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一路走来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游遍中国这个专栏结束了,尔归藏带大家走过34个省。去感受我国各省份的地域风情!为满足大家的需求!(同时也有一些藏米们希望尔归藏能在今后多发表一些类似于游遍中国的专栏)所以从今天开始尔归藏(藏途)正式扬帆起航!藏米们如果喜欢本期专栏(藏途)这个专栏的话,请把它分享出去。点10个赞不如转发一次!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我们的中国了解养育我们的这片土地了解我们的根!我相信不管你来自哪儿,这篇专栏总有你的家乡,藏米们为了我们的家乡转起来!尔归藏爱你们哦~?
终于西藏每个人都有一个西藏梦也许是源于一种信仰一部电影一首情诗一首歌一句话一个人……中了西藏的毒就要到西藏去寻找解药中毒多年一直想找个志同道合的人同行既然找不到那就选择独行而且是选择冬天还是在大年三十这天出发有人说冬天西藏的含氧量低不适合初次进藏容易高反(这点应验了,我确实高反了,后边会说)有人说冬天西藏太冷(事实证明西藏的冬天一点都不冷,中午日照强烈比北京暖和)有人说冬天西藏受气候影响会封路好多地方都去不了(对于初次进藏的我来说,我也没打算这一次就把西藏看遍了,只是探路,所以这点对我影响不大)……也有人说冬天的西藏才是真正的西藏没有了满大街五颜六色的冲锋衣回归了西藏的原味也有人说冬天的西藏是另一种美苍凉而静谧的美……而且西藏今年的藏历新年与农历新年是同一天而且西藏将于年2月1日至4月30日全区A级旅游景区免费开放我还有什么不去的理由吗虽然已经过了冲动的年龄但还想再折腾一把西藏我来了
行程概况
1、时间:2月15日-2月26日2、交通:北京-西安-拉萨-西安-北京(由于定的比较晚,没有买到火车票,为了节约开支只能选择转机)3、行程安排:拉萨-羊卓雍措-巴松措、林芝-雅鲁藏布大峡谷-索松村、佛掌沙丘-卡定沟-甘丹寺、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色拉寺、纳木错(由于初次进藏,不想把行程安排的太紧张,所以这次主要以拉萨和林芝地区为主)4、费用:元左右(主要费用都花在当地交通住宿上了)5、装备:本人非摄影发烧友(说白了就是穷,买不起),此行就带了一个SONY的微单(还是N多年前买的,型号功能可想而知了)
D1北京-西安转机(宿西安)头一回一个人在异乡过年三十,由于第二天一早7点的飞机,所以就在机场附近找了一家客栈。晚上到了客栈才发现周围连个吃饭的地方都没有一碗泡面一根肠就是我的年夜饭了D2
西安-拉萨(宿拉萨)中午到了拉萨,拉萨海拔米,下了飞机还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机场有大巴车(30元)直接拉到市中心,车程大概1个小时左右。在这里友情提示一下大家,坐机场大巴是没人组织排队的,车一到是要靠抢的,两个人的还好说,可以一个人上去占座,一个人等着放行李。像我这样一个人的,就多等等吧,大巴车一辆一辆很快的,不用着急的。(关键是一个人势单力薄的,真心抢不过呀)先到酒店办理好了入住,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就出去觅食了。感受藏历新年唯一的缺点就是,几乎95%吃饭的地方都不营业就近有一家营业的茶馆,吃了碗藏面,喝了壶甜茶。(藏面一般,甜茶还可以,跟咱们的奶茶类似)
坐在广场晒着太阳凝视着你想象着你的前世今生打卡药王山
天色渐晚,简单买了点吃的,回到了酒店。一下午都没有太多的不适,谁曾想晚上头开始疼上了(乖乖听攻略的话没敢洗澡),翻来覆去的一晚上头疼的几乎是没怎么睡。吃了止疼药,高原安,希望明天能好转,千万别掉链子D3
拉萨-羊卓雍措(宿拉萨)(今天是我最痛苦的一天)
一早在酒店吃过早饭,大约8点半左右,驱车前往今天的目的地—羊卓雍措
距离:单程公里左右用时:约两小时左右(当然不包括路上停车拍拍拍)海拔:湖边米(途径海拔米的岗巴拉山口,此处也是观赏羊湖的最佳位置)简介:羊卓雍措,通常简称为“羊湖”(并非藏北的羊湖),与玛旁雍措、纳木措并称西藏三大神湖。羊卓雍措是寻找转世灵童的圣湖,大活佛可以从湖中看出显影,指示灵童所在的大方位。不同时刻阳光的照射,羊湖会显现出不同层次、极其丰富的蓝色,如梦似幻,初见羊湖,她的艳丽让人几乎不敢相信。羊卓雍措的水源来自四周念青唐古拉山脉的雪水,没有出水口,雪水的流入与自然的蒸发达到一种奇特的动态平衡,湖水随着光线变幻,演化成千变万化的蓝色。下岗巴拉雪山不远有一段很长的沿湖公路,在此停车驻足,或徒步至湖边,甚至露营湖旁是感受羊湖的最好方式。(此处为摘抄,更多的感触还请亲自去看看,也许你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些遥远的故事还在延续……
