遗址规模之大,延续时间之长,文化内涵之丰富以及清晰的文化发展序列,为中国早期都城所无法比拟,达到了中国古代早期都城建设的最高水平。
羑里城是《周易》发源地,位于汤阴县城北羑、汤两河之间,为殷纣王囚禁周文王之处,文王在此潜心研究伏羲八卦。“人工天河”红旗渠是安阳人的骄傲,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红旗渠精神的教育基地,民族英雄——岳飞,巾帼女将——妇好(商王武丁的妻子),武王伐纣灭商,西门豹投巫治邺,信陵君窃符救赵等历史名人逸事层出不穷。
袁林,又称袁世凯墓、袁公林,为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及其夫人于氏的墓葬。位于安阳市北关区胜利路,年,毛泽东到此参观,指示“留着做反面教材”,使得袁林得以逃过“文革”劫难。
墓园占地亩,建筑风格为中西合璧。布局以神道为中轴线,南北绵延约两公里。目前建筑格局基本保存完好。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旗渠
红旗渠,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林州市。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
太行大峡谷
太行大峡谷地处河南省最北部,南太行山东麓的林州市西侧,南北长华里,东西宽2.5华里,海拔--米,相对高差达0米以上,景区总面积平方公里,其植被覆盖率为90%,森林覆盖率80%,其中原始植被约占60%,森林茂密,自然生态保持良好,植被完美,旅游资源丰富,有"天然氧吧"之美誉,集雄、奇、险、幽、美于一体,共有景观余处,景点44个。太行大峡谷先后获"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最美十大峡谷、国家AAAAA级景区、中国攀岩基地等荣誉称号。
马氏庄园
马氏庄园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部20公里的西蒋村,是清代广东巡抚马丕瑶的府第,建于清光绪至民国初期,保存完好,占地面积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多平方米,被学者称为“中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封建官僚府第建筑标本”,“中原第一官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
濮阳市
濮阳市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还是中国姓氏的重要起源地,卢、张、范、姚、秦、顾、孟、骆等姓氏均发源于此,像战国时期濮阳人就有政治家和军事家吴起、改革家商鞅、政治家吕不韦、外交家张仪等。同时濮阳也是夏商周时期的文化中心城市。濮阳作为“中国杂技之乡”,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濮阳有“中华第一龙”出土地西水坡遗址、春秋会盟重地戚城遗址、宋辽澶渊之盟的物证回銮碑、中华民族大融合的见证唐兀公碑、刘邓大军渡河处等景点。
濮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化遗存丰富,重大历史事件迭出。文献记载,这里曾是上古“五帝”之一颛顼以及尧、舜等许多中华人文先祖的聚居地,夏后相、商先公相土都在帝丘建都,传说的历史也为考古学资料所充分证明。在濮阳市境内,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古文化遗存,其内涵包括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并且出土了作为中华文明之源象征的、最早的蚌塑龙图像,科学测定的最早年代为年至年。
在年,境内出土的石磨盘、石磨棒、三足陶等裴李岗文化典型器物、由此证明七、八千年前这里已有人类活动。仅仅一年之后在濮阳西水坡发掘出三组蚌砌龙、虎图墓葬。据测定,其年代距今6年左右,蚌壳龙被考古界公认为“中华第一龙”。专家据此遗址推断,年前濮阳地区已率先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并成为中华民族龙文化的发源圣地。濮阳因此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命名为“中华龙乡”。
不仅如此,文献和考古还充分揭示了濮阳作为上古华夏、东夷、先商三部族的结合交融地区在中华民族形成的主体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商周以来,濮阳一带一直是经济发达、名人辈出、历史大事不断的一个特殊地区。史书描绘了春秋战国时代这里“桑间濮上”的田园风光,记载了春秋城濮之战、战国马陵之战、铁丘之战、宋辽澶渊之盟等重大历史事件,许多历史名人如孔子、子路、商鞅、吴起、吕不韦、汲黯、僧一行等生于斯葬于斯或活动于斯,都成了濮阳人的骄傲。
濮阳还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在近现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史上,作为冀鲁豫根据地的腹心地带,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如朱德、刘少奇、邓小平、刘伯承、陈毅都在此战斗生活过,革命遗迹遍布全境。
濮水小镇
小镇以复兴中华传统礼乐文化精神为核心理念,以地方历史和民俗文化资源为背景,以濮阳丰富厚重的戏曲文化为依托,打造戏曲文化小镇。小镇整体规划包括文化旅游核心区、生态养生区、医养融合区和国学文化区四大板块。通过富有传统风貌的文旅设施、新中式民居建筑和水乡园林景观,最终建成集特色产业、文化旅游、休闲养生为一体的复合型中原特色小镇。
南阳市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北通洛阳,南接襄阳,西北通陕西商洛、西安,东北通平顶山、许昌、郑州,东南接信阳,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南阳有0年的建城史,为楚汉文化的发源地。曾孕育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名相百里溪等历史名人。
南阳,古称宛,河南省辖地级市,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多年的建城历史,许多历史名人和历史事件都出自这里。
南阳是屈原扣马谏王之地,秦楚丹阳之战发生地。南阳是诸葛亮躬耕之地、刘备“三顾茅庐”发源地。南阳还是南水北调的起源地。独山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有南阳翡翠之称,是一种重要的玉雕材料,产于河南南阳的独山,也称“南阳玉”或“河南玉”或“独玉”。
烙画亦称烫画、火笔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的铁扦代笔,利用碳化原理,在竹木、丝娟、宣纸等材料上作画。
南阳府衙
南阳府衙既是中国惟一保存完整的府级官署衙门,因为历史原因许多官府建筑都被拆除,而南阳府衙完整的保留下来,从建筑风格看它始建于元代。
花洲书院
花洲书院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古城东南隅,是国家AAA级景区,始建于宋代庆历年间,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范仲淹任邓州知州期间创建了书院内讲学堂—春风堂、藏书楼、斋舍,并在书院东侧创建百花洲,重修览秀亭,构筑春风阁,花洲书院因百花洲而得名。百花洲建筑采用范仲淹家乡清代江南园林风格。从而使花洲书院形成完美一体的中国典型书院园林。
