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季涛先生
?老师简介:理学硕士,留英学者,注册拍卖师。目前任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法律咨询与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拍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
?与交大艺术品班结缘:季涛老师作为交大艺术品班的老师,每一期班都会为大家带来有关《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相关内容解读,其课程深入浅出地进行分析,从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24年的纵向解读,拍卖市场对中国政治经济方方面面的贡献,让同学们从制度发展与法律完善的层面上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也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并将出席10月28日,年届上海交通大学《艺术品鉴赏与收藏投资研修班》《珠宝玉石鉴赏与收藏投资研修班》开学典礼,希望新同学届时能够准时参加。
季涛先生曾与一西平措先生有过互相交流,而十月上海交大艺术品班课程恰逢一西先生前来授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两位学者之间对唐卡之间的认知与分享。
季涛先生与一西平措先生
应朋友请求,通过收藏家朱绍良先生的引荐,见到了佛像鉴定与收藏专家一西平措先生。言谈之间,大家纷纷请教了一西先生有关唐卡以及佛教造像市场和收藏方面的一些知识,受益很多。
一西平措的社会职务和企业职务很多,比如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副主席、中国西藏文化博物馆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尚仕雅集文化艺术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以及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高级顾问佛像法器部主管等。见到一西本人,其给我的印象也许就像这些职务中所反映出的:十分了解佛像艺术,一位风度翩翩的藏族学者。
这两年唐卡的收藏很热,尤其是年11月上海藏家刘益谦买了“永乐大唐卡”之后,更多的人 佛教造像艺术体现着深厚的宗教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虽然目前佛教艺术有所普及,但多数藏家依然一知半解,熟悉程度不够。藏家队伍中十有八九是只专注投资的,剩下一二成才是真正懂行的。
唐卡(Thang-ga),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唐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其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
当我问到目前唐卡拍卖市场的特点时,一西先生谈到,唐卡与其他可分为藏传与汉传的佛教艺术品不太一样,它是藏传佛教艺术中所特有的。因此其存世量并不是很大,尤其是20世纪之前的唐卡作品,即便市场好了,要形成大规模的拍卖专场也不太容易。同时,比起金属制作的佛像来,唐卡更难以进行研究。首先由于唐卡制作相对容易,制作地众多,制作手法不一,因此对其断代和寻找出处相对都比较困难;其次,由于唐卡的纷繁多样,难以都找到对比标准器,因此目前对于唐卡的市场估价也比较困难。
尽管近年来有藏家陆续走进这一领域,尤其是近两年,新藏家有成倍增长的趋势,但由于旧唐卡的存世量少,加之人们对唐卡收藏知识的缺失,买到的唐卡中很多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制作的新唐卡。尤其是近20年的作品,源头很多,且受到内地定制的需求,风格上呈现出多样化。从宗教意义上讲,唐卡的真伪问题也许并不是那么重要,无论是真品还是仿品,旧品还是新品,只要对于佛陀没有不敬,都可以予以供奉和悬挂。
当聊到刘益谦3.48亿元港币买到的“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时,一西平措予以了赞叹:这件“永乐大唐卡”流传至今已有多年,堪称全球最罕见的巨型唐卡;该唐卡浑身透露着浓郁的宗教色彩,通体以金线和五彩丝线绣成,正中的红阎摩显愤怒相,怀抱粉红身的明妃毘院利金刚,明妃左腿缠绕红阎摩腰身,任何一个细节的制作都一丝不苟。
再者,其政治意义十分特殊。明永乐皇帝为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文化融合,特别注重与西藏上层的联系,于是形成了宗教领袖定期朝贡、朝廷回赠礼物的制度,这件唐卡便是明初民族团结的象征。
其三,其代表了的宗教价值。这件“大唐卡”是市场上迄今所见的最大唐卡之一,另有两件类似的“大唐卡”目前藏于拉萨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
其四,“大唐卡”具有一般唐卡所不具备的优良品质。当年制作时一定汇聚了各地、各民族优秀匠人的智慧结晶,倾国家之力编织出。其精益求精的工艺,形成了中华织造工艺品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第五,在佛像市场上有着不成文的规则:佛像尺寸越大价值越高;宫廷制作的比民间的价值高;在藏传佛像里,愤怒相比吉庆相价值高。这些因素“永乐大唐卡”都具备了!
总而言之,这件“永乐大唐卡”从历史、宗教、文化、艺术、市场等价值方面,都是举世罕见的中华国宝!
当我们聊到更广泛的佛像收藏市场的话题,一西先生认为:在北方市场,明清佛像比较受欢迎,藏家对这类佛像见得最多,最熟悉;南方市场对明代之前的佛像比较喜爱。市场上主要还是宫廷造像尤其是清代宫廷造像居多,因为人们比较容易理解。如今,早期造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了解,市场也逐步攀升。
与国内瓷器市场有些相似,真正具有很高价值和品质的佛教艺术品往往都在外国人手里。在欧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对喜马拉雅宗教艺术品的拍卖。如今,海外人士比内地的人更习惯到拍卖场上花上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去请佛像。
目前国内追捧的仍然是金铜造像,因为铜质的、鎏金的看起来比较华丽且易于保存。法国曾拍出约合多万元人民币的木雕造像,而内地藏家对于木雕佛像的 一西平措建议,对于不同材质的佛像收藏要注意这样几点:首先,形式的精美,如线条、形状等是收藏的第一个要素;第二, 上海交通大学年届秋季《艺术品鉴赏与收藏投资研修班》及《珠宝玉石鉴赏与收藏投资班研修班》将于10月28日举行开学典礼,课程以艺术品市场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创造鉴赏、收藏投资的经典体系,携手各门类大师专家带学员入门,并对学员的艺术品类企业运营一对一把脉,定期组织学员企业间相互交流互动。
当日出场嘉宾: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教授施健老师、古代书画收藏家陆忠先生、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先生、上海宝玉石行业协会副会长钱振峰先生。
★欢迎大家到交大拜名师,识良友,学有成。
范老师:
杨老师:
朱老师:
小杨老师:
《艺术品鉴赏与收藏投资研修班》
当今的艺术品收藏,是有史以来参与人数最多最广的时代,而媒体,资本的参与使艺术品收藏迷霧重重,大多数人艺术收藏是被权和利所左右,提高对艺术的认知,是收藏前必不可少的。真假且不说,艺术的高低一定要知道。
有着百甘年积淀的交通大学,物华天泽,精英荟萃、大师辈出,“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训激励每个交大人不断的追求卓越,以天下为己任。同时交大也成为当代卓越企业家、收藏投资家深造修身的博学圣地。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品鉴赏与收藏文化在当今日益繁荣。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特精心整合学校优势资源,联合国内外著名文博机构、社科研究机构、投资机构、收藏投资名家、国学历史大师,为全国热爱艺术品、收藏文化的企业家、收藏家、投资家,推出了精品收藏文化提升研究课程,致力于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思维高度、历史纵深厚度和全球视野广度的新一代收藏家,力图把西方收藏管理思想和中国收藏文化有机结合,探索一条中西方收藏文化并进的整合之道。同时为卓越的社会精英搭建近在身边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实现企业家、收藏家、投资家之间的思想碰撞与智慧启迪,建立近在咫尺的高端人脉。从而使卓越人士在锤炼个人价值和自身修养、凝塑自我魅力、提升管理实践的同时,把握高端收藏、投资的机遇。
范老师:
朱老师:
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行课程预约,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在三个工作日内与您取得联系。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艺术品鉴赏与收藏投资研修班》课程简介请白癜风疾病恢复的介绍甘露聚糖肽片价格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