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山村里的ldquo处级rdqu

今天我要讲的脱贫故事是《西平山村里的“处级”搬运工》。

提到处级领导,大家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可能是坐着公务小车四处奔波,或在台上就坐讲话开会的形象,但今年西平山这个深度贫困村里却来了几位“沾泥土”、“带露珠”的处级领导,他们和帮扶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和群众一起谋项目干事业,他们就是省水利厅驻西平山村工作组,而当地群众则亲切地称他们为“处级”搬运工。

事情还得从4月份的一个清晨说起。工作组队员刚刚吃过早饭,便看到一辆满载莜麦籽种的大卡车停在了村委会门口,这是省水利厅驻西平山村工作组谋划的特色莜麦种植项目所需的籽种。村民们听到消息后,也三三两两地赶了过来。可一到卸车现场大家全愣住了:大卡车装了足有一千多袋莜麦籽种,每袋一百斤,层层叠叠码了有3米多高,可到场的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一袋莜麦从车顶溜下来,别说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了,就是青壮年劳力也招架不住啊!村里所需的多袋得卸到猴年马月啊!如果不能快速完成卸车任务,堵在路口的大卡车既阻碍了交通,又会耽误往其他村庄运送莜麦籽种。

正当大家围着卡车转来转去无计可施时,忽然,从院内传出一个洪亮的声音:“乡亲们,不要急,村里的事就是咱们工作队的事!”大家回头一看,只见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任吉武带领石锋杰和陈才峰两名队员三步并作两步赶了过来。工作组队员扛来一块长木板,紧紧地靠在卡车一侧,爬上车顶,将一袋一袋莜麦种子顺着自制“滑梯”滑了下来。同时,又组织村民找来两辆电动三轮车,和村民一起把滑下来的袋子装上三轮车,直接拉进村委会院子里。虽然每次只能运送八九袋,但“不怕慢就怕站”,简单而实用的流水线作业正常运转起来了。

大家既有明确分工,又相互合作,一袋袋莜麦源源不断地运到指定位置。坝上的四月依然春寒料峭,大家连拉带拽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一看才卸了不到一百袋,再看三名工作队员,早已大汗淋漓,衣服全湿透了,还像“揩油”似的蹭了满身灰尘,一擦一拭间都变成了“大花脸”……可大家没有一句牢骚怨言,甚至连水也顾不上喝一口,都在相互鼓励加油。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这可是今年脱贫致富的“金种子”啊!直到下午两点,终于完成了卸车任务,看着四万多斤莜麦种子像小山似的堆放在院子里,大家仿佛看到了丰收的希望,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三名工作队员蓬头垢面地瘫坐在地上,浑身像散了架似的,任吉武处长说:“午饭吃点啥,煮口方便面算了”,可是大家相视一笑,却谁也没劲迈向厨房……

这就是我们最可爱的“处级”搬运工,他们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但却用实际行动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增进了群众感情、赢得了群众信任。

工作组驻村以来,实地走访了8个自然村,做到了走访全覆盖,组织召开村“两委”干部、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11次,为因户施策、精准发力奠定了基础。驻村工作组结合全县“暖心行动”,扎实推进结对帮扶,主动与县发改、财政、交通、水利、扶贫、农业、林业等部门加强沟通对接,积极争取各部门资金支持,精心谋划特色莜麦种植、冰红果、马铃薯存储窖、饮水安全、道路建设等脱贫项目,并强力推进项目实施,在当地组织栽种冰红果幼苗2.8万余株,更新改造机井2眼,新打饮水井2眼,建设可贮藏千吨马铃薯存储窖一座。

其中特色莜麦种植项目整合资金82万元,购置大型农耕机械3台,购买坝莜18号莜麦籽种7.8万斤,开工建设平方米晾晒场和近平方米的储藏库各1座。工作组还就莜麦深加工多次与张家口市“绿康食品有限公司”和“谷之禅食品有限公司”联系,预计此项目可增加纯收入30万元。

工作组的队员们说,既然组织选派我们来到这里,服务的就是自己的父老乡亲,无论多苦多累多远多难,都会把这份责任和担当贯穿于精准扶贫工作始终!

如今,这些莜麦籽种正在亩土地上茁壮成长,长势喜人,马上就要进入收获的季节,劳动的汗水化成了丰收的喜悦,驻村工作队的辛勤工作为西平山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带来了勃勃生机和希望!

欢迎







































治白癜风太原哪家医院好
北京中科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pingzx.com/xpxlp/3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