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历史名人你知道几个

西平名人

  从春秋时期的柏子国,秦代置颍川郡,汉置汝南郡始,西平便作为汝南郡的一部分英杰辈出,从西平走出的名人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熠熠生辉。

传说人物

  嫘祖

  《史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据有关专家考证,西陵即今河南省西平县。黄帝和嫘祖等传说人物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韩非子

  战国时期的韩国公子,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相传韩非曾居住在今西平县西部山区著书《说难》《孤愤》。韩非师从荀卿,但思想观念却与荀卿大不相同,他没有承袭儒家的思想,却“喜刑名法术之学”(申不害主张君主当执术无刑,因循以督责臣下,其责深刻,所以申不害的理论称为“术”。商鞅的理论称为“法”。这两种理论统称“刑名”,所以称为“刑名法术之学”),“归本于黄老”(指韩非的理论与黄老之法相似,都不尚繁华,清简无为,君臣自正),继承并发展了法家思想,成为战国末年法家之集大成者。

史载人物

  郅恽

  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东汉初年名臣。

  幼治《韩诗》、《严氏春秋》,明天文历数。王莽窃国,上书请其逊位,被拘系狱中,遇赦后徙居湖南苍梧山。建武初年,积弩将军傅俊东征扬州,召为麾下长史。时军士荡无纪律,所在虏掠,恽建议戢抚士兵,由是百姓皆服,所向皆下。功成不受赏,翩然辞归故里,太守欧阳歙引为功曹,未几称病引退,客居江夏,闭门授徒,举孝廉,任洛阳上东城门侯。光武帝夜猎,拒关不纳,并上书谏止,光武帝赐布百匹以旌其直。后授皇太子《韩诗》,侍讲殿中。郭皇后被废,太子惶惧不安,恽为其设谋,卒得保全。迁长沙太守,坐事免官,寻病卒。

  郅恽以其执法严明的故事“郅恽据关”而留名史册,与“强项令”董宣齐名。《资治通鉴》第四十三卷记载:(光武帝)尝不猎,车驾夜还,上东门候汝南郅恽拒关不开。上令从者见面于门间,恽曰:“火明辽远。”遂不受诏。上乃回,从东中门入,明日,恽上书谏曰:“昔文王不敢于游田,以万民惟正之供。而陛下远猎山林,夜以继昼,其如社稷宗庙何!”书奏,赐恽布百匹,贬东中门候为参封尉。

  郅恽是目前所知的东汉帝国的第一任长沙太守,他在长沙时“崇教化,表异行”,力倡忠孝节义。在《东汉演义》里郅君章是一个重要人物,其形象和所作为都属于小说演绎,与史书记载不符。但也由此说明他在东汉历史上有一定的影响。

  郅寿

  郅寿,字伯孝,郅恽子,东汉大臣。从小跟着父亲苦读经书,成年后,以廉能入孝廉。不久,迁冀州刺史,在任三年,迁尚书令。此时是肃宗执政,每当朝廷有争执不下的问题时,郅寿便显示出他与众不同的解决办法。时间一长,肃宗皇帝认定郅寿有奇才大略,任郅寿为京兆尹。在他为京兆尹期间,当地诸多豪强听说郅寿当了京兆尹,都知道他在冀州时的铁腕作风,皆怀震悚,没有敢再轻易犯法的人了。郅寿铁面无私,对于部属以诚相待,因而部属们都愿意跟着郅寿拼死效命。当时郅寿被皇帝任命为尚书仆射。当朝有位威倾天下的大将军窦宪,是皇帝的妻哥。此人不仅内受皇宠,而且手握重权。有一次,窦宪让其门吏捎信给郅寿,想让他办点事。没想到一贯看不起窦宪的郅寿将那个想通过他做贪赃枉法之事的门吏送入监牢。随后郅寿又几次上书皇帝,奏窦宪骄横,并引王莽的例子以戒国家。此时,窦宪正在边关征讨匈奴,海内供其役费,而窦宪及其弟窦景、窦笃大兴土木,并起豪宅,骄奢无度,动用大批劳役,百姓连连喊苦。郅寿又以府藏空虚,军旅未休,当廷斥责窦宪,大臣们莫不为郅寿言辞色变。当窦宪知道这些事后,勃然大怒,他真想不到郅寿会如此大胆地与他作对。为了除掉这个眼中钉,窦宪以郅寿私买公田为由,诬陷郅寿下了大狱,并劝诱皇帝下诏处死。侍御史何敞上书据理力争,并以自己的身家性命担保郅寿无罪。就这样,皇帝虽改了原判,免了郅寿一死,但仍将其贬到几千里之外的合浦。悲愤不已的郅寿明知回天无力,也知道自己既被流放也免不了遭窦宪的暗算。为了保全家人的性命,郅寿最终选择了自杀,一代忠臣就这样淹没在东汉动荡的岁月之中。惟一值得庆幸的是,他的家人辗转千里,最终回到自己的故乡。

