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秋风秋雨不冷不热的9月末
终于迎来了国庆中秋
更重要的是
这里有一个超级重磅的好消息
▼
大月饼!大团圆!
这么大的月饼,你们想吃吗?
采用纯手工精制,选料上乘,用料考究。这样一个“巨无霸”月饼完美诠释了传统大月饼的风味奥~
10月4日中秋节(周三)上午11:00
这个大月饼将在
喜盈门世纪广场现场切开
(分完为止)
快与家人或朋友一起
来品尝这美味的月饼吧~
一起过中秋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可以说,月饼是最会挑时机登场的甜品。
待到花好月圆、亲朋欢聚之时,
月饼就着当夜浓烈的节日气氛,
成为了中秋必不可少的存在。
过年有年糕和饺子之争,
元宵节有元宵和汤圆之争,
端午也有甜咸粽子之争,
唯独这中秋,
自古以来皓月之下都在品尝着同一种味道。
究竟,中秋节和月饼之间
无可分割的关系是从何而来?
殷周时期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据说商朝时,
月饼是太师闻仲麾下的行军干粮。
在武王伐纣中,闻仲牺牲了。
为了纪念他取名为“太师饼”。
这就是月饼的“始祖”。
汉代你有了我喜欢的模样太师饼被我们的祖先们吃了
将近年。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
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
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
名曰“胡饼”。
这就是早期的月饼雏形。
唐代上天让我们相遇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
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
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
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
“应将胡饼邀蟾蜍”
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自此,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就这样被确定了下来。
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
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
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
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
随口而出“月饼”,
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宋代牵手于人前赵匡胤建立北宋后,
受赵家贵族的影响,
老百姓开始流行吃月饼。
由于宋代的人们酷爱风雅,
觉得举个“大饼“对着月亮有点不太合适,
于是古人们就对月饼进行了改造。
相较于唐代,月饼的个头小了很多。
当时,苏轼有诗云: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足见其对月饼的爱慕之情。
元明时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传元末明初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
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
但朝庭官兵搜查很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
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
八月十五起义。
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
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真正在民间流行开来。
民国以后我们在一起,就叫幸福中秋牵手月饼一直走到了民国时期,
他们的结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团圆。
由于物资稀少,
大块的月饼成为当时的时尚记忆,
大家总是围桌分享,传统的韵味十足,
光是闻一闻月饼的香味,就感觉特别幸福。
到了70年代,
月饼也要凭票供应,
有了饼票才有资格排队买月饼。
一直到现在,
月饼都是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中秋记忆。
无月饼,不团圆。
今年中秋,别忘了吃一块月饼,
尝一口幸福的味道。
10月4日中秋节(周三)上午11:00
喜盈门世纪广场等着您
一起品尝!
西平喜盈门世纪广场
柏城大道与护城河路交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