那些蔚蓝色的传说未曾改变……看着眼前这如梦如幻的美景,我的高反愈发的严重了(MD这高反来的真不是时候,太煞风景了),本想着抗一抗就过去了,没想到返程的路上我一直在吐,吐的昏天黑地的,司机师傅也怕我再吐下去会有什么危险,建议我到了酒店让医生来看看输点液(我当时心里就一个念头,姐的西藏之旅刚刚开始,我可不想就这么结束),我没一点犹豫的让司机师傅帮忙快点联系医生带上家伙事儿快到酒店等我。见到医生比见到我亲爹亲妈都亲(还没跟医生说两句又吐了),一通折腾,又是吸氧,又是打针,又是点滴的,把能用的都用了(心也在滴血呀块大洋就这么没了)。我终于满血复活了在此给大家一些建议,其实也是事后当地人跟我说的,高反抗过这两天就没事了,就适应了,尽量不去打点滴,可以先吸氧缓解一下,因为打点滴或多或少会对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当时吐的我想死的心都有了,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先活过来再说吧)PS:下次要在羊卓雍措露营,夜晚的羊湖更美,分享一张圈里的美照(下图照片为驴友拍摄,请勿转载)
D4拉萨-米拉山口-巴松措-林芝八一镇(宿林芝)距离:拉萨-米拉山口约公里-巴松措约公里-林芝八一镇约公里时间:全程约6个小时(当然不包括逛景点拍拍拍)海拔:----左右-左右简介:米拉山是雅鲁藏布江谷地东西两侧地貌、植被和气候的重要界山,不但是西北边的拉萨河水系与东南面的尼洋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林芝地区海洋性气候与拉萨地区内陆性气候的自然分野,具有显著的地理分界意义,米拉山以西地区,气候干燥寒冷,而东部地区则是温暖潮湿,植被茂盛。
今天是藏历新年的初三,是藏民为家人祈福挂经幡的日子,祈求新的一年家人吉祥如意,借此机会我也在此为家人朋友挂经幡祈福
扎西德勒彭松措
顶多德瓦土巴秀
没人是完全自由的即使是鸟儿也有天空的约束在米拉山口短暂的停留后,继续启程前往下一站-巴松措简介: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湖面面积达6千多亩,位于距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50多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是红教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到的时候天空飘起了雪花,绿色的水,白色的雪,一切显得那么安谧而美好
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
一念不渝一世不弃傍晚时分在酒店附近品尝了林芝当地有名的石锅鸡,味道还是不错的。一天的舟车劳顿晚上可以舒舒服服睡个好觉了。又来建议了,给初次进藏的小伙伴一个建议,如果怕高反,可以先从林芝开始玩起,虽然林芝也有多米的海拔,但林芝地区植被茂盛,含氧量充足,不用太担心高反哟。但也要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在林芝玩个2-3天,适应了之后,再慢慢进入高海拔地区。这样高反的情况应该是可以得到缓解的。
D5林芝八一镇--措木及日(由于下雪封路没去成)--雅鲁藏布大峡谷--索松村(宿索松村)距离:公里左右(索松村就在雅鲁藏布江北岸)用时:3小时左右(不包括下车各种拍拍拍)海拔:左右简介: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据国家测绘局公布的数据:这个大峡谷北起米林县派镇大渡卡村(海拔米),经排龙乡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米,在藏南地区靠近印度阿萨姆邦的地方),主体在墨脱县。全长.6千米,最深处米,平均深度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此景区不太能值回票价呀,幸好赶上免票,不然多的门票钱确实有些亏得慌了进景区后要统一坐景区的大巴车,一共就五个停靠点(我去的那天只开了两个,另外三个由于道路结冰不能前往),来此景点主要就是看南迦巴瓦峰,但能不能看到此峰的庐山真面目还得看命,很显然我命不好只看见了厚厚的云层,长啥样全凭想象,或者上网搜图片过过眼瘾吧。南迦巴瓦没看成,只能看看雅鲁藏布江了,不是雨季,江水也没有那么波涛汹涌的。途中风光--尼洋河风光
