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屏(~年),曾用名周泉森,出生于舞阳县(现
舞钢市)枣林乡周湾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年,邹屏考上了县立小学,当时的老师郭梧轩、牛文昭等均系中共党员,常给邹屏灌输革命思想,使他开始懂得“只有革命,才有希望”的道理。
年,邹屏考入舞阳县立师范。在进步教师樊三岑、李绍堂、周子玉的支持下,邹屏与部分进步同学一起发动了反对腐败校政和校长李功甫的斗争,迫使县政府撤换了李功甫的校长职务。在长达6个月的学潮斗争中,邹屏勇敢有谋,得到中共党组织的重视和培养,被学校地下党支部书记韩庚尧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学潮运动取得胜利后,邹屏同王廷选等人发起组织了由几十名学生参加的“文学研究会”,组织学习和宣传左翼作家的作品,创办会刊《钟声》,鼓动人民起来反抗。
年初,中共舞阳县委任命邹屏为共青团舞阳县委书记。他联系了李廷杰、李廷耀、冯留地等同学成立了反帝青年团,组织团员们阅读革命书籍,张贴宣传标语,向更多青年人传播革命道理和新文学知识。8月,邹屏担任中共舞阳县委书记。其间,邹屏扩大巡视基层工作,领导群众开展反对苛捐杂税、抗壮丁的斗争,创建了出山寨(西平县境)党支部,使全县党员发展到余名。
年5月,邹屏调中共漯河中心县委任委员并兼共青团中心县委书记,主要负责组织遂平县秋收武装暴动和西华县武装暴动,但因走露消息暴动未获成功。年3月,河南党组织遭到破坏,漯河中心县委也遭到破坏,邹屏被捕入狱,转到徐州国民党陆军第一监狱。邹屏在狱中两年八个月,读书数百卷,并团结其他狱友发动了绝食斗争,取得了改善伙食和购书自由的胜利。
七七事变后,邹屏因国民党释放政治犯于年11月出
狱回到舞阳,通过由延安派回的中共党员陈坤台,经鄂豫边省委批准,恢复了组织关系。在随后成立的中共舞阳县委员会中,邹屏任工委委员。年1月重新建立中共舞阳县委,邹屏任县委书记。在舞阳抗日救亡群众团体“青年救国会”中积极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并通过青救会壮大共产党组织,发展共产党员和培养青年积极分子,掀起全县抗日救亡运动高潮。在短短半年时间内,舞阳全县青救会组织建立了40多个分会和很多支会,会员发展到余人。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全县建立了7个党的基层委员会和46个支部,发展党员近名。
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决定在舞阳成立豫中特别工
作委员会,邹屏任特工委书记兼舞阳县委书记。豫中特工委
辖许昌、郾城、临颍、西平、叶县、舞阳、襄城7个县的党组织。
特工委努力抓好所辖各县的党组织建设和发展,开展抗日救
亡的统一战线工作,向省委所在地确山竹沟镇派调了大量党
员干部和青年积极分子去学习,还向延安等革命根据地输送了一批优秀党员干部和优秀青年。
年初,邹屏调中共河南省委任巡视员,曾于当年5月被省委派回,任省委驻豫中地委特派员,负责组织武装,建立豫中地区抗日根据地。8月调往南阳地委担任常委、组织部长,分管地委机关和南阳、南召、方城三个县的工作。
年3月,邹屏被调到豫皖边区抗大四分校,任军政委员会委员,分管政治部,代理政治部主任并担任组织科长兼学校党总支书记。抗大办完第一期后,同年10月任豫皖苏淮上地委常委、宣传部长,开辟淮上地区工作。年1月调往苏北开辟阜东抗日根据地工作,担任阜东县委书记兼阜东武装总队政委。
年4月,邹屏入华中局党校参加整风学习。年6月,任苏北区党校组织科长,在黄克诚、向明、刘彬等领导下负责了该校第一期整风学习和组织创办工作。年3月,邹屏调淮安任县委书记兼淮安独立团政委,他在淮安的两年零8个月中,发动与组织了反霸、借粮、减租减息、生产互助、建设民兵、民主选举、参军、冬学、解放淮安城、反奸、土改、镇压伪化和还乡团十三个运动,开创了工作新局面。年冬,邹屏调山东省莒沂任县委书记兼独立营政委。年4月,华中局组织了华中干部大队,邹屏担任政委,负责带领整党,三个月后,南下豫皖苏边区。同年7月邹屏被分配到中共豫皖苏分局第二地委任常委兼组织部长,负责发动与领导该地区群众运动。
年夏,中原局集中了一批干部南下,邹屏带队从武汉到赣州后,华南局组编了一个文教干部大队,由邹屏做大队长带到广州市,接管广州市教育系统,邹屏任教育处长。年春,邹屏任广州中央直辖市文教局局长,市政协常委。年4月,邹屏先后调任冶金工业部海南铁矿矿长、长沙冶金矿山设计院院长。在“文化大革命”中,邹屏受到不公正待遇。年,党组织为邹屏平反。
年8月离休后,邹屏时刻关心国事,笔耕不辍,先后写出党史回忆资料几十万字,编著了《邹屏文选》一、二辑数十万字和《邹屏学说》。
年1月8日,邹屏因病在长沙逝世,享年92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