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藏粮于地保丰产秋田管理正当时中原新

新华网郑州7月28日电(牛少杰张建伟)在河南省西平县二郎镇高标准示范田里,一株株玉米粗壮挺拔,风吹过玉米叶飒飒作响,初已长成的玉米挺拔健壮。   “别看今天这玉米长势这么好,当初秋种的时候遭遇大旱,俺们的玉米普遍浇了三四次水才把苗保下来!”该镇年过五旬的农民张国民告诉记者,多亏了高标准粮田项目和农技专家的指导。在二郎镇高标准粮田项目区,通过高标准粮田建设,路、井、渠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每30亩地就建有一眼水井,农民刷卡就能浇地。在这里,还有一座科技感十足的小型气象站,度可旋转的摄像头实时监测田里的温度、雨量、墒情,这些信息都显示在旁边挂起的LED显示屏上。这只是西平县实施高产创建、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加强技术服务的一个场景。近年来,西平县以集中打造“土地平整肥沃、灌溉设施完善、农机装备齐全、技术集成到位、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高标准永久性粮田为目标,累计投入10.73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85.86万亩。在硬件设施逐步完善的基础上,西平县还整合物资、资金和技术优势,落实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机械化作业、统一病虫害综合防治,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全县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西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谢耀丽介绍,全县建成农技推广区域站12个,与河南农大、河南省农科院等加强科技合作,建立了“区域站+技术人员+经营主体+农户”技术服务模式,积极参与“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使全县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处于全省前列。时下正值秋粮管理的关键时期,西平县通过采取农技专家田间指导、科技知识进村入户、专家热线答复等措施,对农民进行管理技术的培训和宣传;农技专家还通过电视讲座、农村大喇叭广播、发送手机短信、张贴技术明白纸等多种形式,指导农民科学管田,力争今年秋粮再获丰收。(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pingzx.com/xpxjd/13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