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汉朝儒生朋友赵楚汉史随笔

考古发掘出土的东汉石辟邪。两汉很常见这种带飞翼的神兽,很明显,这是西汉开通西域以来中外文化交流,遥远的外来文化在中国本土化的产物。这是本人主人公生活时代的事物,可以给本文读者提供一些直观的时代生活观受。

一位汉朝儒生朋友

先解个题。本文写一个东汉人,但并不是全面介绍这个人,或他的儒学成绩,而是讲他怎样做人家的朋友,是怎样的一个朋友。为了讲清楚这件事,所以需要顺便说说这个人生平的一些事。

1

郅恽回乡了

郅这个姓现代很罕见了,但汉朝却不少姓郅的。西汉的早中期,汉景帝时有著名的酷吏郅都,被人们称为“苍鹰”。可我们这次要说的却是另一位郅姓名人,是后汉,也就是东汉开国年代的郅恽。

打倒王莽政权和复兴汉室的主要战事结束了,东汉光武帝建武7年,即公元31年,郅恽回乡了。带着胜利荣誉的郅恽回到了家乡汝南郡西平县。汉代的汝南郡在今天河南驻马店和安徽亳州这一带,所以,可以说,这勉强也算我的故乡先贤往事。

本来,作为战争期间主要方面军指挥官傅俊的参谋长,他是有资格接受天子封赏的。傅俊后来被列为开国战争军功最显著的28位将领之一,画像悬挂在东汉第二个皇帝汉明帝建立的云台殿,是后世无数演义和戏曲题材的“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而傅俊的主要战功很多是与郅恽的作战计划和协助指挥分不开的。

傅俊没有隐瞒郅恽的功劳,但郅恽却选择了拒绝受封,理由很简单:作为一位自幼接受儒家经典专业训练,《韩诗》和《严氏春秋》传人,又精通数理历法,按西汉中期以后士人的风气,他坚持认为,真正的儒生必须以经义和儒家的学说为国家服务,并取得自己的功名富贵——以军功发达,那是粗人干的事,丢不起那人。

补充一句,《韩诗》是西汉初年燕人韩婴传下来《诗经》,《严氏春秋》则是西汉东海郡下邳人严彭祖所传的《春秋公羊传》。这两种学问,前者在西汉孝文皇帝时,后者在西汉孝宣皇帝时,都已被国家设立了博士职位,也就是可以作为国家正式宪法学说教学的官学,其师生都是有编制的。当然,这两种古书都已经遗失于茫茫时光之海,有待于各地基建事业进一步发展。

总之,郅恽潇洒地挥一挥手,告别洛阳的云彩,辞别了皇帝和将军,带着一起经历了生死杀场的几个亲随,踏上回家路,回到了亲爱的故乡西平县。

顺便说个八卦,郅恽老家西平县的邻县,也属于汝南郡的汝南县有一座红罗山书院,那里据说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同窗共读的地方。索性更八卦一点,这地方也是另一位汉朝名人,七仙女的老公,董永的故乡。

神奇不神奇?

上图,被郅恽半夜堵在城门外的汉光武帝刘秀历史画像。这是一位主动躲在汉高祖刘邦阴影里,因而历史上被大大低估的开国皇帝。就是他给立下军功的郅恽官做,结果被拒绝了。

下图,是当代修复的东汉光武帝陵双阙,门阙是汉代建筑的标志性事物,也是现今地面以上还保存有实物的仅有的汉代建筑实例。

2

不做大官做小官

回乡后的郅恽过得不会差。

他有著名儒生的名声,有战争中赢得的当之无愧的荣誉。可以想象,郅恽在乡的主要生活还是攻读经典,研习经义。东汉与西汉一样,地方官会以各儒家经师学派的传人名声征辟地方助理官员,而这些官员根据自己的学术声名,对朝廷的政策建议,以及考绩表现,再逐步升迁,直至国家最高级的各种职务。

一句话,郅恽在乡的生活主题,除了读书研究,就是等有地方官以经学学者的身份征召他出来为国家服务。《后汉书》他的传记里明确说,他可不是什么隐士,他是一心要出来做官,造福天下的人,只是他不愿意以粗人的身份获得官职而已。