内乡县衙博物馆
内乡县衙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内乡县城县衙东街,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博物馆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也是国内第一座官署衙门博物馆。现存建筑群为清光绪年间营建,占地2万余平方米,厅堂房屋余间,有五进院落,高低错落,左右对称,廊道相通。共设展室32个,面积5平方米。主要以复原陈列为主,以突出衙门文化特点的展览为辅。
武侯祠
卧龙岗武侯祠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部卧龙岗上,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武侯祠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故址和历代祭祀诸葛亮的地方。祠宇坐西向东偏南,现存廊庑一百五十五间,建筑布局严谨,疏密相宜,殿堂雄严,亭台壮观。主要建筑分布在阶阶抬高的中轴线上,颇具韵律感和节奏感。清代中叶,祠中香火极盛,道士多达百余人。
山陕会馆
社旗山陕会馆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城中心,是国家AAA级景区,为清代山西、陕西在赊旗店的商贾集资兴建,作为他们同乡集会的场所,故名山陕同乡会馆。会馆“春秋楼”内泥塑关羽坐像,并豢养有监、官、僧道,会馆亦称“山陕庙”。除后部“春秋楼”被毁外,其余保存尚好,是河南省古建筑中一个比较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阳市面积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
医圣祠
医圣祠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是我国名满世界的汉代伟大医学家张仲景的祠墓所在地,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医圣祠是一组具有汉代艺术风格的建筑群,博大雄浑,巍峨壮观。现大门为仿汉建筑,一对子母阙耸立门前,气势宏伟,金碧辉煌,阙上的彩绘朱雀傲视蓝天,翩翩欲飞。医圣祠以其丰厚的医学文化内涵,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炎黄子孙的勤劳智慧。
南阳汉画馆
南阳汉画馆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郊,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该馆是中国建馆历史最早、规模最大、藏品数量最多的一座汉代画像石刻艺术博物馆。南阳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属于剔底纹衬的浅浮雕,构思大胆奇妙,线条刚柔适度,雕锋苍劲有力,形象栩栩如生。汉画像石的内容丰富,众多的汉画像石系统,形象地反映了汉代政治、经济、文化和风情,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
西峡恐龙遗迹园
中国西峡恐龙遗迹园,国家4A级景区,是一大型恐龙主题公园,位于秦岭山脉东段、伏牛山南麓的河南省西峡县丹水镇三里庙村。西峡恐龙遗迹园主要由地质科普广场、恐龙蛋化石博物馆、恐龙蛋遗址和仿真恐龙园四部分组成。参观恐龙遗迹园,探索恐龙生存奥秘,穿越时空隧道,感受生命魅力,以西峡恐龙蛋化石为主要展出特色。这里有全国唯一一个以恐龙蛋化石为主要展品的西峡恐龙蛋化石博物馆,有世界唯一一座以恐龙蛋化石原始埋藏状态为特色的恐龙蛋遗址展馆,这里有中原首座动感4D影院,这里有以展示地球沧海桑田变化和生物复杂演化主题的时空隧道。有以模拟恐龙原始生活环境为景观特色的仿生恐生园。开封龙亭
河南省民族风情
河南省是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属内地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世居河南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蒙古族、满族和维吾尔族。截至年底,全省少数民族人口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6%。其中回族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5.4%;蒙古族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3%;满族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2%(维吾尔族人口四分之三为外来人口,并且无年以来新数据)。
全国5个城市民族区,河南就占3个,分别是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开封市顺河回族区、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全省少数民族人数超过人或比例超过30%的行政村有个,其中回族聚居村个,蒙古族聚居村61个、满族聚居村36个、维吾尔族聚居村3个。
洛阳牡丹
回族是河南省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仅次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回族人口,居全国第三位,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4.38%。
河南回族基本上全民信仰伊斯兰教。河南省无论城乡,回族聚居地方多有清真寺,小村庄一般为一村一寺,大村有一村数寺者。许多习俗的形成源自伊斯兰教教规的影响,传统生活用语中仍保留有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以及与地方汉语相混合的词汇。大部分老年人经常到清真寺中做礼拜,妇女做礼拜只能进女寺。男子在婚丧节庆或参与较大事情时,喜戴礼拜帽,礼拜帽多为白色小圆帽,讲究一些的,有绣花白帽或黑色皮制小圆帽;许多妇女出门时喜戴色彩艳丽的披搭式巾帕,前端遮至下巴,后面披垂于肩头。
开封菊花节
河南回族节日有“开斋节”、“宰牲节”和“圣纪节”。开斋节俗称“大尔代节”、“大节斋”,是中原回族最隆重的节日,于伊斯兰教历的10月1日举行。此前要守斋一个月,称为封斋,封斋期间,要求穆斯林克制一切私欲;每天日出之前吃饱喝足,称封斋饭,日出后至太阳西下前,不得进食、饮水。小孩、老弱病人和孕妇可以不守斋。斋戒期满后,就是开斋节。开斋节主要活动是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向阿訇、亲友祝贺节日和到亲人坟墓去“走坟”。当日各家清晨炸好油香、三角等节日食品,晨礼时送到清真寺,分赠邻友,互相庆贺,其盛况如汉族过春节。
河南省回族在分布上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全省个县(市、区)均有回族居住,建有3个城市民族聚居区,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开封市顺河回族区、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和21个民族乡(镇)。
