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郦道元《水经注》载“西平县,故柏国也,汉曰西平。其西吕墟,即西陵亭也。西陵平夷,故曰西平。”
春秋时代,百里为国,西平县这块地方因为是柏皇氏后裔的封地,因此称之为柏子国,简称柏国。
不过柏国的都城不在现在的西平县城,在今县城西35公里处洪溪河南岸,大致和现在的嫘祖镇镇政府所在地隔河相望。
周景王贵十四年(公元前年),在诸候争斗兼并战争中,柏国为楚国兼并。柏国其名自此不复存在。
到了战国时期,西平归韩国管辖。韩国当时曾在今县城西南40公里处的棠溪河畔冶炉城村附近冶铁铸剑,所铸刀剑锋利无比,其“龙渊(即龙泉)之剑”尤其著名,现遗址犹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国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制,西平归属秦国颖川郡。
秦亡汉立,汉高祖刘邦四年(公元前年),始设置西平县。后来,西平县称谓又屡次变更。西汉末年(公元9年),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将西平改称为新亭县,县城如故。
东汉章帝刘煜建初七年(公元82年)分封诸候,设置西平国。章和二年(公元88年)又恢复西平县称谓。东汉安帝刘祷永初二年(公元年),西平县东部、上蔡县西部设置定颖县,历经魏、晋至南朝才撤废。
西平县自春秋建柏子国至两晋时期,国都、县城均在今天嫘祖镇附近。
南北朝时期,西平初属南朝宋国(刘)豫州汝南郡,后属北朝魏国。后魏分汝南郡设置襄城郡,分西平县设置武阳县,襄城郡设于今西平县城西22.5公里师灵镇附近,北齐时期改为文城郡。
隋文帝杨坚开皇初年,才又恢复设置西平县,废除文城郡。县城设在襄城郡和文城郡旧址。隋炀帝杨广大业末年,又废除西平县称谓。
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年)再设西平县,至太宗李世民贞观元年(年),又将西平县并入郾城县。唐武则天天授二年(年)又分郾城县复设西平县,不久又废。至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四年(年),再设置西平县,属仙州(今叶县)。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标示,唐代的西平县城仍在师灵一带。到北宋,县城开始在现在县城的位置,西平属京西北路蔡州管辖。
金入主中原后,西平属南京路蔡州管辖元朝,西平属河南江北行省汝宁府管辖明朝,西平属河南省汝宁府管辖清朝,沿袭明制,属河南省汝宁府民国时期就不用再多说了吧?西平人都知道,为了理清思路,再用一个图表简单的归总一下。
可以看出,现在的西平县城应该是从唐末宋初开始由师灵设于现址,至今未变。
声明一、“小白杨影像”外宣宗旨:
不发布任何有违犯国家法律、法规和有损精神文明建设、道德风尚的内容,弘扬传播社会正能量,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不传播任何小道消息。不转发任何色情、血腥、暴力、恐怖图片。
二、所有在本平台注明的“原创”文章、素材均来源于“小白杨影像”摄影工作室,凡未经作者同意,禁止任何以商业营利为目的用途,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并注明转载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