西平县的县令听说大名人郅恽回来了,那是喜出望外,捡到宝了。

汉朝的县令和郡太守一般是外地籍贯的人才出任,这个制度没有后来那么严格,但也有基本的雏形。可郡县里的各级吏员和辅助人员是可以从本地征召的。西平县令以格外尊崇的礼节,请郅恽出任本县门下掾,也就是县里的辅助官吏。他对自己的学术水准和能力都非常自信,估计事实上这项低级的行政工作对他也是小菜一碟,因为,他毕竟是做过大兵团参谋长一级的业务,而且做得非常成功。

在乡儒生和小吏的另一个生活内容是交友,多半是与志同道合的儒学之士探讨学理,切磋抒怀。《三国演义》有“桃园三结义”故事,但正式的汉史文献和资料中,并没有异姓结为兄弟的事,因为在一个很重视家族和亲缘的社会里,异姓兄弟,在逻辑上与道德上,这都不合适。所以,汉朝的友就是友,友这个字本身就足以代表两个人关系的深刻、独特与惊人的内涵。

郅恽在乡,也是常从事朋友往来的。本文要说的事情就出在他的交友一节上。

有一天,郅恽决定去看一位亲密的老友。然后,就出大事了。

报仇是汉人生活中很常见的事,报仇故事也是汉代美术中很常见的题材。上图为年出土的山东吴白庄汉墓画像砖图案,表现汉代传说中的七女刺杀长安令报仇故事。

3

安心去吧,我的朋友

郅恽去看的好友叫董子张。

从后面的情节看,这位董子张应该就是西平县人氏。换言之,这位好友是郅恽的乡亲发小,很可能,还是一起跟随师父学习《韩诗》和经典的同窗,就像梁山伯和祝英台。

那天,郅恽要去看望董子张,其实有个很具体的原因,亲爱的好友董子张病了,很严重,很可能即将撒手人寰。记住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表示即将发生的石破天惊的事,在郅恽多半是了然于心,早已暗自计划好的事情,对此,郅恽自己毫不隐讳地承认了。而这一点很可以显示郅恽身上的所谓汉人质朴又深沉,但暴烈惊人的人格与性格,这是我叙述这个故事的主要目的。

即将发生的友谊事件实在太过于惊心动魄,所以,我需要援引一段直接引语:

……恽耻以军功取位,遂辞归乡里。县令卑身崇礼,请以为门下掾。恽友人董子张者,父先为乡人所害。及子张病,将终,恽往候之。子张垂殁,视恽,歔欷不能言。恽曰:“吾知子不悲天命,而痛仇不复也。子在,吾忧而不手;子亡,吾手而不忧也。”子张但目击而已。恽即起,将客遮仇人,取其头以示子张。子张见而气绝。恽因而诣县,以状自首。令应之迟,恽曰:“为友报仇,吏之私也。奉法不阿,君之义也。亏君以生,非臣节也。”趋出就狱。令跣而追恽,不及,遂自至狱,令拔刃自向以要恽曰:“子不从我出,敢以死明心。”恽得此乃出,因病去。(中华书局老点校本《后汉书》,卷二十九,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第十九,P.)

这一段记述实在太触目惊心,因此容我斗胆胡乱意译一下:

因为不屑于以军功,而不是文章取得功名和职位,因此,郅恽辞别皇帝,回到了故乡。故乡的县令大喜过望,按自来征辟在乡硕学明儒的老规矩,格外恭敬客气,请到郅恽担任县吏的工作。

郅恽有一位叫董子张的好友,董生的父亲为同乡人所杀害。这时候,董子张不幸病倒了,郅恽得到消息,董生即将撒手人寰,于是他动身前往董生的家里。

董生果然已到弥留之际,他不甘的眼神紧盯着郅恽,呜咽,却无法说出话语了。郅恽对好友说:

“我知道,你迟迟不忍瞑目,不是因为愤慨天年的短夭,而是因无力手刃父仇而悲愤填膺。你健好的时候,我担心连累你而没有动手;现在你将永别人世,我可以放手去做,再也没有担心了。”

董生只是用垂死的眼光长长地看着郅恽。郅恽说罢就站起身,带上几位伴当,冲上大街,拦截到董生的仇人,当场杀死此人,取下他的头颅。郅恽回到朋友的家里,向董生出示了仇家的头颅。董生一见仇家之头,安详地闭上了眼帘。

然后,郅恽来到县衙,按规矩向县令自首。县令迟迟没有答话,郅恽于是说:

“我虽为县吏,但为友人报仇却是个人私事。严格地执行国家法律,是大人您的责任。如果我因为长官您的宽纵从而逃避一死,那就会使我作为您下属的职业道德收到玷污。”

郅恽自行离开大堂,毫不迟疑向监狱走去。

县令赶紧追出来,连靴都来不及穿上,还是没有追上。于是县令亲自来到监房里,他拔出佩刀,横在自己的脖子上,对郅恽说:

“先生如果不跟随我离开监房,我将当场自杀,以表明我的心意!”