  《搜神记》中记载的郅恽孙子郅伯夷的故事传说

  北部督邮西平郡人郅伯夷,年纪在三十岁左右,很有才智决断,是长沙太守郅君章的孙子。

  他下午四点钟左右来到一座亭馆,使命令开路的差役姑且进亭留宿。录事掾禀告说:“现在时间还早,可以赶到前面的亭馆去住。”郅伯夷说:“我现在想写公文。”于是就留下来了。这亭馆的小吏非常恐惧,说他们应该离开这儿。郅伯夷却传令说:“督邮想到楼上观望,快一点去打扫!”一会儿郅伯夷使上了楼。天还没有黑,楼梯下却又点上了灯火。郅伯夷命令说:“我在思考道家学说,不可以见火,请把它灭了!”亭吏知道一定会有突变的事故发生,到时候该用火去照看,所以只是把火暂且藏在壶中。天色已经黑了,郅伯夷穿戴整齐后坐着,念诵《六甲》、《孝经》、《易经》等,念完就睡了。过了一会儿,他又把头转到东边去睡,用大中扎在两脚上,再用头巾、帽子戴在它上面,并偷偷地拔出了宝剑,解开了衣带。夜深了,有个乌黑的东西四五尺长,逐渐升高,跑到楼上后,便扑向郅伯夷。郅伯夷拿起被子罩它,他两脚光光地从头巾中挣脱出来,差一点被那精怪抓了去。他反复用剑和衣带打精怪的脚,并喊楼下的人把火拿上来,光照下一看,只见一只老狐狸浑身通红,身上一根毛也没有,于是便捉下去把它烧死了。

  第二天彻底清理这楼房,发现被狐狸精抓下来的人的发髻有一百多个。

  李咸

  李咸,字元卓,曾学鲁《诗》、《春秋公羊传》、三《礼》,任大鸿胪,灵帝初拜太尉。李咸在相位能约身率下。谢承著《后汉书》:(李咸)自在相位,约身率下,常食脱粟饭、酱菜而已。以老乞归。尽还所赐物品,乘敞牛车,使子驾御,晨出京师洛阳,百僚追送不得见。

  汉·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公讳咸,字元卓,汝南西平人。盖秦将李信之后,孝武大将军广之胄也。枝流叶布,家于兹土。”成语“枝流叶布”由此而来。比喻后裔支派分布甚广。

  《太尉汝南李公碑》:“迁徐州刺吏,百司震肃,饕餮风靡,恶直丑正。”成语“恶直丑正”由此而来,指使奸邪者改恶从善。

  和洽

  和洽,生卒年不详,字阳士,汝南郡西平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汉末被举为孝廉,初时投刘表。曹操夺取荆州,拜和洽为丞相掾属。曹操被封为魏王,拜和洽为侍中,力谏曹操免毛玠罪。曹丕代汉为魏文帝,拜和洽为光禄勋,封安成亭侯,明帝时进封为西陵乡侯。转官为太常。为官“清贫俭约,以至卖四宅以自给”,死后谥为简侯。《三国志.和洽列传》评曰:和洽清和干理,一世之美士也。

  和峤

  和峤,字长舆,西晋汝南西平(今河南西平)人。祖父和洽曾任魏国尚书令。父和逌是魏国吏部尚书。峤少有风格,慕舅夏侯玄的为人,珍重自爱,有盛名于世,袭父爵上蔡伯,起家太子舍人。累迁颍川太守,为政清简,甚得百姓欢心。

  太傅从事中郎庾顗见到他赞叹说:“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磥砢多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贾充亦十分看重他,在武帝面前赞美他,后任给事黄门侍郎,迁中书令,武帝十分器重。

  当时荀勖为中书监,晋朝中书监与中书令常同乘一车入朝,中书令峤鄙视荀勖的为人,遂乘坐专车,与之抗衡,这是的典故。

  晋太康二年(年)汲郡民发古冢,得书言穆王游幸之事,武帝下诏荀勖、和峤等以隶字写之,书成为《竹书纪年》。唐太宗赞曰:“和峤预识惠帝不胜重任,力主易储,非古所谓社稷之臣而何?向使武帝毅然听从,择贤而立,则贾后、八王之祸能消弭——惜峤议不行,晋末再传而乱斯矣!邦之兴衰,基于一言。有国者其知所鉴戒哉!”《晋书》