开封宋都御街
河南省城市回族聚居区(3个)
洛阳市的瀍河回族区
郑州市的管城回族区
开封市的顺河回族区
少数民族自治县\旗\区(-36)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回族区
开封市顺河回族区
位于开封市区东北部,因古老的惠济河纵贯辖区、回族群众相对聚居而得名,辖铁塔、清平、宋门、工业、曹门、苹果园六个办事处,东郊、土柏岗两个乡和汴东产业集聚区,有汉、回、满、蒙等20多个民族,人口约25.6万,回族占10.7%,是开封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顺河回族区有铁塔、东大清真寺、白衣阁、天主教堂、南北教经胡同、双龙巷、刘青霞故居等10余处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百年名校河南大学也坐落于此,是开封市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塔光影秀
铁塔光影秀是由开封市政府重点打造的夜间大型文化旅游项目,是开封旅游的新名片,河南省文化旅游的新地标。铁塔光影秀,运用4D成像、全息技术、建筑投影、水幕电影、激光造型等手段,通过香雾等机械手段,以空灵圣洁的主题音乐为背景,使观众的嗅觉,在一瓣心香的作用下,感悟佛法,品位甘苦。本场光影秀共分“听禅、夏荷、秋露、万佛归宗”四个篇章,剧目整体勾画出铁塔灵秀、智慧、光明的佛国乐土色彩,所现梦境禅缘,展示了优雅大气安详的铁塔高品质夜间形象,是古典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结合的典范。
菊花文化节
每年10月18日至11月18日,在开封的大街小巷遍布色彩绚丽的菊花,红的、黄的、紫的,白的,把开封装点成一片花海。
年10月18日第30届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开幕,整个开封市被万盆菊花装点。今年的菊花文化节主会场设在龙亭湖风景区,辖国家级5A景区清明上河园、国家级4A景区龙亭公园、中国翰园、铁塔公园和国家级3A景区天波杨府等,分会场则设在大相国寺、开封府、包公祠、禹王台公园和朱仙镇等10余个景区。
开封市以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为目标,着力打造“大宋皇城、菊乡水韵”魅力古都开封的新形象。开封市拥有1个国家5A级景区和7个国家4A级景区。其中,清明上河园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已公演5年,成为中原地区夜间旅游文化活动的又一大亮点。
少数民族自治县\旗\区(-27)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
郑州的回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回族人口最多的是管城回族区、中原区、莱阳县;其次是二七区、金水区、郊区和中牟县;再次是登封、密县、新郑县、巩县、上街区、金海区、新密区。
管城回族区回族人口数居全市之首,占全区总人数的10.54%,占全市回族总数的37%。主要分布在3个办事处(城东路、北下街、菜市街)下辖的清真寺街、北大街、外营街、北下街、丁兴里、河东街、河阳街、城西路西段、南顺城街、后阜民里等10条街道上。中原区的牛寨、十里铺为回族居住较为集中的自然村。
北大寺原称城内大寺或清真寺,始建于明代,是郑州最早的清真古寺,占地十余亩。北大寺主要建筑由大门、望月楼、大殿、南北讲堂、陪殿、沐浴室、殡仪馆组成。望月楼为中阿艺术结合的建筑物,楼高10米,楼四角飞起,挂有风铃,楼顶为绿色玻璃瓦复篮,屋脊两端彩兽伏卧,栩栩如生,优雅壮观。
管城回族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位于郑州东南部,区位优势可以用“中”、“通”二字来形容。所谓“中”,是指管城辖区位居郑州市中心商务区,东连郑东新区和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所谓“通”,是指我区交通四通八达,辖区内有亚洲最大的铁路一类口岸——郑州铁路东站,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在境内穿越,京珠高速、国道、国道在区内交汇。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每年农历三月三祭拜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自古沿袭的传统民俗。春秋时期的历史典籍中就有登新郑具茨山(俗称“始祖山”)朝拜黄帝的记载,唐代之后逐渐成为规制,为官方祭典。自年(农历丙戌年)开始,升格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年,黄帝祭典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黄帝祭典的仪程共九项,分别是“盛世礼炮、敬献花篮、净手上香、行施拜礼、恭读拜文、高唱颂歌、乐舞敬拜、祈福中华、天地人和”。新郑黄帝拜祖祭典每一年都有一个主题,自年至今,都是以“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为主题。
少数民族自治县/旗/区(-74)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
洛阳市瀍河回族区
位于洛阳市区东部,北依邙山,南濒洛河,东与洛龙区接壤,西与老城毗邻,素有洛阳“东大门”之称,因古老的瀍河横贯其中且回族群众相对聚居而得名,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城市区之一。辖区总面积41.7平方公里,全区有7个街道办事处、1个回族乡,29个社区。瀍河回族区连续四次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有洛阳“东大门”之称的瀍河回族区,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民俗文化底蕴深厚。这些,恰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先天优势。东关大街上的“孔子入周问礼处”,相传曾是孔子向老子请教礼乐制度问题的地方。一块清朝雍正年间的石碑,仍保留着“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九个大字。
塔西清真寺,始建于清朝,历经沧桑,见证着伊斯兰教在洛阳的历史渊源和周边浓厚的宗教文化积淀。
大福先寺,又名古唐寺,始建于唐朝。该寺坐南朝北,和一般中国佛寺坐北朝南的方向迥异。寺内现存山门殿、观音殿、白衣殿、立佛殿,另有石碑十余块,该寺院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心意六合拳、东关双龙、马杰山牛肉汤、清真水席等民俗文化项目和餐饮项目,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游客涌入。老子故居、赵匡胤出生地(爽明街八孔窑)、勒马听风街(关羽勒马听风处)、九龙台(曹操点兵台)、铜驼暮雨(洛阳八大景之一)等历史遗迹,星罗棋布,散落瀍河两岸。洛阳民俗博物馆,现馆藏珍贵文物上万件。一年一度的洛阳民俗文化庙会,更是一场场民俗文化展演的盛宴。含嘉仓、回洛仓,作为隋唐大运河沿线的重要粮仓,它们有力地见证了隋唐时期中国南北漕运的兴旺发达。
在民间,夹马营烧鸡兔肉、麦盛斋糕点、马坡烧烤等风味饮食及二鬼摔跤、威风锣鼓、抖空竹等民俗艺术远近闻名,为瀍河回族区增添了无限风情。
