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战(二)
在说杨永泰搞垮桂系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经典战例: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刘备死后,刘禅继位。蜀国人心不稳,危机四伏。
曹丕看到蜀国的现状,想趁机灭了蜀国,要大臣献计献策。
贾诩说,刘备虽然死了,可诸葛亮还活着,只要这老贼不死,我们就很难得手。
司马懿
司马懿跳了出来,大声说道,此时不搞,更待何时?
曹丕大喜,问道,我们该怎么搞呢?
司马懿不慌不忙的说道,单凭我们自己搞,很难取胜。要灭蜀国,需用五路大军,四面夹攻,使诸葛亮首尾不能相顾。
怎么搞出五路大军呢?
这好说,辽东鲜卑国国王轲比能喜欢钱,咱们给他点钱,让他出兵十万进攻西平关(这地理位置,笔者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罗老先生的地理自学的吧?),这小子见钱眼开,一定屁颠屁颠的赶过来。
三国势力划分图
蜀国南边的孟获集团,生活也很艰苦,平时穷的衣服都穿不起。咱们带点干货给他,再封他个一官半职,让他出兵十万从面进攻蜀国,他也会欣然同意的。
孙权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咱们可以派个能说会道的人过去和他拉拉关系,然后割点地给他,让他出兵十万,从三峡进攻涪城(今四川绵阳),相信碧眼儿也乐意干这趁火打劫的买卖。
孟达不是背叛蜀国投向我们了吗?现在驻扎在上庸(今十堰竹山),招兵买马,也成点气候了。让他出兵十万,进攻汉中,以表忠心。
最后这一路,我们亲自出手,让曹真领军十万,进攻阳平关。
五路大军并进,诸葛亮是姜子牙附体也扛不住啊。呵呵·····
曹丕大喜,准!
蜀国这边,刘禅如何无能以及诸葛亮如何玩深沉我们直接略过。单看诸葛亮如何酣畅淋漓的发挥军师鬼谋的特性。
诸葛亮
这仗不能打,真打不赢。蜀国的家底不久前在夷陵被陆逊小儿一把火烧个精光。
不过,仗不一定都是打赢的,可以如此如此。
轲比能的十万羌兵很好解决,马超他们家在羌人中很有影响力,马超人帅,功夫好,策马奔腾极其拉风,被羌人奉为神明,称之为神威天将军。让马超镇守西平关,布点疑兵,羌人虽猛,然并卵。
孟获这货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生性多疑。可让魏延率领一支军队左左右右,右右左左。孟获见此情景,头脑中一定会涌现出无数个问号。等他反应过来,我们已经七擒孟获了。
孟达最好解决了,我的副手李严是他的基友,让李严写封信给他,孟达一定知道该怎么办。
阳平关地势险要,让赵云坚守,曹真也只能干瞪眼,他们吃完粮食,自然会滚蛋。
孙权只想趁火打劫,现在看到前四路的火都没有烧起来,他不会轻举妄动的,最多在边境武装游行一下。当然,还需派个舌战之士去稳住他。
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得让张苞关兴二人各带点兵,驻扎在战略要地,充当总预备队。
就这样,司马懿流产了,错了,计划流产了。
诸葛亮用事实证明了他不是姜子牙附体,而是叶良辰附体。
对付一个松散的军事同盟,你大可不必抡大锤去锤他,你只需要多观察,搞清楚他的内部结构,找到缝隙,然后拿一根绣花针去拨弄那些缝隙,然后,他们就会自己崩塌的。
白崇禧在华北的十万雄兵,其实绝对大部分都是唐生智的旧部,甚至连建制都没打乱。湖南健儿,长期驻扎在北方,很不习惯(这都是缝隙)。
蒋介石找到了唐生智,给了唐生智万元,并且派出了何成濬帮助唐生智,唐生智的目的只有一个,把旧部拉过来。
唐生智
何成濬何许人也?一等谋士,天才说客,也是一个传奇人物,不过今天他不是主角,露个脸就行了。他的任务是协助唐生智。
唐生智这么多年来也不是白混的,湘军旧部的将领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现在他带来的不仅是旧情,还有真金。唐生智高呼“打倒桂系,返回湖南”的口号,湘军旧部云集响应,唐生智一举收回指挥权,白崇禧被釜底抽薪,命都差点没保住,最后在亲信的保护下仓皇逃往日本。
就这样,桂系一字长蛇阵的头被轻而易举的掐掉了。
桂系一阵长蛇阵的腹部,是驻扎在湖北湖南的三个军,包括桂系最精锐第7军。
湖南湖北是桂系的天下吗?是,但不完全是。湖南还有个鲁涤平的第二军,鲁涤平是谭延闿的人,谭延闿此时在南京政府任行政院院长。这样说来,鲁涤平当然属于蒋的人了。
为了让鲁涤平这颗小苗子长成能够对付桂系的参天大树,蒋介石给鲁涤平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钱款。正当鲁涤平埋头长膘时,何健发现了这一情况。
何健很快把情况告诉了桂系,当然,何健的这一招也算不上是背叛,而是单纯的告密,因为他俩本来就是政敌,况且,何健对湖南也很有兴趣。
在何健的策应下,桂系发兵长沙攻打鲁涤平,鲁涤平就这样被轻松的赶到了江西。
鲁涤平走了,湖南大半成了何健的天下,忘了说一句,何健也是谭延闿的人。
军阀混战
湖北的情况如何呢?
