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合肥,
总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合肥,就像一本百科全书,
让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或许你感觉你走遍了整个合肥,
但总有一些关于合肥的
有意思的事情你未必完全知道。
那今天就跟随小略一起走进那些你不知道的合肥小事。
???
其实要说起来,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合肥的发展。记得小学的时候合肥还是个特别破旧的城市,家门口的二环路还是狭窄的水泥路,每天都会有许多卡车路过,卷起灰尘。给这个破旧的城市又添上灰蒙蒙的色彩。记忆中,那时的合肥色调就是泛黄的落后城市。
(年合肥的三里庵)
关于合肥,其实有很多可以说的,只是近些年合肥发展的太快。人们已经渐渐忽略了这个城市的前世今生!那些年,我们一起待过的合肥,有太多美妙的回忆。
(年合肥的市府广场)
那一年,我才10岁,合肥安庆路,早上起来很早,爷爷给我两块钱,我去黄山巷一家早点铺给全家人买早点。糍糕,春卷,麻圆,油条,豆腐脑稀饭沙汤。
中午小伙伴们来我家玩小霸王,一直玩一下午。爷爷奶奶去做礼拜。回来的时候给我带好多吃的。唉。多么想回到小时候啊。那个时候,经常去逍遥津玩!
(20年前的逍遥津公园)
今天必须给你们普及一下合肥的一些冷知识,保证一个比一个冷!大家搬好小板凳认真听!以后说给自己的子女听。
1.“霸都”的由来
合肥在网上被称为霸都,这个外号最早来自百度华吧里一位叫合肥中部硬吃的网友写的《中华城市发展大会》一文,文里将合肥称为霸都,然后网友就传开了。没想到如今这个外号却被不少合肥当地媒体甚至开发商使用。后来有些城市也这么叫,他们认为合肥不配当省会,诬蔑合肥霸占资源,所以也称呼合肥为霸都。
2.大蜀山是火山
大蜀山其实是座火山,据说还有日军造的纪念牌,下次再有合肥丈母娘要求你买蜀山区的天价房,你可以回嘴「那西门的房子有什么好?火山爆发都给他烧掉。」
大蜀山上有个日军造的纪念碑。当年日军占领合肥后,年1月,日军城防司令三浦中佐率领一队日军前往合肥西郊扫荡,与驻扎于此的中国军队发生战斗,这队日军被全部歼灭在大蜀山脚下,三浦中佐也被击毙。储祥林回忆,这场战斗发生后不久,日军开始在大蜀山山顶修建一系列工事,包括这座纪念碑。以史为鉴,勿忘国耻。
3.曹操囤兵合肥
工大的斛兵塘是曹操点兵用的,明教寺是曹操点将用的,这两个地方大家都知道。但杏花公园是曹军用来囤水军的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了。
4.庐阳才是富人区
如今合肥公认的富人区是包括滨湖区、政务区,房价高企。但实际上在旧社会,西门外是一望无际的农田,北门(庐阳区)才是合肥真正的富人区,李鸿章府、段祺瑞府、庐州府衙都在庐阳区境内。
后因年、年河南两次两次灾害,大量南逃的河南灾民落户北门外(今双岗、劳动村一带),李段军阀门第也开始衰落,北门才逐渐变成平民区。
5.瑶海区名字的由来
瑶海区的名字来自+年代,城东修了个公园,命名时用了公园地址原名姚海冲的名字的谐音瑶海,后来就逐渐有了瑶海街道和瑶海区。
6.合肥的八个门
清朝的庐州府城有八座城门:拱辰门、金斗门、威武门、时雍门、南熏门、德胜门、西平门、水西门;太平军攻城炸毁金斗门,只剩七门;而现在因为宣传的原因(比如合肥地铁一号线大东门站)大部分人只知道有北门、大东门、小东门、南熏门、大西门。
金斗门炸了没人知道,南熏门桥让很多人知道南熏门但位置偏移了,德胜门大概是名字太俗也没人知道,水西门因为是水门所以一般也不知道。
7.四牌楼的历史
四牌楼,年(清乾隆二十四年)庐州知府王成重始建,年重修,取名奎星楼,希冀合肥文脉延续、文风昌盛、文运高扬。当时只有三层上带亭楼,年毁于火,年合肥各界捐款万元,修建成四层楼,楼匾书:“礼义廉耻”,“九·一八”事变后,楼外曾竖匾额“抗日救国”,年5月日军攻占合肥前空袭,四牌楼作为合肥的制高点,基本炸毁,后原址重建。
8.合肥的古城墙