洛阳牡丹文化节是全国四大名会之一,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是一个融赏花观灯,旅游观光,经贸合作与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四五月份,是出游的最佳时期,去洛阳看牡丹是个不错的选择!它已经成为洛阳发展经济的平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洛阳走向世界的桥梁和世界了解洛阳的名片。
河南省民族乡(镇)21个
郑州市(1个)
荥阳市金寨回族乡
周口市(3个)
太康县城关回族镇
淮阳县城关回族镇
沈丘县槐店回族镇
商丘市(4个)
宁陵县城关回族镇
民权县胡集回族乡
民权县伯党回族乡
睢县城关回族镇
平顶山市(2个)
叶县马庄回族乡
郏县姚庄回族乡
新乡市(1个)
封丘县荆乡回族乡
许昌市(3个)
建安区艾庄回族乡
禹州市山货回族乡
襄城县颖桥回族镇
南阳市(2个)
方城县袁店回族乡
镇平县郭庄回族乡
驻马店市(2个)
新蔡县李桥回族镇
西平县蔡寨回族乡
漯河市(1个)
临颖县繁城回族镇
洛阳市(2个)
洛宁县王范回族镇
瀍河回族乡
淮阳县城关回族镇
淮阳县城关回族镇位于县城所在地,该镇历史悠久,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东迁建都之地,区域内有太昊陵、平粮台、弦歌台、画卦台、包公祠、陈胡公墓、古汉墓、曹植墓等名胜古迹和万亩龙湖。
太昊陵庙是为开创中华民族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太昊伏羲氏修建的规模宏大的陵和庙。面临万亩龙湖,背阔无垠平川,坐北向南,占地亩,因太昊伏羲氏是“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其陵庙称为“天下第一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
二月二,龙抬头,来龙都,拜龙祖。3月10日,千年古县——淮阳龙旗飘飘,庄严肃穆,来自海内外的千余名羲皇子孙聚集在太昊陵统天殿前,寻根问祖,共同祭拜“三皇之首”——中华人文始祖、龙祖、共祖太昊伏羲氏,颂怀羲皇,以示不忘“龙根”。
淮阳泥泥狗被誉为“真图腾,活化石”;剪纸、布老虎等工艺品精美绝伦。淮阳太昊陵庙会从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世界各地几百万人涌向淮阳县太昊陵庙朝圣伏羲,另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均有盛大祭祀活动,游客人数日达数十万。以“单日参拜人数最多的庙会”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太昊陵庙会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古老的民间庙会。太昊陵人祖祭典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荥阳市金寨回族乡······郑州唯一的回族乡
金寨回族乡位于荥阳市西北,距市区10公里,连霍高速公路荥阳下道口南4公里,全乡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南邻国道,北靠郑洛高速公路,高速路引线邻境穿过。年省政府批准成立金寨回族乡,年11月26日正式成立,是郑州市唯一的民族乡镇。辖金寨、北楚楼两个行政村,金寨行政村包括金寨、小马庄两个自然村,北楚楼行政村包括北楚楼、小马寨两个自然村,共19个村民小组,乡域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口人。
金寨乡周围还分布着一些回族散杂居的村子,但人数较少,主要分布在晏曲、东郭、任庄、城关、盆窑、沙固、马沟、寺沟、真村、三官庙、白杨、陈铺头、口子、余项、刘河17个行政村。这其中回族人口超过户的有是乔楼乡的东郭、任庄;二十里铺乡的晏曲;峡窝乡的沙固村。但就荥阳个行政村看,回族的分布仍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繁城回族镇······漯河市唯一的回族镇
位于临颍县城西北约二十公里的临颍、许昌、襄城三县交界处,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回族镇建制,是内陆特区漯河市唯一的民族镇。
许昌市建安区艾庄回族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位于城西25公里许昌、禹州、长葛三县(市)交界处,西临禹州市郭连乡,北接长葛市石固镇。年恢复建制,是许昌县的革命老区和唯一的民族乡。
许昌素有“三国文化之乡”的美誉,三国历史文化遗迹多散落于历史悠久主要包括古遗址(如灵井“许昌人”遗址、汉魏许都古城遗址、射鹿台遗址等)、古墓葬(华佗墓、伏皇后墓、汉愍帝陵、夏侯渊墓等)、古建筑(天宝宫、清真观、玉皇阁、汉张公祠等)等。境内有道教祖庭、千年名观--天宝宫、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艾庄铜器舞和天宝民族书画院等,文化资源丰富,元素众多,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了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形式,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年12月,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天宝宫是许昌县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宋嘉熙四年,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以明、清建筑为主,主要有山门、拜亭、岳王殿、关圣殿、玉皇殿、雷祖殿、真武殿等,也是河南省保存下来最完整、最壮阔的古建筑群体之一,内有大量造型优美、刻工精湛、形象逼真的砖雕、石雕等高浮雕图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铜器舞是发源于许昌市艾庄回族乡的汉族舞蹈,始于清朝中叶,距今有多年历史。铜器舞一开场只有一种节奏,声如洪钟,清脆、响亮,被称作《铜器冒》(又称《洛阳挂》);其次是《护心镜》渐入高潮,它共有3个节奏,在表演时节奏逐渐加快,鼓点嘹亮;最后是《黑虎下山》,也含有3个节奏,它的声势比《护心镜》更加强大,声如虎哮狮吼,势如排山倒海。这种基本固定下来的曲牌、套路一直延续至今。
“铜器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祭祀文化的一种传承。”年8月,艾庄铜器舞成功申报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胡集回族乡······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墓地
位于商丘市民权县城东北部20公里,座落在黄河故道之畔,是年省政府批准划建的少数民族乡.全乡共辖13个行政村,35个自然称总人口10人,耕地亩,我乡交通便利,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土壤肥沃,有着广阔的背河洼地,灌溉条件极为优越,是河南省人民政府重点扶持发展的乡镇之一。 产业结构合理,资源优势明显.盛产小麦、玉米、花生、棉花等农作物,经济作物有珍贵药材10如亩,温棚无公害蔬菜亩,其中尤以生产苹果而闻名遐迩.现有红富士、华冠等优质果树近万亩,是国家农业部命名的。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墓地,商丘市无公害苹果生产名优乡镇。
