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精神,叫有为担当、守土尽责;有一种力量,让人热泪盈眶、心潮澎湃;有一种感动,叫大爱无疆、百川汇海。
——题记
吴韶光,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年度河南省委组织部选调生,现为西平县芦庙乡党委书记。新冠肺炎疫情到来时,他奋不顾身、冲锋陷阵,带领全体乡村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同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谱写了众志成城战疫魔的壮丽篇章,经受了一场农村基层组织战疫情、保健康、强党建、促稳定的严峻大考。指令下达后正当全国上下热闹地准备欢度新春佳节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击碎了人们的团圆梦,一场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在中华大地打响。年1月24日傍晚,除夕之夜。西平县芦庙乡党委书记吴韶光接到县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后,带了一身换洗的衣裳,和家人简单道别后,立即赶到芦庙乡政府,组织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及时贯彻县委会议精神,快速制定应急预案,精心部署和安排全乡疫情防控工作。在班子会上,吴韶光郑重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我们当前的头等大事。我们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筑牢阻隔病毒传染的坚固防线,以前所未有的节奏、前所未有的气概、前所未有的措施、前所未有的毅力,同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以我们的血肉之躯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家园。
吴韶光话音刚落,大家议论纷纷,一致表示要在各自然村迅速设立疫情防控监测值勤卡点,在主要交通路口安营扎寨,严把疫区人员输入关。一时间,乡党委会议室内,战时气氛浓厚,请战心情迫切。但究竟如何开战,大家举棋不定、莫衷一是。这时,吴韶光向坐在身旁的乡长黄五有递了个眼色,示意让他安排下步工作。黄五有接着宣布了各村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决定和各包村负责人名单,任务下沉,细化分工,实施网格化管理,严格落实“四包一”责任制。黄五有一席话打破了沉寂,会议室内顿时活跃起来。吴韶光抬起头抚了抚鼻梁上的眼镜,然后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大家,说,赶快到所包村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连夜搭建指挥棚,马上启动一级响应措施,要求各村随即进入战时状态。
会议在紧张气氛中结束,机关院内霎时车灯亮起,车辆徐徐启动,奔赴各村的责任组长,很快便消匿在黑沉沉的夜幕之中……
大考显担当年1月26日,庚子年大年初二。芦庙村值勤防控中心卡点。几名身穿隔离服的执勤人员、医务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在不停地忙碌着。他们测温、消毒、做记录,一切看来秩序井然、有条不紊。
这是一个从国道进入芦庙乡政府的丁字路口,出入人员流量较大,乃外部返乡人员的交通“要塞”。为防止出现纰漏,村党总支书记徐文革特意派“重兵”把守,嘱咐大家要严查细问,不能有丝毫麻痹思想。
上午九时许,一辆白色越野在芦庙村中心卡点停下。村党总支书记徐文革和驻村责任组长莫卫东迎上前去。乡党委书记吴韶光、乡长黄五有下车和他们打着招呼。吴韶光环顾一周,看到防疫设施齐全,人员全部到岗到位,他感到非常欣慰。吴韶光又走进指挥棚内看见厚厚的一床被褥,对徐文革说:“晚上有人值守吧?”
“有,有,24小时不断岗。”
“晚上很冷,要注意防寒。”
“这帐篷周围封闭很严,被子又厚,不冷……”
对于防疫的严峻性,吴韶光强调说:“这次疫情防控是检验农村党员干部党性的试金石,一定提高政治站位,做到担当作为、守土尽责。要严把输入关口,严格测温、消杀、登记等程序,严格排查湖北、武汉返乡人员,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坚决阻断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传染源头,筑牢疫情防控这座钢铁长城。”
一句句话语铿锵有力,一双双眼睛凝神注目。徐文革和在场的所有防疫人员表示,要做一名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忠诚卫士,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出了芦庙村,吴韶光接着去其他村跟踪问效,对疫情防控中布置的每项工作都亲自督导其落实情况。全乡21个值勤卡点,他每天巡查不少于两次。有时,中午和晚上错过饭点,就随便吃一包泡面。他除了下乡督导,还要随时召开专题会议,对发现的短板和纰漏及时给予纠正处理。他立足全局,统筹点面,一环套一环,几乎每天都是连轴转。
吴韶光十分重视湖北、武汉返乡人员的隔离工作,常常冒着被传染的危险,亲自到隔离人员家里赠送慰问品,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消除他们的惊恐心理,安慰他们不要急躁安心隔离,做好长期居家隔离的思想准备。
在吴韶光的敦促和督查下,很快12个行政村已全部被摸清了返乡底数,并对湖北、武汉等地重点返乡人员全部进行了隔离。同时,严格按照上级对隔离人员的要求,每天由村医测量两次体温,并在门外“温馨提示”上面签字登记,做到一天一汇总,一天一上报。
元宵节之夜年2月8日晚,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夜。吴韶光正在韩庄村值勤卡点巡查。刚打开手机,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