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廉芳(一),字敬六,西平洪村保栗楼村人。父瑞昌,廪贡生。母朱氏。年二十一县试冠军,入邑痒。旋肄业豫南师范学堂、直隶高等警务学堂。宣统元年,拔萃贡成均。以州判分陕西,任长安县警察局长,三年冬弃职返豫。民国建元被举为河南临时省议会议员。明年充开封《民立报》编辑。直言招忌,会湖口变起,当道密遣侦骑,乘夜围报社,大索党人,君逾垣而免。三年任本县劝学所长,增经费,广学校,创建图书馆。六年至九年,连任省议会议员,持论通正,多建白。十四年胡景翼督豫,檄为信阳县知事。革衙,清积弊,理狱讼,缉盗贼,舆论贤之。寻丁母忧,解职归。嗣复摄汲县篆,不久即罢去。创设临时省政府于商丘,任政务处长。其秋省政府移汴,改任民政厅顾问,代理厅务,兼膺地方行政人员训练所主任。昕夕从公,繁剧咸理。二十一年六月,主席刘峙往豫南督师剿共,驻节明港,以君为临时政务处主任,寻改为河南特区党政府联合办事处政务部主任。溽暑从征,躬巡罗山、光山、潢川各县,指导组设农村兴复委员会,抚辑流亡,规划并然,峙、钫咸倚重之。九月二十一日乙酉凯旋,至罗山武家坡坠车而卒,年四十有九。事闻,河南省政府震悼,即日拨帑银治丧。并约集同僚、雅故数百人为位而泣。主席已下皆亲临奠醊,备极哀荣。十一月十五日庚辰,葬于栗楼村。子二:鸿厘、鸿文。著有《知非斋诗文集》、《二十路革命战史》、《商丘纪事》等书。
西平栗氏英杰之一栗廉芳墓志铭栗君墓志铭
陈铭鉴
民国二十一年九月廿一日乙酉,河南特区党政联合办事处政务主任栗君,随剿赤军凯旋,道经罗山武家坡,坠车暴卒。两河人士,闻之咸震悼。省一政府为发帑银治丧,并集僚友数百人,于开封为位而哭,主席以下皆亲临。是月已丑,丧至自信阳;十一月庚辰,葬于西平县洪保栗楼村。其时,铭鉴总纂县志已脱稿,为君列传,故特增订焉。明年二月丁酉,余由旧都归里,比返过夷门,唁栗太公。太公曰:“子与廉芳夙同学,交竺,盍为铭?”铭鉴曰:“谨诺”。按状:
君名廉芳,字敬六,河南西平人。曾祖光辉;祖逢喜;你瑞昌,廪贡生;妣朱氏。
君幼读书颖悟。年二十一县试冠军,补博士弟子员。寻毕业于豫南师范学堂暨直隶高等警务学堂。宣统元年,拔萃贡成均,以州判分发陕西,任长安县警察局长。辛亥武昌事起,弃官归。民国建元,被举为河南临时省议会议员,脱然颖出。明年癸丑,充《民立报》编辑,直言触忌。会湖口变作,当道遣侦骑围捕,君逾垣而免。甲寅,任西平县劝学所长,增经费,广教育,创建图书馆、藏书楼,民智丕启。戊午,被选为省议会议员,持论通正,不为迂激之谈,任职六载,声誉益著。乙丑,摄信阳县知事,革衙蠹,除积弊,清雈苻,理狱讼。视事甫数月,治绩灿然。先是戍军滋扰,县绅联名劾之,洎君莅任而事发,戍军渠率大恚,亲诣县署索名簿,将兴大狱,君力争之而寝。戍军变敛迹。寻复摄汲县事,不久,解印绶去。渡江,遍探东南佳山水,以诗歌自娱。庚年春,豫局骤变,第二十路军总指挥张钫,奉命创设临时省政府于商丘,君实左右之。其秋事平,还大梁,任民政厅顾问,代行厅长职务,兼主地方行政人员训练所。日行事务极繁赜,君从容擘画,巨纤咸理。壬申夏,省主席刘峙赴豫南督师剿赤,命君偕行。初设临时政务处于明港,继移罗山,改党政联合办事处,均以君总其事。君冒暑巡行潢川、光山各县,抚流亡,筹振济,饬军纪,兴农村,凡所规画,皆切中体要。刘主席、张总指挥咸倚重之。君躯干不逮中人,而意志强决,器度安闲,义之所在,毅然奔赴,虽挠折弗易也。夙耽文学,尝纂修《河南通志》;创立中州国学社,以振导后进,学者翕然称之。著《知非斋文集》、《商丘纪事》、《第二十路军革命战史》。君生于清光绪十年九月二十六日,卒年四十有九。妻刘氏,妾吕氏。子二:鸿厘、鸿文。女二:继馨、继芬。
君之卒也,余既哭以诗矣。今铭君墓,冀以塞太公之悲。铭曰:不以险夷渝节,不以生死萦怀。名勒金石,骨葬蒿莱。逝者信无憾矣,而生者奚哀。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