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漯河文明网发布了《漯河市年11月份十佳市民事迹简介》,这里面,有跳湖救人的保安、有爱岗敬业的教师、有热心公益的志愿者......都是咱身边的好人,让我们一起认识认识这些带给漯河正能量的人们。
漯河市年11月份“十佳市民”事迹简介吴振华勇救落水女子
吴振华,男,汉族,65岁,高中文化,临颍县舒雅洁物业公司保安。10月31日下午4点左右,正在临颍县黄龙湿地公园北门执勤的吴振华听到“有人跳湖了,快来救人”的呼救声,他立即骑着自己的电动三轮车朝着呼救声的方向赶去,第一时间来到出事湖边,只见距湖边3米左右的深水中,有一妇女正在湖中上下沉浮,挣扎喊叫。眼看情况危急,吴振华没有丝毫犹豫,顾不上脱去衣物就直接跳入湖水中。冰冷的湖水让吴振华止不住的打颤,但他一刻也不敢停歇,奋力向落水妇女游去。待游到落水妇女身边后,竭尽全力将其往岸边推拽。在围观群众的帮助下,最终顺利将该妇女救上岸。后据到场的城关派出所民警调查,落水妇女患有精神疾病。由于吴振华救助及时,该妇女脱离了危险,身体没有大碍。11月9日,临颍县见义勇为工作办公室根据调查走访,依照《河南省维护社会治安见义勇为保护奖励办法》,授予吴振华“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临颍县委宣传部推荐)
党廷凡夫妇坚持11年为养女寻找家人
党廷凡,男,54岁,李花枝,女,50岁,夫妇二人均为舞阳县太尉镇蔡营村村民。为了养家糊口,党廷凡和妻子李花枝常年在平顶山打工。年6月21日,李花枝路过平顶山市工人文化宫南门外,看到一个女婴瘫坐在地,满脸鼻涕,口口声声哭喊着要妈妈。善良的李花枝一边哄孩子,一边等着孩子的父母过来寻找。可是等到天黑也不见有人来,于是李花枝把孩子带回了家。回家后,党廷凡看孩子不停地哭闹,非常可怜,在和妻子商量后,决心一定要帮孩子找到亲生父母。第二天一早,党廷凡夫妇辞去工作后就抱着女婴到平顶山湛河分局报了警。然后,他们又到处张贴寻人启事,并在当地媒体发布信息为女婴找寻亲人。没想到,这一找就是11年。期间,党廷医院检查身体,发现她患有软骨病和严重的智力障碍。但是党廷凡夫妇并没有抛弃女婴,反而更将其视为掌上明珠,认为养女,下决心一定要帮她治好病,找到亲人。11年来,党廷凡骑着三轮车到过郏县、周口等省内外90多个城市和多个乡村为女婴寻找亲人,行程累计10多万公里,先后用坏了三辆机动三轮车。为给女儿治病,党廷凡夫妇先后到北京、郑州等20多个城市寻医问药,共花费14万8千多元,耗尽了毕生心血和积蓄。经过党廷凡夫妇的努力,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今年5月经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复诊鉴定,养女身体完全康复,可是依然存在智障问题。为了生活,党廷凡夫妻只能一人外出打工,一人在家专门照看女儿。常年累月的奔波,党廷凡患上了脑梗塞,妻子患有严重的慢性妇科病,左眼泪腺断裂,近乎失明,使原本贫困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期间有好心人找到党廷凡表示愿意抚养孩子,被党廷凡一口回绝了,他说:“我一定要帮她找到自己的亲人。如果找不到,我会抚养一辈子,因为我已经把她当成了亲生女儿。”(舞阳县委宣传部推荐)
陈静爱岗敬业
陈静,女,汉族,35岁,大学文化,民革党员,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参加工作以来,陈静刻苦钻研,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更是大胆创新。她打破常规,改变每堂课“教教材”的策略,把语文课本仅仅做为例子,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大量有价值的相关文学性课程资源走进课堂,给学生无限的阅读自由和空间,学生的识字量、背诵量、阅读量逐步增加。同时,陈静还根据学生的兴趣激发和习惯养成特点,开发出独具本班特色的“班本课程”教育资源。寒暑假过后的第一节课,陈静都会组织学生开展“我和我的春节故事”和“大眼睛看中国”专题活动,让学生通过PPT、绘画等形式,展示自己丰富多彩的寒暑假生活,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俗话说,“独行快,众行远”。陈静除了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还注重发挥团队合作的作用。陈静曾带领语文课题组连续三年荣获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年8月省课题结题会上,获得省信息技术课题成果一等奖。陈静还热心公益,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因有多年的教学经历,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