雅鲁藏布大峡谷景点1
传说绕着这棵石头里长出来的桃树转三圈,再系上洁白的哈达,单身的人就能找到意中人,有另一半的可以白头偕老不管怎样反正我转了景点2—南迦巴瓦峰观景平台我看到的样子
庐山真面目(此照片是我住的索松村客栈-藏地之家的老板分享给我的)
还是看看雅鲁藏布江吧
用时不超过2小时,匆匆结束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参观驱车前往索松村,位于西藏自治区米林县东部,派镇政府驻地东北向,雅鲁藏布江北岸,西南邻吞白村,南隔雅鲁藏布江与玉松村相望,北邻达林村。索松村有很多藏民自家经验的客栈,经济实惠,比想象中要干净,就是冬天去太冷了,没有暖气,虽然有电褥子但还是很冷。还好只住一个晚上。索松村也是观赏南迦巴瓦峰的一个很好的选择。还给我留了多一次看命的机会。但事实再次证明,命运终将无法改变第二天依旧没有看到。没关系,每段旅程或多或少都会有些遗憾的。这也是为第二次再来找个理由嘛
D6索松村小徒步-佛掌沙丘-南伊沟(景区道路结冰没进去)-卡定沟(临时去的景点)-林芝八一镇(宿八一镇)距离:50公里-70公里-公里-30公里用时:1小时左右-1个半小时左右-1个半小时左右-40分钟左右海拔:米左右今天一天的时间和行程安排的比较失败,冬天来西藏确实比较受气候条件影响,好多景点能不能去真的要看天气条件是否允许。一早索松村的小徒步(其实就是遛弯),其实也是为了近距离的再看看南迦巴瓦峰,沿着雅鲁藏布江,走在村间的蜿蜒小路,呼吸着没有雾霾的清新空气,就算看不到南迦巴瓦峰的全貌,心情也是顺畅而愉悦的。徒步风景
在西藏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玛尼堆。也被称为"神堆"。"玛尼"来自梵文佛经《六字真言经》"唵嘛呢叭咪哞"的简称,因在石头上刻有"玛尼"而称"玛尼堆"。
2个小时的徒步结束之后,驱车前往下一站-佛掌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近雅鲁藏布大峡谷,因形如双手合十的佛掌而得名。佛掌沙丘有一个传说,佛掌沙丘下面原来是一个村子,名叫拉岗村,村里有一打猎能手名叫德多。一次出门打猎时发现一个怪物追赶一女子,遂救下女子,女子原是龙女,为谢救命之恩,赠给德多一面能预见未来的神镜——但必须保守秘密,否则将会变成一只乌龟石。龙王有一天忽然要以沙丘掩埋拉岗村,德多从镜中看到这样的景象,遂告知乡亲,在村中人离开村庄后,夜半时分,村庄果然被风沙掩埋,而德多也化而为石。拉岗村村民在沙丘附近重新安家后,将新地方命名为桑巴村,意为“秘密村”之意,以纪念德多说出了那个秘密——而失去德多的村里人以后再也不提起那夜发生的事情。
暮色中的群山由我逐一坐稳梵音白云梦痕静修止……
命运在很多时候都会给人们一个选择的机会一步之差往往就会改变很多事情原计划要去的南伊沟也由于景区内道路结冰暂未开放,只能在回八一镇的途中去了临时推荐的卡定沟,但此景点,不来也罢,着实没什么可逛的。拍了两张照片也只是为了证明我来过这个地方。照片就不放了,感兴趣的同志可以自己百度一下。今天的行程安排的比较失败,也是给大家一个失败的案例作为参考。又来建议了,林芝地区更适合3、4月份来看桃花,林芝政府每年在3月举行盛大的“桃花节”,今年是3月15日-4月20日。春光正好,桃花娇俏。你的桃花在等你
D7林芝八一镇--甘丹寺--拉萨市区(宿拉萨)距离:多公里--60多公里用时:6小时左右--2小时左右海拔:米左右--4米左右--米简介:甘丹寺,位于拉萨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南岸海拔米的旺波日山上。旺波日山犹如一头卧伏的巨象,驮载着布满山坳、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充分体现出传统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因地制宜,寺庙傍山而立,群楼重叠,巍峨壮观。该寺是黄教六大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庙,它是由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于年亲自筹建的,可以说是格鲁教派的祖寺,清世宗曾赐名为永寿寺。该寺是格鲁派的祖寺,与哲蚌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清世宗曾赐名为永寿寺。寺院全称"甘丹朗杰林",甘丹是藏语音译,其意为"兜率天",这是未来佛弥勒所教化的世界。可见该寺僧侣信奉"弥勒净土"。宗喀巴的法座继承人,历世格鲁派教主甘丹赤巴即居于此寺。寺内还保存着历代甘丹赤巴的遗体灵塔九十余座,并藏有许多明代以来的文物和工艺品。