郅恽只好跟随县令离开监狱,然后以因病辞职的方式离开了。

这段译文不尽准确,是为了更清楚地向现代人传达文本本身的含义。

上图,出土的两柄汉代熟铁锻打制造环首刀,这是汉代吏士最常见,也是威力最为赫人的个人兵器。郅恽替友报仇大约使用的就是这样的刀,而不是影视剧里常见的所谓宝剑。

下图为汉画像砖上描绘的门吏形象。图案中是有凤凰的巍峨双阙,很可能是皇后居住的长乐宫。郅恽负责的城墙东门最北头门洞也应该很巍峨。

3

还有什么事?

这件为友报仇的事就是这样。如果这件事还不能说明郅恽的人格和性格,可以补充一点点。

报仇事件很久后,也许遇赦,这在汉朝是常见的,汝南郡的太守欧阳歙特意邀请他担任郡里的功曹,即负责统计和考绩的部门官吏。汉朝是以十月为第一个月的,汝南郡那时有一个习惯,每年在岁首月份,百里之内的县吏都会带上牛肉和酒,来郡上与太守一起宴会。

在今年的百里官员大宴开始时,太守颁发了一份嘉奖令。汉朝时,丞相,太守等大官的官方命令称为“教”,比天子的制和诏等低一级,在郡里,那就是天条一般的东西。那天太守的教表扬了该郡西部督邮繇延,督邮是负责代表太守巡视本辖区,缉捕盗贼,监督县令,邮政和一切事务的官吏,一个郡一般有两位督邮,一人负责一个半区。

由郡主簿宣读的的嘉奖令说:“西部督邮繇延,天性忠贞,为人公正正派,屡屡摧毁凶恶阴险的盗贼,没有暴虐手法就使得辖区实现良好治理。今天,今天,我要与各大儒士一起来总结繇延的功绩,以便他的事迹扬名本朝。”宣读完毕,由负责郡民政的户曹引领繇延上前接受太守赐饮。

郅恽本来坐在台阶下较远的靠后位置,他立即冲到大堂前,愤然说道:

“请允许我高举牛角杯,请求上天原谅太守大人您的罪过。据属下调查核实,繇延天性贪婪和邪恶,假装正派却内心龌龊,他朋比为奸,欺上害下,他插手的地方均一片狼藉,到处是人民的怨恨。太守您竟然以恶为善,而本郡的官属们本应是您的腹心和臂膀,却一齐以鹿为马。这是长官不像长官,属下不像属下的乱象。请允许我再行礼,以这杯酒告祭上天。”

最后当然是不欢而散。郅恽再次失去了工作。他的名臣之路还要经过不少曲折。

然后,郅恽因为地方举荐来到洛阳,从洛阳东门最北头的门洞警卫队长,即上东门侯做起。做门侯的时候,有天夜里,光复大汉的光武帝打猎归来,过了宵禁时间,他照样不开门让皇帝通过。当然,这事也给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后的然后,他做了太子的老师,教太子《韩诗》。以后又做过长沙太守,因为犯错,被降为县长,又不知道因为什么事,彻底被免官。

于是,这一次,这位年轻时一心以圣贤经术为天下服务的人真的彻底死心了。

这一次,他没有回乡,就在外乡住下来,潜心教授学生,并将平生儒学的心得写了八篇文章。最后,这位儒生朋友病逝了。

好朋友郅恽的故事就是这样。希望读完的人对汉代的儒生有一点点稍具体的印象。读书人不全是你想象的那么柔弱和纠结的。真的。

本文是本人为本公微撰写的独家原创文章。我将陆续撰写秦汉史随笔和札记,与有兴趣的朋友交流。如果您觉得有意思,请不要忘记与您的朋友们分享。谢谢。

赵楚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
白斑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pingzx.com/xpxjd/4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