荆乡回族乡······豫北唯一的回族乡
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城西4公里处。成立于50年代,恢复于年,是豫北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全乡辖5个行政村,27个村民小组,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
荆乡回族乡工贸小区位于乡政府以西,百寺村以东,共占地亩,始建于年。小区集皮革加工、皮毛销售、建材、畜牧养殖、饮食业等多种经营于一体,是广大商户理想的经营场所,同时也是豫北最大的皮毛集散地。
郏县姚庄回族乡
郏县姚庄回族乡距平顶山市区10几公里,南邻省道南石线,北临中原红石古寨——临沣寨。这里茶食文化积淀深厚,素有“茶食之乡”之美誉。郏县的饮食“三绝”(茶水、牛肉、饸饹面)姚庄乡就占了两绝(茶水、牛肉),早在宋嘉佑年间,这里的清真茶食就远近闻名,大文学家苏东坡曾写下了“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的佳句。这里的地下水富含锗、锶等4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经常饮用强身健体、益寿延年。这里的清真牛肉、烧鸡、烧兔以其千年传统腌制工艺和独特的风味,享誉中原内外。
方城县袁店回族乡
方城县袁店回族乡位于县城西15公里处,该乡资源丰富,境内罗汉山硅石储量达万吨,纯度达98%以上;北部有大型金红石矿床,储量居亚洲前列。 叶县马庄回族乡
叶县马庄回族乡地处叶县城南1.5公里,。该乡地下盐业资源丰富,地下盐岩品位居全国第一,储量居全国第二。经济以盐业开发和畜产品加工为主。
襄城县颍桥回族镇
襄城县颍桥回族镇位于县城北16公里处,该镇境内历史文化遗址有颍考叔祠以及“郑庄公掘地见母”的阴司沟遗址等。
沈丘县槐店回族镇
沈丘县槐店回族镇位于县境西北部,沙颍河和蔡河交汇处,年8月恢复建制,是中共沈丘县委、县人民政府所在地。
河南省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开封市朱仙镇
禹州市神垕镇
淅川县荆紫关镇
社旗县赊店镇
郏县冢头镇
滑县道口镇
遂平县嵖岈山镇
光山县白雀园镇
确山县竹沟镇
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
禹州市神垕镇
神垕镇位于禹州市西部,素有“钧都”美誉,是自唐宋以来驰名世界、独步天下的钧瓷发祥地。在神垕古镇区的“七里长街”--明清古街,保存比较完整的有伯灵翁庙、邓禹楼、温家大院、白家大院、王家大院、霍家大院、苗家大院、苗家祠堂等地方特色古宅院。
淅川县荆紫关镇
荆紫关镇位于南阳市淅川县西北部,古时水运有“丹江通道”,陆运有“商淤古道”,为南北交通之要塞,在明清时期商业高度繁荣,有“小上海”之称。荆紫关镇全长5里的明清一条街,形成于公元年前后,街道两旁有房舍楼阁多间,余间门面房均为清代建筑。古街两旁分布着陕山会馆、禹王宫、江西馆、平浪宫等典型建筑和刘家大院、陈家大院等富商住宅;古码头、古关门、吊角楼与其他古建筑群相映生辉。
社旗县赊店镇
赊店镇,因汉光武帝刘秀在此地赊酒旗起兵而得名。清乾隆、嘉庆年间商业兴隆,繁荣异常,是当时的中原四大名镇。水运发达,南通荆楚,北达幽蓟,东连闽浙,西接雍凉,为中原、江南数省货物集散之商埠。
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年)的“中国第一会馆”社旗山陕会馆就位于赊店镇,占地面积约10平方米,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至光绪十八年落成,共经六帝年,是河南省古建筑中一个比较完整的建筑群。
开封市朱仙镇
朱仙镇,位于开封市祥符区城镇西南部,因战国名士朱亥的食邑和封地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唐宋以来,朱仙镇便是水陆交通要道和商埠重地。特别是明清时期,由于贾鲁河(古名孙家渡)的开通,朱仙镇河道四通八达,不仅是省城开封的外港,而且成为中原的商业重镇,与湖北汉口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
朱仙镇内的岳飞庙是中国三大岳庙之一,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公元年)。另外,镇内初建于北宋太宗年间的清真寺,占地余平方米,在全国百大清真寺中,其建筑风格和装饰均属罕见,据说,岳飞大战金兵时元帅府就设在寺内。
郏县冢头镇
冢头镇位于平顶山市郏县东北13公里处,始建于汉朝,自古交通便利,商业发达,商贾云集,素有“小上海”之称。镇内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面积有3万余平方米,有明嘉靖十三年(年)建造被称作“河南第一桥”的兰河七孔石桥;建于明万历年间的解学士故宅;刘斯和故宅和秦都司故宅。这些故宅都为一门四进四合院的建筑风格,主房为两层楼房,有方形雕花木窗,花纹细美,工艺精湛。院内红石作阶,青石铺路,现整体院落保存完好。
遂平县嵖岈山镇
嵖岈山镇,位于河南省中南部,驻马店市遂平县下辖镇。占地面积30平方米的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就位于嵖岈山镇。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是继巴黎公社以后全世界第二个人民公社,具有垄断性,典型性和标本性。
滑县道口镇
道口镇,位于安阳市滑县西北隅,是一座具有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镇,历来商贾云集,日进斗金,素有“小天津”之称。道口镇的顺河古街,沿卫运河而兴建,南北绵长约0余米,现存的临街古商铺和古民居共0多间,主体建筑多是硬山式单檐两层楼房,多属木质结构,上有小青瓦覆顶,是一处地地道道的明清北方民居建筑博物馆。
光山县白雀园镇
白雀镇,位于信阳市光山县城东南部38公里处,是一块红色的土地。镇内的明清古街全长0余米,宽约5米,现保留完好的古民居余间,古街道地面均为青石条铺的地面。在这条古街上,红73师师部、鄂豫皖红军招待所、鄂豫皖中央分局军委临时革命法庭、赤色民警局等红色机关先后在这里办公。同时也是中原军区一纵一旅(皮定钧旅)旅部的驻地,开国中将皮定钧曾在白雀园指挥战斗长达半年(.1--.6)之久。刘伯承旧居、李先念旧居至今仍保存完好。
河南省民族特色村寨
河南省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郏县李口乡张店村
郏县堂街镇临沣寨(村)
宝丰县李庄乡翟集村
郏县薛店镇冢王村
郏县薛店镇下宫村
郏县茨芭镇山头赵村
修武县云台山镇一斗水村
修武县西村乡双庙村
三门峡市陕州区西张村镇庙上村
河南省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洛阳市栾川县城关镇大南沟村
焦作市沁阳市太行办事处水南关村
开封市开封县朱仙镇西街村
平顶山市叶县马庄回族乡李庄村
南阳市方城县袁店回族乡汉山村
平顶山市郏县姚庄回族乡三郎庙村
河南省中国传统村落
河南省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16个)