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把人生的每个拐点当做是一种风景细细品味认真体会
彼岸烟波流转可有人寻我对岸繁华三千可有人渡我
我要去最爱的天边赴一个约会
天下万物都有定时哭有时笑有时生有时死有时
有些事当下不做就晚了有些路今天不走就迟了
面对的风景除了世界还有自己藏历每年的10月25日宗喀巴大师的忌日,白天在寺内要展挂长26米、宽10米的大佛像,晚上全寺燃灯示敬,仪式极为隆重,为该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称"甘丹昂却"。意为燃灯节,其盛大程度甚至超过了雪顿节。途中风景
今天一天几乎都在路上,晚上要好好休息,因为第二天要早起,早起,早起,只为了能有充足的时间去参观神圣的布达拉宫
D8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宿拉萨)今天一天都在拉萨市区逛,由于正值藏历新年,藏族各地的人前来拉萨朝拜的非常多,据了解最近每天布达拉宫门前的队伍是群龙见首不见尾呀,要想能早点进去参观,就尽早去排队吧。我也是豁出去了,一早4点半就起了,5点10分左右就到了布达拉宫,走在布达拉宫为排队安置的一圈一圈的铁栅栏中,心想姐这么早总能排到前10名吧可谁曾想,等我走到大门前,看到前方人头攒动,走近一看,顺着铁栅栏,已经排了两大排人了还好,结果不算太差。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了,布达拉宫早上9点才开门。4个小时的等待开始了……还不敢喝水,怕上厕所回来位置就没有了,关键四周围都是栏杆,想出去都难天终于亮了……漫长的4小时终于熬过去了……简介:布达拉宫在西藏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在拉萨海拔3,多米的红山上建造了间房屋的宫宇--布达拉宫。宫堡依山而建,现占地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宫体主楼13层,高米,全部为石木结构,5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被誉为高原圣殿。布达拉宫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 白宫,是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曾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所在地,高七层。位于第四层中央的东有寂圆满大殿(措庆夏司西平措),是布达拉宫白宫最大的殿堂,面积平方米,这里是达赖喇嘛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动场所。第五、六两层是摄政办公和生活用房等。最高处第七层两套达赖拉喇嘛冬季的起居宫,由于这里终日阳光普照,故称东、西日光殿。 红宫,主要是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各类佛殿,共有8座存放各世达赖喇嘛法体的灵塔,其中以五世达赖喇嘛灵塔为最大。这里我要特别说一下未设灵塔的六世达赖喇嘛,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14岁时入主布达拉宫,传闻他始终未能忘情于世俗生活,并以亲身感受创作了大量诗歌。相传八廓街的玛吉阿米,就是他当年与情人幽会的地方。康熙三十二年,仓央嘉措殃及于西藏的政教斗争,被清廷废除,解送北上,传说道经今青海湖时,夜中遁去,不知所终。
有生之年去看看这个美丽易碎的世界凡有期待就有启程
我一个人走走停停冷暖自知自始自终自给自足
