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西平岁月如歌铸辉煌ldquo

怀念陶西平先生之十四

陶西平《岁月如歌铸辉煌》

——“发展中的北京国际职业学校(-)”序

岁月如歌,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也是一首激动人心的交响曲。现在,一本记述职业学校的创建、变迁与成长历史的书出版了,再现了曾经的奋斗与辉煌,这不由不使我感动。我要祝贺这本书的出版,更要向多年来为谱写这首乐曲付出辛劳和智慧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历尽坎坷,无怨无悔,理应受到我们的钦佩与尊敬。

这本书虽是记录了东城区部分职业学校的发展史,但它不仅是北京市职业教育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缩影。近三十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教育创业与创新的历史。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职业教育的再度崛起,到今天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每前进一步都凝聚着开拓者辛勤耕耘的心血,都闪烁着接班人智慧的光辉,北京市东城区职业教育是职教百花园地里的一朵艳丽的鲜花。

东城职业教育数十年奋斗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深刻的启迪。一是职业教育必须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学校办学为了行业、企业,依靠行业、企业,只有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办学,才能使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二是职业教育必须坚持抓住机遇,谋求发展。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直接为经济建设培养所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因此,专业的设置,教学的内容,培养的模式都必须根据市场的需要及时地予以调整。脱离了需求,职业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丧失了机遇,职业教育就失去了发展的可能。三是职业教育必须坚持整合资源,创造强势。职业教育具有极强的产业属性,它实际置身于激烈的市场的竞争之中。职业学校的发展,只有真正不断整合,不断增强实力,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适应提高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和效益的需要,适应扩大劳动者就业规模和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需要。四是职业教育必须坚持艰苦奋斗,锲而不舍。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它需要一大批忠诚于教育事业的职教工作者,无私无畏,殚精竭虑,夙兴夜寐,持之以恒。最后,职业教育还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永不停步。只有不断地推进职业教育的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教学创新,手段创新和评价创新,职业教育才能够跟上时代对脚步,才能进入并永远置身于现代职业教育的行列。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总结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勾画了职业教育未来的光辉前景,预示着我国迎来职业教育的又一个春天。推动职业教育的新的发展,任重道远。所以,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有许多工作可做,还有许多工作能做。东城区职教界的同志们已经在我们的面前展现出一派青春的活力,我很希望大家继续进行新的探索,年年有所创造,年年有所前进。

衷心期盼再经过十年的努力,东城职业教育能向我们奉献出更为丰硕的成果,更为成熟的经验,更为动人的魅力,让明天续写昨日和今日的辉煌。

陶西平(签字)

年12月24日

编者后记:本文是老领导陶西平同志在年北京市东城区《北京国际职业学校(-)》校庆专辑上的“序”。我们由这篇短短的“序”中,窥见了陶西平对职业教育思想的精辟论述;言简意赅的语言,展现了陶西平对北京国际职业学校办学道路的赞扬,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性、实践性、可操作性以及前瞻性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至今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今日得以重发,感谢北京市东城区职教中心张志鹏主任以及原北京市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刘春玲同志。

编者于东平年5月11日

责任编辑:贾洪振

相关链接

陶西平:用多元智能丰富教师智慧----在北京昌平职业学校庆祝第28个教师节上的讲话(怀念陶西平先生之一)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怀念陶西平先生之二)

先生之风沐浴职教(怀念陶西平先生之三)

先生之风润泽昌职(怀念陶西平先生之四)

先生之风高山仰止(怀念陶西平先生之五)

陶西平谈当前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怀念陶西平先生之六)

在这里我看到了职业教育的魅力和尊严(怀念陶西平先生之七)

马瑞珍:深切怀念恩师陶西平(怀念陶西平先生之八)

张长谦:新时期新目标新征程――怀念老领导陶西平(怀念陶西平先生之九)

于东平:让“金帆”鼓起远航的人——陶西平(怀念陶西平先生之十)

陶西平:以教师的智慧来创造智慧的教育——在北京昌职庆祝第21个教师节上的讲话(怀念陶西平先生之十一)

于东平:著名教育改革家——陶西平(怀念陶西平先生之十二)

陶西平:在北京昌职我看到了职业教育的魅力与尊严——在北京昌职第九届技能展上的讲话(怀念陶西平先生之十三)

于东平杏坛漫话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pingzx.com/xpxjd/10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