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镇乔庄村、洛阳市汝阳县蔡店乡杜康村、平顶山市宝丰县杨庄镇马街村、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临沣寨(村)、平顶山市郏县李口镇张店村、平顶山市郏县渣园乡渣园村、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西寨村、新乡市卫辉市狮豹头乡小店河村、濮阳市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漯河市郾城区裴城镇裴城村、三门峡市陕县西张村镇庙上村、南阳市邓州市杏山旅游管理区杏山村、南阳市内乡县乍曲乡吴垭村、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信阳市罗山县铁铺乡何家冲村、信阳市新县八里畈镇神留桥村丁李湾村
河南省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46个)
洛阳市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 洛阳市孟津县常袋镇石碑凹村 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寺坡山村 洛阳市嵩县九店乡石场村 洛阳市洛宁县上戈镇上戈村 洛阳市洛宁县河底镇城村 洛阳市洛宁县东宋镇丈庄村 洛阳市洛宁县底张乡草庙岭村 平顶山市宝丰县石桥镇高皇庙村 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北张庄村 平顶山市宝丰县李庄乡程庄村 平顶山市宝丰县大营镇大营村 平顶山市宝丰县大营镇白石坡村 平顶山市鲁山县瓦屋乡李老庄村 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北街村 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东街村 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李渡口村 平顶山市郏县茨芭镇苏坟村 平顶山市郏县姚庄回族乡小张庄村 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渔洋村 安阳市林州市任村镇任村村 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乡朝阳村 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乡漏子头村 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王家站村 鹤壁市山城区鹿楼乡大胡村 鹤壁市山城区鹿楼乡肥泉村 鹤壁市浚县卫溪街道办事处西街村 鹤壁市淇县黄洞乡纣王店村 焦作市中站区府城街道办事处北朱村 焦作市修武县岸上乡一斗水村 焦作市修武县岸上乡东岭后村 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平顶爻村 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双庙村 焦作市沁阳市常平乡九渡村 三门峡市渑池县段村乡赵沟村 三门峡市渑池县段村乡赵坡头村 三门峡市陕县西张村镇南沟村 三门峡市卢氏县朱阳关镇杜店村 三门峡市义马市东区办事处石佛村 三门峡市灵宝市朱阳镇朱阳村 南阳市南召县云阳镇老城村 信阳市新县周河乡毛铺村楼上楼下村 信阳市商城县长竹园乡张花店村何家冲 信阳市商城县长竹园乡汪冲村四方洼 信阳市商城县冯店乡郭店村四楼湾 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竹沟村
河南省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37个)
郑州市登封市大金店镇大金店老街、郑州市登封市徐庄镇柏石崖村、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东山底村、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大王庙村、洛阳市栾川县三川镇火神庙村抱犊寨、洛阳市宜阳县张坞镇苏羊村、平顶山市郏县薛店镇冢王南村、平顶山市郏县茨芭镇齐村、平顶山市郏县茨芭镇山头赵村、平顶山市汝州市蟒川镇半扎村、平顶山市汝州市夏店乡山顶村、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乡草庙村、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乡梨园坪村、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乡南湾村、鹤壁市淇县黄洞乡石老公村、鹤壁市淇县黄洞乡温坡村、新乡市辉县市拍石头乡张泗沟村、新乡市辉县市沙窑乡郭亮村、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长岭村、焦作市温县赵堡镇陈家沟、三门峡市陕县西张村镇丁管营村、三门峡市陕县张汴乡刘寺村、南阳市南召县马市坪乡转角石村、南阳市淅川县盛湾镇土地岭村、南阳市唐河县马振抚乡前庄村、信阳市光山县泼陂河镇何尔冲村徐楼村、信阳市光山县泼陂河镇黄涂村龚冲村、信阳市光山县南向店乡董湾村向楼村、信阳市光山县净居寺名胜管理区杨帆村、信阳市新县苏河乡新光村钱大湾、信阳市新县周河乡西河村大湾、信阳市新县陡山河乡白沙关村白沙关、信阳市新县卡房乡胡湾村刘咀村、信阳市新县田铺乡香山湖管理区水塝村韩山村、信阳市新县田铺乡田铺居委会大湾村、信阳市商城县吴河乡万安村何老湾、信阳市商城县余集镇迎水村余老湾
河南省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25个)
郑州市荥阳市高山镇石洞沟村、郑州市新密市刘寨镇吕楼村、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西街村、洛阳市新安县北冶镇甘泉村、洛阳市新安县仓头镇孙都村、洛阳市洛宁县下峪镇后上庄村、平顶山市鲁山县梁洼镇鹁鸽吴村、平顶山市郏县薛店镇后冢王西村、平顶山市郏县黄道镇前谢湾村、平顶山市郏县渣园乡马鸿庄、平顶山市汝州市焦村乡张村、鹤壁市浚县白寺乡白寺村、鹤壁市淇县灵山办事处赵庄村、新乡市辉县市沙窑乡水磨村、许昌市禹州市浅井镇扒村、许昌市禹州市浅井镇浅井村、许昌市禹州市花石镇白北村、许昌市禹州市张得镇张西村、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湾乡官寨头村、三门峡市渑池县张村镇苏秦村、南阳市方城县独树镇砚山铺村、信阳市光山县马畈镇代洼村杨柳湾组、信阳市光山县晏河乡管围孜村徐畈组、信阳市新县郭家河乡土门村徐冲组、驻马店市西平县杨庄乡仪封村
河南省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81个)
郑州市巩义市大峪沟镇海上桥村、郑州市登封市少林街道玄天庙村杨家门村、郑州市登封市徐庄镇杨林村、郑州市登封市徐庄镇安沟村、洛阳市孟津县城关镇寺河南村大阳河村、洛阳市孟津县横水镇横水村、洛阳市新安县铁门镇土古洞村、洛阳市嵩县白河镇下寺村、洛阳市嵩县白河镇大青村、洛阳市嵩县白河镇白河街村、洛阳市嵩县白河镇火神庙村、洛阳市嵩县九店乡王楼村洼口村、平顶山市鲁山县瓦屋镇红石崖村、平顶山市郏县黄道镇王英沟村、平顶山市郏县黄道镇纸坊村、平顶山市郏县薛店镇冢王村、平顶山市郏县薛店镇下宫村、平顶山市汝州市大峪镇青山后村、平顶山市宝丰县李庄乡翟集村、安阳市安阳县磊口乡清凉山村、安阳市林州市合涧镇肖街村北庵沟村、安阳市林州市临淇镇占元村、安阳市林州市临淇镇白泉村、安阳市林州市临淇镇黄落池村郜家庄村、安阳市林州市东姚镇石大沟村、安阳市林州市东姚镇齐家村、安阳市林州市任村镇白家庄村、安阳市林州市任村镇牛岭山村马刨泉村、安阳市林州市任村镇盘龙山村、安阳市林州市任村镇皇后村、安阳市林州市任村镇后峪村、安阳市林州市五龙镇石阵村中石阵村、安阳市林州市五龙镇七峪村、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镇贤麻沟