在光怪陆离的城市拼尽全力最难的却是不忘初心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清风听思语莫负芳华离开布达拉宫的时候,前来参观的队伍还在延续……大昭寺离布达拉宫很近,大概2公里左右,步行坐车都可以。原本以为这次大昭寺无法进行参观了,因为年初二那天大昭寺发生的火灾,被关闭了。心想这次大昭寺是去不成了没想到有时候命还是挺好的,没过两天大昭寺就恢复正常了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有关大昭寺的传说故事:相传建大昭寺时,几次均遭水淹。文成公主解释说,整个青藏高原是个仰卧的罗刹女。这个魔女呈人形,头朝东,腿朝西仰卧臂,大昭寺所在的湖泊原来正好是罗刹女的心脏,湖水乃其血液。所以文成公主说大昭寺必须填湖建寺,首先把魔女的心脏给镇住。然后文成公主还同时推荐了另外十二个小寺院在边远地区,镇住魔女的四肢和各个关节,共建了十三座寺院。按照文成公主所选的位置,建寺首先要填湖。当时主要的运输工具是依靠山羊背着装着沙和土的袋子。就这样把这个湖泊给填平了,给大昭寺奠定了基础。其实拉萨这两个字就是从大昭寺演变而来的。最早拉萨不叫LASA,古文书上都是RASA(即“惹萨”),RA是山羊,SA是土地,意思是山羊建的地方。后来因为修建了这样神圣纳佛殿,里面供奉了佛祖的像,有佛经、佛塔,还有四面八方的信徒来这里朝圣,大家都认为这个地方是佛地,所以又改称拉萨——LA在藏语里是佛的意思,SA是地。据说:一年四季不论雨雪风霜、在大昭寺外都有磕长头的信众,他们来自藏区的名个地方。大昭寺之所以成为藏民信众的佛土,是因为大昭寺内供奉着文成公主当年从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金像。据说佛祖在世时,其弟子按其奶妈指点塑了8岁、12岁和25岁三尊金像并由佛祖亲自开光,8岁金像已遭毁损,今存于小昭寺,25岁金像远在印度,因此大昭寺内的12岁金像就变得十分珍贵。藏民视佛祖金像为佛祖本尊,千里迢迢从各地到大昭寺朝圣,表现出的那种无比虔诚和执著,令所有人都感到强烈震撼。磕长头的程序:首先取立正姿势,口中念念有词,多为诵六字真言,一边念六字真言,一边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然后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再站起,重新开始。在此过程中,口与手并用,六字真言诵念之声连续不断。
大昭寺的释迦牟尼殿前,有一根钉满了牙齿的立柱。藏民们说,这是那些死在路上的长磕者们的牙齿。磕长头的人们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管认识与否,路遇在半路朝圣去世的人,都要带上一颗死者的牙齿,到达大昭寺后,钉在那根立柱上,算是帮他们完成心愿。
让信念慰藉心灵从容自若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
“你见过磕长头的人吗?他们的手和脸脏得很,可他们的心灵特别干净。”
在朝拜途中,当你看他们的表情时,丝毫不见痛楚,也没有特别的喜悦,只有平和,平和得就象是西藏的天空,平和得一尘不染。
左手的佛珠右手的转经筒口中的经文心中的祈祷
虔诚的信仰一生的追求晚上又重温了一遍《冈仁波齐》再次感受内心的宁静这一条路,注定酸甜苦辣都有这一条路,注定生老病死别离。我们的一生就像这样一条路,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有什么。我们无法预知生死,也无法预言未来,我们能做的只有,一路前行
D9拉萨--色拉寺(宿拉萨)距离:距离大昭寺6公里左右用时:20分钟左右车程今天是没有安排过多的行程,睡到自然醒,退了房,换了一个有西藏风格的客栈,离大昭寺很近(走路2分钟左右)。据了解今天色拉寺有辩经,但也不是完全肯定,只能抱着碰运气的心态前往。事实证明这次命还不错,又有法会又有辩经。虽然不是信徒,也不懂这其中的含义,但可以感受藏传佛教的文化,对心灵也是一次洗礼。还是值得来看看的。色拉寺不在此次免票的范围内(门票50元)。色拉寺:色拉寺全称“色拉大乘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
法会:佛教仪式之一。又作法事、佛事、斋会、法要。乃为讲说佛法及供佛施僧等所举行之集会。即聚集净食,庄严法物,供养诸佛菩萨,或设斋、施食、说法、赞叹佛德。
法会有很多种,我也不知道我看到的属于那种(在此声明一下我不是信徒,只是来感受佛教文化),用通俗的描述来说明一下我看到的景象,前来的信徒们手里拿着一沓一沓崭新的现金,面额有一元到一百元不等,大殿里的喇嘛一排一排打坐诵经,信徒们依次把手里的现金放到每个喇嘛手里,一人一张的这样一排一排的走过去。还有一些信徒带来了酥油前来供奉。而寺里的喇嘛也会拿来寺里的斋饭给到每个信徒。坐在大殿里,听着喇嘛们的诵经声,看着眼前那些虔诚的信徒们,那一刻心是平静的。(不让拍照,此处无照片)