合肥是有古城墙的,环城公园就是古城墙的所在地,古城墙直到五十年代的时候才被拆除。而环城公园是合肥的护城河,是庐州府衙旧址。
9.20年前合肥到处农田
合肥近10年发展速度非常快,这10年我就不讲了,我讲讲近20年的。20年前,大西门往西去除了琥珀山庄以外基本都是农田,父辈小时候经常骑自行车去董铺水库游泳钓鱼。
10.合肥第一个机场
大家都以为骆岗机场才是合肥首个机场,其实合肥第一个机场是三里街机场,年建成,当年全国都还没有几个城市有机场。年底,合肥骆岗机场启用后,三里街机场于第二年关闭,移交给省体委(现省体育局)使用。
11.合肥的湖都是挖的
合肥市喜欢挖人工湖,这是有历史传承的,建国初期就挖了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后来的天鹅湖王嘴湖一类,全是挖的。可能全合肥市就只有巢湖不是挖的…(还是巢湖好看)
12.三孝口和迴龙桥由来
1.三孝口名字的由来是一场大火,好像是三个儿子为了救妈妈被烧死了,从此以后这里就叫做三孝口。
2.老合肥都知道,现在的“老报馆”就是以前的“安徽日报社”,再早的时候,这里的站名叫做“迴龙桥”。乾隆下江南的时候,路过合肥,走到这里时前面发大水无法前行,于是掉头改道,从此后当地官员就把这里命名为迴龙桥。
13.三里庵,五里墩的由来
三里庵古称"卧佛庵",与莲花庵为姐妹庵,但规模不大。三里庵,五里墩,十里庙中的三,五,十。指的是到庐州府也就是现在安徽博物馆的距离。四牌楼其实在中国邮政和青云楼交口那里,新华书店百大那个路口其实是叫范巷口。五里墩立交桥建成时号称华东最大立交枢纽。
14.逍遥津以前收费
逍遥津以前是收费的大型游乐场加公园加动物园,我还在里面看过大熊猫,后来不收费了,反而没人去了。以前收费是人山人海不分节假日,可能是因为游乐设施曾经出过事故。
动物园也迁到大蜀山上改名大蜀山野生动物园,现在也一年比一年人少。这个大象滑滑梯少说也得40年了!
15.大钟楼曾是最高建筑
大钟楼刚建好时是合肥最高的建筑!不过给现在最高的是安徽金融中心(IFC),估计以后最高的楼在滨湖!
从小住在大钟楼边,大钟楼的钟声再熟悉不过了,前几年曾经取消,结果被市民抗议保留了下来!
让我给大家说说规律,早上七点第一次敲钟先是东方红,然后敲钟;中午十二点敲钟前有一段钟声的旋律,然后敲;还有晚上六点和九点,九点最后一次敲钟。
早上七点,中午十二点;晚上六点和九点,分别有一个女声说:祝大家早上好,祝大家中午好,祝大家晚上好,祝大家晚安!真的超温馨,每次晚上写作业一听到九点的晚安就知道自己该赶快写作业睡觉了!
16.明珠广场的西洋建筑
明珠广场的欧洲风情街并不是假的欧洲建筑,而是清朝末期英美日法等国在这修建的会馆,领事馆和传教士们的别墅和天主堂组成的,今天的千叶会馆是当年的日领事馆和三井银行,修建于,是这一片年代最新的西洋建筑。
看完是不是觉得很涨知识?一般人我都不告诉他们!估计只有一些老合肥人才知道这些冷知识。虽然合肥还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文化底蕴丰厚的合肥一直在前行。
让我们再看看这些合肥的旧照片,老合肥人,看完应该回忆满满!随着这些年城市的发展,感觉老合肥人的声音越来越微弱,但一些历史文化应当给记住,这才是一个城市的名片。
(90年代初的长江路)
我咋觉得那个时候规划的还好一点
(年四牌楼)
回忆满满的地方
(老火车站)
好有历史厚重感
(淮河路步行街)
和现在的差别有点大
(年的合肥长江饭店)
当时名为安徽大旅社
在我心中,合肥就是最美最好的地方!虽然她繁华不似北上广深,那她也是长三角之一,也是江浙沪皖包邮!既能给我大城市的奢华夜景,繁灯齐亮不夜城之感。也能让我醉于树林,且听风过叶落行走于石阶小径看流水泛波,月是故乡明,他乡游子不甚感慨!
小略觉得
记住这些冷知识
以后朋友问你就可以和他们说啦!
分享让更多的人知道!#你知道哪些关于合肥的冷知识?#
全攻略编辑:大白责任编辑:糖豆
来源:草根合肥、掌中安徽及网络
合肥全攻略(ID:lezaihefei)综合整理,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商务合作
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