村、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镇石板岩村东湾村、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镇西乡坪村、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镇高家台村、鹤壁市鹤山区鹤壁集镇西杨邑村、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西顶村、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石门村、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沙锅窑村、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蒋家顶村、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施家沟村、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中石林村、鹤壁市山城区鹿楼乡寺湾村、鹤壁市淇滨区上峪乡柏尖山村、鹤壁市淇滨区上峪乡老望岩村、鹤壁市淇滨区上峪乡白龙庙村、鹤壁市淇滨区上峪乡桑园村、鹤壁市淇县灵山街道大石岩村、新乡市卫辉市狮豹头乡土池村、新乡市卫辉市狮豹头乡里峪村、新乡市卫辉市狮豹头乡定沟村、新乡市辉县市南村镇西王村、新乡市辉县市南村镇丁庄村、新乡市辉县市南寨镇齐王寨村、新乡市辉县市黄水乡韩口村、新乡市辉县市张村乡赵窑村、新乡市辉县市沙窑乡新庄村、焦作市山阳区苏家作乡寨卜昌村、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东交口村、焦作市孟州市西虢镇莫沟村、濮阳市华龙区岳村镇东北庄村、许昌市禹州市鸠山镇天垌村、许昌市禹州市鸠山镇魏井村、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曲村、三门峡市卢氏县文峪乡大桑沟村、三门峡市灵宝市朱阳镇两岔河村、南阳市南召县云阳镇铁佛寺村石窝坑村、南阳市方城县柳河乡段庄村王老庄村、商丘市梁园区谢集镇西街村老谢集村、商丘市睢阳区李口镇清河口村刘旬庄村、信阳市光山县弦山街道同心村黄底下组、信阳市光山县泼陂河镇雀村宋桥组、信阳市光山县凉亭乡梁冲村晏洼组、信阳市光山县槐店乡陈洼村陈洼组、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周洼组、信阳市新县沙窝镇朴树店村宋冲组、周口市商水县邓城镇邓城东村、济源市邵原镇双房村、济源市思礼镇水洪池村。
河南省第一批乡村旅游特色村(75个)
1郑州市新郑市龙湖镇泰山村2新密市尖山风景区管委会楼院村3开封市鼓楼区余店民俗村4洛阳市栾川县狮子庙乡王府沟村5栾川县大清沟乡北乡村6栾川县城关镇大南沟村7栾川县三川镇大红村8嵩县车村镇天桥沟村9嵩县车村镇两河口村10嵩县白河镇下寺村11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12平顶山市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13郏县茨芭镇北竹园村14舞钢市杨庄乡臧坪村15叶县辛店镇桐树庄村16鲁山县尧山镇想马河村17鲁山县尧山镇贾店村18鲁山县团城乡牛王庙村19新乡市辉县南寨镇齐王寨村20辉县张村乡里沟村21辉县沙窑乡南坪村22辉县常村镇百间寺23焦作市修武县郇封镇后雁门村24修武县七贤镇韩庄村25修武县云台山镇一斗水村26修武县西村乡陪嫁妆村27武陟县大虹桥乡南张村28温县赵堡镇陈家沟村29安阳市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30林州市石板岩镇高家台村31林州市石板岩镇郭家庄村32林州市石板岩镇朝阳村33鹤壁市淇滨区上峪乡桑园村34淇县灵山办赵庄村35濮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班家村36华龙区岳村镇东北庄村37范县辛庄镇毛楼村38三门峡市渑池县段村乡赵沟村39卢氏县双龙湾镇西虎岭村40卢氏县双龙湾镇东虎岭村41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42许昌市禹州市鸠山镇张家庄村43禹州市磨街乡青山岭村44鄢陵县彭店镇慕寨村45漯河市临颍县繁城镇马井村46南阳市南阳市内乡县七里坪乡大龙村47南阳市南召县云阳镇铁佛寺村48西峡县太平镇东坪村49西峡县太平镇鱼库村50淅川县仓房镇磨沟村51淅川县马蹬镇石桥村52淅川县盛湾镇瓦房村53商丘市民权县绿洲街道任庄村54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睡仙桥村55平桥区郝堂村56潢川县付店镇晏庄村57罗山县铁铺镇何家冲村58商城县黄柏山管理处百战坪村59商城县黄柏山管理处黄柏山村60商城县长竹园乡药铺村61商城县伏山乡里罗城村62新县周河乡毛铺村63新县八里畈镇神留桥村丁李湾64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65新县周河乡西河村66驻马店市驿城区蚁蜂镇鲁湾村67周口市淮阳县城关镇从庄行政村68济源市坡头镇栗树沟村69巩义市涉村镇北庄村70汝州市焦村镇安沟村71长垣县赵堤镇大浪口村72邓州市十林镇习营村73永城市演集镇时庄74新蔡县余店镇东王庄75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
郏县李口乡张店村
张店村,位于平顶山市北7.5公里郏县、宝丰、襄城三县交界的李口乡,系“汉初三杰”之一张良的故乡。明代隆庆年间,张店村人张乐舜(字见衡)官拜九门提督,张崇为刑部主事,仅五品以上官员就多达12人,明清受皇封者60多人。
因为张店村在明清时期出了不少官员,所以这些张店籍的官员大都在家乡修建自己的宅院。现存比较完好的官宅间,建筑面积平方米,保存较好的东官宅、西酉盛、北义和等多处造型各异、精致庄重的官宅,让人叹为观止。
郏县堂街镇临沣寨(村)
临沣寨,位于平顶山郏县堂街镇境内,始建于明末,被誉为“中原第一红石古寨”。临沣寨内明清民居规模集中,错落有致。现存布局完整的明清四合院十余处,古建筑一百余座,古寨墙、寨河、寨门、祠堂、寺庙、井、桥、墓葬、古树等一应俱全,为中原地区少有的一处保存完好的古代村落,有“古村寨博物馆”之称,部分民居填补了中国古建筑在村寨方面的空白,是中原民居文化中一块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朱仙镇西街村
生生不息的伊斯兰文化,朱仙镇的西街居民基本上都是回族穆斯林同胞。另外在河东街也有二百多口回民,估衣街也有几十口回民。回族约占全镇镇区户籍人口的三分之一。
朱仙镇的西街源头可谓久远。早在北宋初年就有陕西一带的回族先民来到了繁华热闹的朱仙镇——当时世界上的大都会北宋都城东京的南大门。他们在此经商,定居,成为朱仙镇最早的穆斯林群体。屈指数来,历史已上千年。回族同胞有“围寺而居”的习惯。所以朱仙镇清真寺一如其它回族聚居区,也是处于回族聚居区的核心地带。
朱仙镇清真寺可谓是中国众多清真寺当中非常著名的一座,朱仙镇清真寺初建于北宋太宗兴国年间,也就是最早的穆斯林居民初来乍到之时。清真寺占地十六亩,四面临路,建筑雄伟壮观:是典型的中国殿堂式建筑,同时拥有浓厚的伊斯兰教建筑与装饰风格,可谓中阿(阿拉伯)文化合璧之杰作。
姚庄回族乡三郎庙村
三郎庙村位于有“中原茶食文化之乡”的郏县姚庄回族乡,郏县有三绝“茶水、牛肉、饸烙面”,其中有两绝是在三郎庙村。
三郎庙的茶水出名得益于玉泉的水好,玉泉水可是鼎鼎大名。北宋三苏父子曾品尝过此水,留下“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的名句。年,国家地质矿产部专家曾对井水进行过化验,发现水中含有40多种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优质的天然矿泉水。也因此,这里自古就是品茶的好地方。