法会大殿门前的狗狗。他好像也在听着殿内的诵经声。辩经是下午3点半开始的,虽然听不懂喇嘛们在辩论些什么,但感受一下气氛和他们的形态,也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辩经:辩经指的指按照因明学体系的逻辑推理方式,辩论佛教教义的学习课程。藏语称“村尼作巴”,意为“法相”,是藏传佛教喇嘛攻读显宗经典的必经方式。多在寺院内空旷之地、树阴下进行。最早源于赤松德赞时期大乘和尚和噶玛拉锡拉的公开辩论。辩经这种方式最早源自古印度。公元年,赤松德赞从印度请来莲花生、寂护(就是建桑耶寺的那两个人)等高僧,入藏宏法。当时在西藏也有不少汉僧,领头的叫大乘和尚。大家也感受一下吧
晚饭打卡玛吉阿米,说实话性价比不高,味道一般。但还是有络绎不绝的人来此打卡。可能是为了那个美丽的传说吧。
D10拉萨--纳木错--拉萨(宿拉萨)距离:多公里(途径念青唐古拉峰,那根拉山口)用时:单程4个多小时海拔:纳木错湖面米(那根拉山口米)简介: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约km2。早期的科学考察认为,纳木错的最大深度为33米,但最近两年对湖泊的重新测量发现,纳木错最深处超过了米。蓄水量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纳木错”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纳木错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纳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由于气候高寒,冬季湖面结冰很厚,至翌年5月开始融化,融化时裂冰发出巨响,声传数里,亦为一自然奇景。每年藏历元月十五日左右一天之内,整个湖面结冰封冻,到藏历四月十五左右,也在一天之内湖面大部分冰冻消失。纳木错地处藏北高原,每年冰封期长达5个月(完全封冻时间近3个月)。湖体完全封冻后,冰面厚达2米以上,不但可行人走畜,而且可行驶汽车。传说故事:相传“纳木措是帝释天的女儿,念青唐古拉的妻子”。它们的造像分别为:念青唐古拉——头戴盔甲、右手举着马鞭、左手拿着念珠,骑白马;纳木错——腾云驾雾地骑着飞龙、右手持龙头禅杖、左手拿佛镜。念青唐古拉山在北方诸神灵中最具权威,它拥有广大无边的北方疆域和丰富的财宝。在西藏古老的神话里,在苯教或藏传佛教的万神殿中,在当地牧羊人和狩猎者的民歌和传说里,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措不仅是西藏最引人注目的神山圣湖,而且是生死相依的情人和夫妇。念青唐古拉山因纳木措的衬托而显得更加英俊挺拔,纳木措因为念青唐古拉山的倒映而愈加绮丽动人。冬天的纳木错能否看得到也要看命,因为景区大门到景区还有大约40多公里的车程,有一段山路,如果下雪路面结冰,就进不去了。此行我人品大爆发了,前一天和后一天纳木错都没放行,只有我去的这天正常通行了途中风景
只有一个人在旅行时,才听得到自己的声音。它会告诉你,这世界比你想象中的宽阔。
念青唐古拉山
一杯敬自由,一杯敬远方
人生不过是一场旅行,你路过我,我路过你,然后,各自修行,各自向前。
冬日里的纳木错静谧而安详
D11大昭寺门前晒太阳(宿拉萨)今天没有安排任何行程,只想静静的坐下来感受西藏、感受信仰、感受阳光、感受藏民口中诵经的声音、感受生命的美好只有守住内心的那份淡然与宁静才能在茫茫的人生旅程中欣赏到最美丽的风景
大昭寺门前铺满阳光打一壶甜茶我们聊聊过往突然决定要为这次西藏之行留下些印记希望那些虔诚的人们吉祥如意也希望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扎西德勒
D12拉萨-北京原本是来解毒的,谁知中毒更深西藏我们下次见阿里冈仁波齐玛旁雍错珠峰古格王朝……等我世界上除了有北极、南极,还有第三极:世界的高极——青藏高原。作为第三极,千年历史中没有人惊扰青藏高原,使她得以安然地生活在雪山深处,成为美丽而神秘的地方。西藏既有独特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独特的藏民族与大自然相融合的“天人一体”人文景观,使西藏在旅行者眼中具有了独特的魅力。青藏高原现有的名胜古迹大多被列入了各级文物保护范围,她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对西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第三极》纪录片,可以更深入的了解西藏文化。旅程从未停止我们下一站见
冬虫夏草黑枸杞野生海参
藏红花燕窝羊肚菌
铁皮石斛松茸北海鱼胶
手机:
手机:
---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