当时湖北的主要势力有桂系夏威的第七军和湖北本土军阀胡宗铎、陶钧。强龙难压地头蛇,湖北其实处于胡宗铎和陶钧的控制下,他们把持税收,安插亲信,小日子过的很滋润。这就导致第七军很不满:湖北是我们打下来的,现在吃肉却轮到他们了?
这时候,Boss李宗仁出来说话了,同志们,要讲政治,要顾大局,要团结,不要分裂。我们现在的对头的蒋介石,等我们团结起来打倒蒋介石再吃肉也不迟。
老李面子大,第七军也就不好明着发作了,不过,根本利益的问题,不是一两句空话就能解决的了的。
第七军当时的军长是夏威,下面有四个师长,分别是李明瑞、李朝芳、尹承纲、杨腾辉。这四个师长,除了中间两个是李宗仁的铁杆外,一头一尾都不是李宗仁的嫡系。
不是嫡系,那就肯定有矛盾,而且时间越长,矛盾越深。
杨永泰要做的就是如何引爆这些累积了多年的矛盾。
一个人为什么会跟随并且听命于另一个人呢?
不外乎三个原因:爱、惧、利益。
你爱一个人,你会主动围绕他转,你惧怕一个人,你会被动围绕他转,你想从一个人身上获得利益,你可能主动也可能被动围绕他转。
李明瑞和杨腾辉对李宗仁当然谈不上爱了,他们之所以还留在桂系,是因为他们畏惧桂系的实力,同时,他们也还能在桂系获得一点利益。
如果中央军挺他们,他们就可以不用畏惧桂系,如果给他们巨款,他们就不会留恋桂系的小利益。这样就可以把他们彻底拉过来。
在中国,有钱还不一定好使,还需要使钱的路子——人脉或者关系。杨腾辉好说,此人和郑介民(军统巨头)关系很好,若许以高官厚禄,策反他应该不是问题。李明瑞有点难办,需要杨永泰亲自出马。
杨永泰没有直接去找李明瑞,而是去香港找到了俞作柏。
俞作柏
俞作柏是谁呢?这人以前是桂系的人,资历很老,威望很高,可以这么说,他是新桂系里仅次于李白黄的四号人物。由于李黄二人不尊重老同志,老同志就在底下搞了些小动作,比如和共产党搞得火热,支持农民运动。
恰逢四·一二清党,全国各地都在捕杀共产党,于是,李黄二人决定借四·一二的东风解决俞作柏,俞作柏到底不是白混的,在桂系的关系也是盘根错节,事先得到风声,跑到香港去了。
俞作柏走后,他在第七军任职的弟弟俞作豫也脱离桂系来到了香港,但是他的表弟李明瑞却留了下来,李宗仁为了稳住俞作柏的旧部,没有为难李明瑞。忘了说了,俞作豫是共产党。
俞氏兄弟在香港期间很忙,他们忙着和张云逸等共产党人一起说服李明瑞率军叛变南京国民政府,投向共产党。李明瑞本来就对李宗仁不满,现在,表哥又送来了“救国救民的真理”,于是二话不说便同意了,很快,共产党的代表便进驻了李明瑞的部队。
杨永泰一见到俞作柏就拿出了60万袁大头的见面礼,并开出了很诱人的条件:上将军衔,广西省主席,执掌广西军政大权。任务嘛,很简单,策反你的表弟李明瑞脱离桂系,归顺中央。
面对杨永泰的条件,俞作柏没有理由说不。当然,俞作柏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想将计就计,先拿下广西,然后引进共产党,把广西变成“革命根据地”。
桂系一字长蛇阵的腹部遭到了沉重打击!剩下的就是桂系的尾部了。
桂系的尾部主要是广西,以及暗中支持桂系的广东。广东此时是李济深的地盘,其手下三员大将陈济棠、陈铭枢、徐景唐。
怎样剪除李济深呢?调虎离山。
蒋介石电请李济深过来调停中央和桂系之间的矛盾,李济深赶来后,很快就被请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去喝茶去了,当然,为了安全起见,李老是不能随便走动的。
李济深这只老虎被囚禁后,中央立即任命陈济棠、陈铭枢主政广东。这二人也不客气,二话不说的上位了。只有徐景唐气愤不过,主张起兵和中央对干,救出李老板。
二陈很不屑,我们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老李头在一日,我们永无上位之日。要救你就,我们不去。
徐景唐孤掌难鸣,广东就这样被搞掉了。
准备工作做的差不多了,现在是对桂系动手的时候了。
年3月21日,国民政府发表声明,免除李宗仁、白崇禧、李济深本兼各职,武力讨伐新桂系。蒋桂战争正式打响。
这还需要打吗?