当代名人

  郭麟阁

  (--),河南西平人,我国当代著名的法国语言文学专家、教授、教育家、翻译家,中国法语耆宿。年毕业于中法大学服尔德(即伏尔泰)学院。年获法国里昂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任辅仁大学讲师、北平师范学院教授、中法大学教授、法国文学系和文史系主任、代理文学院院长。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法语教研室主任、民革中央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全国法语教学研究会顾问、《法国研究杂志》顾问、北京市教授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著有《红楼梦研究》(法语)、《法国文艺论集》(法语)、《法国文学简史》(法语)、《法语文体学教程》,主编《大学法语》教材、《汉法词典》、《汉法成语词典》、《法国历史语法》等,译有(法)马尔赛勒·巴尼奥勒《窦巴兹》、(法)普罗斯佩·梅里美《雅克团》等。郭先生从事教育工作达半世纪之久,知识渊博,治学严谨。他一贯热心执教,积极从事学术研究,勤勤恳恳,孜孜不倦,成绩斐然。其学生遍及国内外,可谓"桃李满天下"。

  张秀卿

  (-),女,西平人,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艺名“大宝贝”。张秀卿是越调的泰斗级人物。她主演《三哭殿》中的唐王李世民,

  一个飘然出场亮相,其仪表的庄重,举止的潇洒,就能博得观众的喝彩,再加上她那说中有唱,唱中带念的唱做艺术,向被誉为越调的“盖河南”。

  张秀卿曾和越调表演艺术家申凤梅同台演出。她一生扮演的角色很多,小旦行:《蝴蝶杯》中的胡凤莲;小生行:《李天宝吊孝》中的李天宝、《李双喜借粮》中的李双喜;青衣行:《抱琵琶》中的秦香莲;须生行:《收姜维》中的诸葛亮、《三哭殿》中的李世民、《辕门斩子》中的杨延昭等。

  于赓虞

  (-),名舜卿,字赓虞,新月派诗人之一,著名诗人、翻译家。笔名君平、波西、东美等。河南西平人。年6月,与焦菊隐等人成立新文学社团,即北京文坛风云一时的“绿波社”。年4月,创办《绿波周报》,8月底又创办《绿波季刊》。《绿波周报》、《绿波季刊》。年月4月赴英国伦敦大学研究欧洲文学史。在英期间,著《诗论》、《雪莱的婚姻》、《雪莱的罗曼史》。年任河南大学文史系副教授。年8月14日病逝于开封家中。著有诗集《骷髅上的蔷薇》、《孤岛》等。于庚虞的诗《秋晨》:别了,星霜漫天的黑夜/我受了圣水难洗的苦孽/你方从我的背上踏过/欢迎啊,东曙,你又已复活!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睁眼/双手抱住太阳的脚,看/叶颤,花舞,听市声沉醉/直到落下欢欣的眼泪!

  陈铭志

  (-),河南西平人,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

陈铭志教授是第六、七、八届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曾担任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系主任、博导。多年来,他在复调音乐的教学、作曲和理论方面成果卓著,被誉为“中国复调大师”。他创作的《钢琴三重奏》等作品,在曼哈顿音乐学院和纽约艺术中心演出;以现代技法创作的《钢琴小品八首》经法国国家广播电台播出;大提琴曲《湘江之歌》《草原赞歌》《板车》等则由大提琴家尤金·卡尔在美国连续上演百场以上;钢琴曲《乌苏里船歌》等更是老少皆爱的作品。

郜风涛

  年生,西平人。年兰州大学汉语文学专业毕业,文学学士。曾任国务院法制局办公室秘书处副处长;山东龙口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国务院法制局农林城建法规司处长、副司长;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农业资源环保法制司副司长、司长;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年10月任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

  陈金英

  年生,女,越调表演艺术家。祖籍舞阳县,原西平越调剧团主演,系西平越调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先攻花旦,后兼须生。小荷初露,即受到越调泰斗张秀卿家人赏识,接入汝南辛秀班,8岁拜张秀卿为师,随张秀卿之母姓,改名辛金英。年她独自领班,才复其原姓。陈金英学艺未满,已颇有名气,所到之处,必点其戏,深得豫南及郑州、开封等地观众赏识。因其是“大宝贝”的嫡派传人,又酷有其师风范,观众因称之为“三宝贝”。代表剧目:《收姜维》《三哭殿》《宝莲灯》《白蛇传》《火焚绣楼》等,尤其擅演生角,年退休。陈金英唱腔继承了越调传统的演唱技巧,在演出实践中大胆借鉴豫剧、曲剧、河北梆子等唱腔的音乐元素,丰富和发展了越调唱腔音乐艺术。她的唱腔委婉深沉,苍劲豪放,既有张(秀卿)派风格,又有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被广大戏迷所称道。

当然还有很多,这只是一部分!

掌上西平圈

赞赏

长按







































治癜风好方法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pingzx.com/xpxjd/4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