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资源文化你们不知道的永昌

永昌县隶属于甘肃省金昌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

东邻武威、北接金川、西迎山丹、南与肃南接壤。

地理坐标为东经°04′-°43′,北纬37°47′-38°39′。东西最长距离.8公里,南北最宽距离.55公里,

总面积.27平方公里。

永昌县辖6镇、4乡,共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10个社区,总人口24.3万人,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番族等。

?建制沿革

据境内发掘的石犁和鸳鸯池、毛卜喇、水磨关、二坝、九坝、乱墩子滩、九个井等20多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和大量文物考证,在距今万年前到年前后原始社会晚期至奴隶社会早期,人类就在今永昌县境西大河和东大河流域繁衍生息。商周时为西戎牧地,春秋战国至秦时为月氏诸族牧地。

西汉文帝四年(公元前年),冒顿单于遣右贤王逐走月氏,遂为匈奴右地。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骑出兵河西,逾焉支山,击败匈奴,在河西置武威、酒泉郡。10年后为打通西域,隔绝南羌与匈奴,又将二郡分为武威、酒泉、张掖、敦煌4郡,县地分属武威郡和张掖郡。元封五年(公元前年),全国分为13州,今永昌县境先后置4县,即武威郡所属鸾鸟县,张掖郡所属番禾、骊靬、显美县。

三国魏至西晋,永昌为番禾、显美、骊靬3县地,先分属两郡,后改属武威郡。

西晋永嘉五年(年),前凉王张轨依焉支山置焉支、新鄣2县,属永宁中新置之武兴郡,番禾、显美、骊靬仍属武威郡。晋太元元年(年),前秦灭前凉。晋太元十一年(年)秦将吕光自立凉州牧,定都姑臧,称后凉。隆安元年(年),秃发乌孤自称西平王,为南凉;同年,段业叛吕光,改元神玺,为北凉,后凉遂灭,今县地属南凉;隆安五年(年),北凉沮渠蒙逊灭西凉和南凉,置凉、秦、沙3州,番禾属北凉番禾郡。南北朝时期,北魏凉州领10郡,其中番禾郡领彰(鄣)、燕支(即焉支)2县。

西魏时显美属凉州,番禾郡领番禾。

北周时,力乾(即骊靬)、鄣、燕支属凉州总管府武威郡,废显美县,其地入姑臧,番禾废郡置镇。

隋文帝开皇中期(年左右),复置番禾县,属武威郡。大业元年(年),将力乾、鄣、燕支等县并入番禾县,仍属武威郡。

唐初仍置番禾县。咸亨元年(年),于县置雄州。调露元年(年)废州。天宝三年(年),改番禾县为天宝县,景龙元年(年)废,先天二年(年)复置。广德二年(年)被吐蕃所陷。咸通二年(年),张义潮逐吐蕃,克凉州,复归唐朝。

五代十国时期,凉州属地均被吐蕃、回鹘、党项诸族占领。

北宋至道二年(年)归宋领地,隶西凉府。宋景德元年(年),党项族李元昊攻占甘、凉2州,于景祜五年(年)在兴庆府(今银川)建立西夏政权,番禾置永州,属西凉府。

南宋宝庆二年亦即西夏宝义元年(年),成吉思汗出兵灭西夏,重设西凉府。

元世祖至元九年(年),"诸王只必贴木耳筑新城成,赐名永昌府"(《元史·世祖本纪》)。"至元十五年,以永昌王宫殿所在立永昌路,降西凉府为州立焉"(《元史·地理志》),属甘肃行中书省。永昌之名自此始,沿用至今。

明洪武十五年(年),置永昌卫,隶陕西行都指挥使司。

清雍正三年(年),改永昌卫为永昌县,隶凉州府。

民国二年(年),废州改道,永昌县属甘凉道;民国十六年(年)废道,各县直属于省;民国二十五年(年),划全省为7个行政督察区,永昌属第六行政督察区。同年11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驻永昌,建立中华苏维埃永昌区(县)政府,历时40多天。

年9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永昌。9月23日,成立永昌县人民政府,属武威行政专员公署。

年10月,改称永昌县人民委员会,属张掖专署(河西3专署合并)。

年又分设武威、张掖、酒泉3专署,永昌又归武威专署所辖。

年5月7日,成立永昌县革命委员会,取代原永昌县人民委员会。

年,恢复永昌县人民政府。

年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金昌市,永昌县划属金昌市。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

永昌县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东邻武威、北接金川、西迎山丹、南与肃南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04′-°43′,北纬37°47′-38°39′。东西最长距离.8公里,南北最宽距离.55公里,总面积.27平方公里。

地貌

永昌县境内地势以山地、平原为主,与戈壁沙漠东西展开,南北山岭夹峙,相间排列,山地平川交错,绿洲荒漠绵延。最低海拔米,最高海拔米,平均海拔米,耕地海拔~米。

气侯

永昌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4.8℃,平均降水量.1毫米,无霜期天。年平均日照.2小时,日照率65%。年蒸发量.6毫米。

