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西平县 >> 西平县房产 >> 漯河大记事

漯河大记事

白癜风患者的饮食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544833.html

汉绥和二年(公元前七年)

汝颍漂涌,与雨水并为民害。《资治通鉴》载。

黄初六年(公元年)

三月,曹丕东行至召陵,修讨滤渠(今漯河以东沙河地段)。

五月,以舟师伐吴。

晋太元八年(公元年)

淝水之战,秦符坚帅兵南进,自汝经隐达颍,运粮万艘。当时境内已为漕运要道。——摘自郑大图书馆

东晋义熙元年(公元年)

秋,大旱。

开元十年(公元年)

五月,汝水漫溢漂溺数千家,次年县治自激水(即隐水,今沙河),南移激水北。

元和十一年(公元年)

十二月,置颍淮水运使从杨子院(今扬州),迎淮、颍、激(即隐水,今沙河)而上,支援郾城境内的官军。据《旧唐书宪宗》载,一次就运粮五十万石,军草一千五百万束。据此可知,漯河当时水路交通已比较便利。

十二年(公元年)

七月,高承简为激州刺史(激州设郾城)领郾城、上蔡、西平、遂平四县。提倡开荒种地,修河筑寨,激水两岸(长二百余里)成为良田沃土。《民志职官篇》载。

明洪武年间(公元年—年),

元末明初,兵灾连年,赤地千里,人死殆尽。由山西洪洞县移民到漯。

成华十八年(公元年)

河南累岁大旱,郾城尤甚,民吃草根、树皮,死者相枕芨。是年冬,大雪,麦播失时,改种春麦。次年获得好收成。

明嘉庆十一年(公元年)

七月,大水。沙、澧、唐三河汇合为一,郾城、漯河四周洪水奔腾,房倒屋塌,人畜溺死。

明嘉庆三十二年(公元年)

三月,在郾城、西平交界处,两县合力疏浚石界河(今淤泥河)。

崇祯十年(公元年)

秋,无数罕见怪鸟过境。其形如鸩,黑身秃足,千万为群,自北而南,昼飞夜宿于此。是秋,好收成。

十四年(公元年)

是年,疫病流行,斗米价两千。人相食。民多加入李自成起义军。

顺治十三年(公元年)

于漯河镇东龙塘村修沙河南岸险工地段,俗称“母猪圈”。百姓以“开了母猪圈,淹到项城县”来形容其地处要冲。

康熙十年(公元年)

郾城知县李应宗,奏请免除黄河夫役,集中人力、物力修筑沙、澧河堤。

民国十五年(年)

入夏后阴雨连绵,河水泛滥。公历8月4日,水若倾盆,昼夜不止,5日晨,河水漫溢,马路街水深三尺余,房屋倒塌四千多间,货物毁坏无数,此从来未有之奇灾。《许昌地区气象大事记》载。

建国前后记事

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进驻漯河,成立警备司令部。司令皮定均进驻后,奉命将漯河镇改为漯河市,隶属豫西二地区领导。

年1月15日,豫西二地委指示,郾城县和漯河市合并办公。齐文川任市县委书记,梁仰云任市县长。

2月23日,豫西二、五地委合并为许昌专员公署。

10月16日,许昌地委指示:“郾、漯分设建制”。

年8月漯河市委(县级市)决定,将全郊七个小乡合并为三个大乡。并后有沙北孙庄乡,书记李清合,乡长赵继成;翟庄乡,书记李法顺,乡长黄五本;大荆庄乡,书记林长领,乡长丁贵生。

年11月,市委决定将全市郊三个乡合并为两个乡。合并后有孙庄乡、金盆赵乡。

年8月,撤销市郊的孙庄乡和金盆赵乡。全郊区组建为一个政企合一的“漯河市郊人民公社”。下设五个管理区有黄岗、小寨杨、龙塘、孙庄、干河陈。

年4月,许昌地委决定成立“中共漯河市郊区委员会”,分设干河陈、后谢、翟庄、孙庄4个公社党政机构。

年1月20日,国务院批准漯河市升格为省辖市,实行市带县,原漯河地区地域改划为源汇区,源汇区辖干河陈乡、后谢乡、翟庄乡、孙庄乡。以上摘自《漯河市(区)农业志》

年9月,国务院批准漯河市行政区划调整,辖源汇区、郾城区、召陵区、舞阳县、临颍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pingzx.com/xpxfc/76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