蒋介石重兵围攻武汉,桂系第七军军长夏威病重,于是委托李明瑞代理总指挥。
李明瑞
李明瑞求之不得啊,一接过总指挥权和杨腾辉通电脱离桂系,拥护中央。桂系一败涂地。
蒋介石乘胜追击,命令各军进逼桂系老巢广西,桂系危急。
此时,李宗仁和白崇禧慌了,辛苦打下的江山就这样丢了吗?是坚持到底还是委屈求和?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吗?
越是关键的时刻,越需要淡定。大丈夫纵横一世,死则死耳!何惧之有?
桂系三巨头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的特性各不相同,李宗仁属于综合性统帅人物,白崇禧的特长是军事,黄绍竑的特长是政治和谋略。
黄绍竑
这个时候,军事不顶事了,需要的是政治眼光和谋略。黄绍竑是这样考虑的:
蒋介石搞垮我们桂系,靠的是桂系自身的矛盾。同样,蒋介石现在招降纳叛,内部也充满了矛盾。我们也可以利用他们的矛盾。
我们仨现在是众矢之的,所以我们应该出去避避风头。我们走后,广西就是俞作柏、李明瑞的天下了,且不说这二人没有经略广西的能力,就是蒋介石本人,也不会让他们安稳的呆在广西,双方迟早会干起来,广西会再次陷入混乱。到时候后,我们哥仨一回来,收拾残局,就可以重新拿下广西。
听罢黄绍竑的分析,李、白二人表示叹服。很快,李宗仁通电下野,哥仨蛰伏香港,随时准备趁势而起。
俞作柏当上广西省主席后,在中共的帮助下,实力迅速扩张。小人一得志,必定会猖狂。三个月后,俞作柏宣布反蒋。
蒋介石不屑于和俞作柏这种人过多的纠缠,只是命人策反俞作柏的手下杨腾辉、吕焕炎。就这样,俞作柏集团又被搞掉了,俞作柏本人跑到日本去了。
李明瑞投靠了红军,很快成了红七军总指挥,张云逸任军长,邓斌为政委。张云逸大家都知道,后来中共的十大将之一,邓斌呢,就是邓小平。
按理说,李明瑞同志建国后怎么说也得弄个大将当当,为何后来籍籍无名呢?这是因为李明瑞同志没有活到建国后,年,李明瑞同志不明不白被“肃反”了,你懂的。
广西果然乱成了一锅粥,桂系三巨头顺利收拾了残局。
之前,我们说过,桂系并不是单独反蒋的,还有冯玉祥呢。
桂系被搞得这么惨,冯玉祥在干些什么呢?
冯玉祥本来在编遣会议上被蒋介石伤得很深,这时又在接收山东问题上被蒋介石摆了一道,内心极其愤怒。桂系邀冯玉祥一起反蒋,冯玉祥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冯玉祥
冯玉祥和桂系靠拢,蒋介石大感不妙,他决定和冯玉祥修好。
冯玉祥不肯亮出底牌,推说自己想出国学习,为以后建设国家做准备。
蒋介石摸准了冯玉祥的胃口,拿出了肥肉:跟我一起打桂系,湖南湖北都是你的,山东也是你的,行政院院长也是你的。
冯玉祥的被这样的大礼包砸晕了,连忙私下表示拥护中央。
老冯的算盘也打的鬼精,和桂系反蒋,前途渺茫,和蒋对付桂系,唇亡齿寒。最好的办法是坐山观虎斗,等他们两败俱伤了,收渔翁之利。
冯玉祥做了这样的部署:命韩复榘部进军京汉南段,将石友三部布置在南阳一带,将张维玺部布置在陕南荆紫关,孙良诚部集中在豫西一带作总预备队。
这明显是一副坐山观虎斗的阵势!
蒋桂战争到了紧要关头,双方都竭力催促冯玉祥出兵,冯玉祥觉得自己奇货可居,一概予以搪塞,他在等待最佳的时机,以获得最大化的利益。
战场形势风云突变,虎视武汉的韩复渠渐渐发现桂系败像已现,建议冯玉祥趁机抢占武汉,一举拿下湖北。
冯玉祥回复很简单:小儿之见,你懂个屁!
韩复渠
很快,李明瑞等倒戈,桂系一败涂地。冯玉祥慌了,连忙宣布拥护中央,拥护蒋介石。伸手就要蒋兑现之前许诺的大礼包。
蒋介石:呵呵。
大礼包没有,炸药包要不要啊?
奇货可居?现在是烂货了,徒增笑柄。
桂系的一字长蛇阵土崩瓦解,现在,蒋介石的目标对准备了冯玉祥这头西北狼。
相比李宗仁,冯玉祥失败得更富有戏剧性。
杨永泰早就说过,要用经济手段对付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当然,这是总的战略,具体怎么实施呢?我们下回分解。
(待续)
说明:笔者最近考驾照,琐事缠身,所以迟迟没有更新,恳请读者见谅。待此事结束,笔者会持续更新。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