三郎庙的另一大特产,牛肉同样享誉盛名,据说还是康熙时期的贡品。选用优质郏县红牛肉,再用玉泉水和香料精心腌制,色红肉嫩,味道鲜美,被称为“牛肉之王”。一条运粮河穿村而过,运粮河古称清河,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称其龙山水,曹操曾用其水运送粮食,后来就被称为运粮河。河上桥头有一颗古槐,据说昔日树后有一座三郎庙,村子也是因此得名。槐树、运河、茶水、牛肉,这些词语聚集在一起,脑子里就能浮现出一幅古时田园生活的风光
水南关村
焦作市沁阳市太行办事处水南关是一个回族聚居村,位于河南省沁阳市城北郊。年被中央政法委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曾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发展民族经济,促进各项社会事业进步。在创建活动中,该村始终注重发展民族经济,培植优势项目,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发展致富。现有股份制企业14家,个体工商户余家,安置就业0余人,年集体收入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余元。花卉苗木、中药材特色种植和奶牛、肉牛羊等特色养殖发展较快。投资万建成了象征民族团结的“民族公园”,高标准建设了文化活动中心,安装了健身器材、灯光篮球场等文体设施,丰富了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结合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近年投资万元改造升级了水南关清真饮食文化一条街;投资1万元建设6栋6层农民公寓楼,使少数民族群众安居乐业。
晁陂镇蒙古人······南阳市蒙古族的黄金家族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被誉为玉雕之乡,镇平县也是河南省蒙古族人口聚集最多的县。家谱等史料的记载证明南阳地区各个县的蒙古族与镇平县晁陂镇的蒙古族有着很深的渊源,而且这支蒙古族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故晁陂镇的蒙古人被誉为南阳地区蒙古族的黄金家族。每年都有来自南阳市不同区域的蒙古族人的代表到晁陂镇东的始族坟来祭祖。
晁陂镇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街北一村,街北二村,街南村。蒙古族人口四千二百余人,占三个自然村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左右。
社旗县李店镇半坡村
社旗县蒙古族李氏始迁祖李文秀被汉族恩公搭救,一担两筐自洛阳西陡沟迁至李店镇半坡村,与当地各族群众融洽相处,繁衍生息至今已三十代一万多人。几百年来,社旗县蒙古族李氏后人以拜扁担形式感念先祖,牢记汉人救命之恩,逐渐形成了全国独有的民族习俗,于年12月被河南省南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寨村
洛阳市西工区红山乡上寨村木华黎祭祀地,迎来了来自河南省内外的同胞嘉宾,他们在一起欢聚一堂,共同探讨蒙古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利用各自的优势,结合国家形势,与时俱进,探讨共同合作取得双赢的历史发展机遇。
年4月21日(农历三月初三)上午,河南省各地蒙古族汇聚到洛阳市西工区红山乡上寨村,举行纪念成吉思汗、木华黎、忽必烈及祭祀苏力德活动。
马庄回族乡李庄村
叶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南,是“中国岩盐之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叶县县衙,是目前中国现存的古代衙署中惟一的明代县衙建筑。
马庄回族乡是河南省12民族乡之一,也是叶县唯一的民族乡,以清真食品加工为核心的支柱产业,先后被农业部等部门命名为“中原黄牛产品开发第一乡”和乡镇企业“状元乡”,李庄村就是其中一个村子。
大南沟村······河南省唯一的满族特色村寨
栾川县城关镇大南沟村风光秀丽,满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40%,是洛阳市唯一的满族聚居村。该村有一处满族文化长廊,详细介绍了满族的历史、文字、服饰、八旗制度等。村委会建立文化志愿者队伍,成立了文艺演出小组,现有威风锣鼓队、秧歌队、广场舞队、戏曲小组等。
这里生态植被良好,溪流穿村而过,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一走进村寨,民族特色浓郁、生态良好的美丽乡村景象映入眼帘。满族风情民居青山环绕,亭台楼阁参差错落,文化壁画栩栩如生。具有满族特色的民居在村中随处可见。年,该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陈村乡鱼池村
渑池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隶属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陈村乡鱼池村。北鱼池村距渑池县县城只有几公里,属于城郊村,因为距离城区近、交通方便,群众们依靠种植果树、蔬菜等增收致富。走进鱼池村,村内道路笔直干净、村容整洁有序,道路两旁的苹果园郁郁葱葱,农家小院的有机蔬菜生机盎然,处处呈现出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村里还筹集资金为生活在这里的维吾尔族人建立全省唯一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维吾尔族学校。
“台湾村”······河南省唯一的高山族特色村寨
邓州市张村镇上营村是远近闻名的“台湾村”,全村2多人,约60%为台湾高山族后裔,已经在此居住了多年。邓州“台湾村”聚居台湾同胞数量之多、历史之久,在祖国大陆绝无仅有。
清康熙七年(公元年),黄廷将军随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率十万大军投诚清朝,他在带兵进京途中,受命沿路屯垦,最后的5个营在邓州扎营。依那思罗、迪摩达奥、安笃斯且、安达依鲁等5位兵将随军屯垦后,各娶当地汉族女子为妻,并分别改为汉姓陈、周、蔡、黄、林。在多年漫长的岁月中,五姓后裔繁衍壮大,但他们有些风俗习惯一直没有改变,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台湾村”。
年8月,台湾阿里山邹族(高山族有13个族群,邹族其中之一)头目汪念月等一行五人组成的认亲团来到邓州上营村祭拜祖先。年12月,邓州“台湾村”村长汤清义、陈氏族长陈相富等高山族后裔,终于来到了他们先祖出发的地方——宝岛台湾。
如今的邓州台湾村,已是南阳市“十大最美乡村”,邓州市先后恢复修建了“台湾村”牌坊门楼,依那思罗夫妇墓,“台湾阁”和林、蔡、周始祖墓,塑造了高山族始祖像等,并修建了集观光旅游与农业综合开发为一体的“阿里风情园”。
我们有责任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把它客观地阐释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并且尊重它。
E-mail: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