?自然资源矿藏资源

截至年,永昌县已发现的矿产地60多处,主要有铁、铜、镍、铅、锌、钨、铋、磷、玛瑙、岫玉、水晶、石灰石、白云岩、石英岩、萤石、石膏、粘土、膨润土、煤、石油等17种。其中,大型矿床6处,中型矿床9处,小型矿床15处,矿点矿化点32处,分属于4个矿产类型。

黑色金属类主要为铁矿,有中型铁矿床1处,小型矿床1处,矿点矿化点9处,矿石总储量万吨。其中,东大山中型铁矿总储量万吨,Tfe品位35.6%。

有色金属类主要有铜、镍、铅、锌、钨、铋等6种,其中巨大型铜镍矿床1处,矿点矿化点10处。金川镍矿(现属金昌市辖区)为中国特大型硫化镍矿床。除镍外,还有铜、钴、铂族等14种有价元素。已探明镍储量多万吨,占全国镍储量的80%;铜储量多万吨,仅次于江西德兴铜矿,居全国第2位;钴15万吨;铂族金属储量占全国已探明的储量的90%。

非金属类有磷、石灰岩、白云岩、石英岩、石膏、粘土、膨润土等矿种。其中,大型矿床5处,中型矿床8处,小型矿床6处,矿点10处。以莹石、陶土为最,莹石总储量万吨;陶土总储量万吨;石英砂储量万吨。白云岩、膨润土储量也相当可观。

可燃性矿产类有煤、石油、油气--地沥青等矿种。其中,有小型煤矿8处,矿点1处,总储量万吨;油气--地沥青矿点2处。石油矿点1处。

生物资源

截至年,永昌县境内野生动物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雪豹、藏雪鸡2种;属二类保护的有蓝马鸡、马鹿、麝、猞猁、獭、鹅喉羚、天鹅7种;属三类保护的有石豹、黄羊2种。兽类主要有老虎、黑熊、雪豹、豺、紫貂、水獭、猞猁、麝、马鹿、滩黄羊等40多种;禽类多达种,其中猛禽类有14种,鸣禽类有45种,鹑鸡类有8种,涉禽和游禽类有14种,鸠鸽类有6种,攀禽类有4种。此外,鹿茸、麝香、羚羊角等动物性药材也比较多。

截至年,永昌县境内天然生长和人工栽培的树种共24科、45属,约70多种。在祁连山林区形成群落的主要树种有青海云杉、松柏、串地柏、高山杜鹃等15种;北部荒漠区形成群落的树种有梭梭、白梭梭、花棒沙拐枣、宁条等;绿洲栽培树种有油松、侧柏、杨树、柳、核桃、榆、沙枣、梨杏、苹果等。野生药用植物主要有:草参、枸杞、甘草、麻黄、益母草、黄芪、大黄、羌活、独活、防风、柴胡、锁阳、桔梗、土茯苓、赤芍、荆芥等。其中,以麻黄、甘草为多,利用价值较高。

?历史民俗文化

节子舞

永昌节子舞:俗称打节子,又名霸王鞭。节子舞由4人到几十人表演,节子用长80厘米的木棍做成,画彩,中缕孔串古铜钱,舞时"嚓嚓"做响。有"串花子"、"虎抱头"、"打四门"等套花,伴随鼓点,亦武亦舞,变幻莫测,相传由古时骊靬人的"鱼鳞阵"演化而来,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念卷念卷

念卷念卷是永昌民间的一种古老民俗文艺形式。由佛教"变文"演化而来,属于讲唱文学。文体为韵散夹杂,讲时用散文,唱时用韵文。自宋代兴起,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社火

社火在民间广为流传。永昌清河地区的社火有太平鼓,西河地区的有打节子、竹马子,城郊一带为龙灯和小曲子,各社火都串有舞狮、旱船、舞龙、舞熊、坐唱等。

风俗习惯

饮食:永昌民间一日三餐,以面食为主,黄、小米次之。有时亦吃"拌面汤"、"杂面搅团"、"珍子稠饭"。

婚姻嫁娶:永昌汉族群众,历来实行一夫一妻制,但也有个别娶妾的。明清以来,基本上沿用宋代"朱礼"婚俗,直至民国时期,没有大的改变。男女15岁左右,开始议婚订婚,17、18岁即可结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新的婚姻制度。

庙会:永昌传统的庙会甚多,一年就有30多次。较大的如农历正月十六日的城隍庙会,五月十三日的孩母山庙会;三月"清明"的城隍会;农历三月二十八日的东岳庙会;农历四月初的孩母山庙会;农历四月八的北海子金川大寺的浴佛会;农历五月初五的北五当山庙会等。保留下来的只有"四月八"北海子庙会。

名优特产

永昌县特产有:虹鳟鱼、发菜、蘑菇、甜菜、麻黄、胡萝卜、啤酒大麦、长寿面(灰面)、皇参、羊肉垫巻子等。

据说下面的







































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中科白癜风黄金周公益援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pingzx.com/ftrq/1438.html